关键词
馆刊 服务 阅读
高等教育具有四大职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通过编印馆刊,推进校园阅读文化建设,有助于深化高校图书馆在四大职能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好地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在校园营造积极向上的书香文化。
马云在谈到其创业的成功经验时多次提到,办网站就好比开茶馆,茶馆是为广大茶客和买卖人之间提供一个喝茶和谈话交流的场所,客户来这里喝茶、谈生意、合法交易,我们提供平台,收取服务费,马云将其成功的经验概括为“茶馆理论”。办导读性馆刊,与办电子商务平台、茶馆,有异曲同工之妙。“茶馆理论”的精要在于,办好茶馆有五个必备要素:一要有优越的位置,二要有优质的茶水,三要有优良的服务,四要有独特的文化,五要有旺盛的人气。这五个要素同样也适用于作为书香阵地的高校图书馆导读性馆刊建设。即:一是要有明确的阅读推广定位,二是要有好的内容,三是提供优质的阅读服务,四是要营造可识别的校园阅读文化,五是凝聚人气打造书香气场。
要有明确的阅读推广定位
办茶馆要选择好的位置,对于一份导读性馆刊,“位置”可以理解为“定位”。编印馆刊的目的,是为了抢占书香阵地、促进校园阅读。不同的学校,应当结合校情实际,明确自己的阅读推广定位,从而使馆刊更好地服务校园阅读推广。例如,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创办的导读性内刊《吴风书韵》,利用无锡在吴文化中的独特地位,把利用吴文化资源促进学生阅读作为自己的特色定位,就非常有创意。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针对该校学子学科背景以理工科为主的情况,尝试引领读者逐步从参考书、习题集、文艺小说的阅读峡谷中走出来,激发读者由“浅”入“深”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鼓励阅读人文经典和科学经典,较好地契合了理工科高校的学生特点。只有找准了定位,才能让导读性馆刊得到多元化发展,在各自的校园发挥应有的阅读推广作用。
要有好的内容
茶是茶馆的内容,导读性馆刊建设更要靠内容、靠好的稿源。如果重形式、轻内容,那么,“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有了好的定位,关键还要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好文章。在2014年中国图书馆界“阅读推广类内刊内报专题座谈会”上,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徐雁教授对图书馆所编内刊内报进行了点评,他认为此类刊物需具备可爱性、可读性和可推广性。为此,刊物编辑人员要多与学生交流沟通,挖掘学生的潜力。以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书林驿》为例,读书协会会员与《书林驿》编者时刻保持互动性,在刊物每期策划、组稿中,编辑人员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有目的性地策划每一期。《书林驿》封三的书画欣赏,与书画协会合作,每期刊登两幅本校师生的书画作品,既提高了刊物的品味,也提升了作者的知名度,从而提高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
提供优良的阅读服务
有了明确的定位、好的内容,还要有好的阅读服务。导读性馆刊的服务,主要有二:一是服务好广大的学生书友,二是服务好阅读推广工作。“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陆游《示子遹》)服务学生读者和阅读推广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是办好导读性馆刊的“诗外功夫”。
只有服务好爱好读书的学生,才能调动他们参与刊物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在学生中的阅读推广示范效应。例如,南京邮电大学《书林驿》对于积极参与刊物工作的听风文学社、读书协会、学生通讯社等社团,除给予场地支持、活动指导等服务外,还努力把刊物变成社团成员之间交流的平台,刊物的策划、栏目设计、组稿等方面,也得到了社团成员的鼎力支持。
以阅读指导为己任的《书林驿》,还搭建了“一年三季”(校庆季、毕业季、入学季)的阅读推广平台和服务。除此之外,也常态化策划或参与了一系列阅读推广活动,如“最值得向读者推荐的一本书”全国馆员书评征文、江苏高校大学生微书评大赛、随手拍书香男神/女神等。由于刊物建设和阅读推广活动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既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阅读推广工作,也加快了刊物自身的发展。
营造可识别的校园阅读文化
书香文化、阅读文化是一种识别性的文化,也就是说,不同的导读性馆刊,只有营造出不同的阅读文化,才是赢得读者的魅力所在,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营造什么样的阅读文化,是办好导读性馆刊的灵魂所在。因此,要根据本校、本馆、本地域的特点,打造出自己的书香文化品牌。仍以《书林驿》为例,从其创刊之初,无论在装帧设计还是内容编发上,都一直努力突显“驿”“书”“导”“赏”四大文化特色。“驿”体现的是邮电文化特色,封面配图为一本打开的书,、一驾邮递马车徐徐驶出,巧妙地将“书”“林”“驿”三个元素融合其中,封底每期选用一枚与读书有关的邮票,配以精简的赏读性文字;“书”体现的是书卷文化,在栏目设计上,各栏目均围绕图书、阅读、图书馆而展开;“导”强调的是文章的导读性和可推广性,为方便读者获取该刊所推介的图书,编者对每本书都揭示其馆藏地和馆藏号,方便读者到图书馆借阅;“赏”指的是着力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力求让刊物可读可赏。
凝聚人气打造书香气场
作为书香阵地的导读性馆刊建设,人气指数是影响阅读推广效果的关键指标。编印导读性馆刊的目的,不是为了图书馆同行或刊物编辑自娱自乐,如果办的刊物很少有人看,阅读推广效果当然就受到影响。提高导读性馆刊的人气指数,打造书香气场,有很多种方法。比如可以通过新媒体进行推广,《书林驿》除了纸质版外,还有网页版、手机终端版等,形成了馆刊的多种媒体版本。2014年9月,又开通了校园阅读推广微信平台“南邮书林驿”(微信号ny_sly),短短几个月,微信关注量已逾千人;还可以组织刊评和话题讨论。南京邮电大学新浪官方微博曾发起“书林驿”话题,得到了读者的积极响应;还可以通过活动来集聚人气。2012年至今,南京邮电大学师生参与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人次逐年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直接参与各项阅读活动的师生人次已接近两万,大大拓展了馆刊的阅读推广覆盖面和影响力。
总之,诚如2012年国际图联的大都市图书馆委员会在调研报告中指出的那样,推广活动已经成为影响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新指标。高等教育具有四大职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通过编印馆刊,推进校园阅读文化建设,有助于深化高校图书馆在四大职能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好地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在校园营造积极向上的书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