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中国阅读·选品指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虹影笔下的女性和勇气
《罗马》虹影著/重庆出版社2019年10月版/75.00元 ISBN:9787229143992
  关键词 长江 罗马 女性  

  ■苏拉

  《罗马》书写了两个在长江边长大的女性,用钢铁般的意志追寻自我与爱情的故事。

  美国哲学家苏珊·奈曼说,成长更多地关乎勇气而非知识。

  虹影的新作《罗马》就是一部勇气之书,讲述两个生长于长江边的女孩,在罗马的台伯河边,用5天半的时间,追寻真正爱与自我的故事。

  熟知虹影及其作品的读者不难发现,《罗马》的字里行间中重叠着作者本人的影子,重庆、长江、女性,以及与母亲的关系等等,是熟悉的感觉,却又不尽相同,正如文中常常出现的鸽子一般,既是旧日记忆的闪现,又寄寓着对未来的希望。

  在虹影的一些作品中,她始终以长江与自我的对话关系为主要线索,完成了对自我个体和生命整体的深刻讨论。对于走出家门的长江儿女,长江是他们永远的乡愁。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作家,不仅养育他们的生理生命,还养育了他们的精神生命,最终他们通过文字记录、表达、书写出来。

  故乡的山川河流流淌在作家的内心,地理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文化隐喻藏在作家笔下的每个字中。

  在长江之畔,“饥饿”伴随着虹影的童年,她孤独、疼痛、精神匮乏,等等这些造就了她敏感又早熟的性格。就算出走半生,长江给予她的东西依旧刻在虹影的身体上,像一种隐秘而永恒的纹身。

  关于长江,作家是以何种方式构建它?虹影又是在怎样的谱系中去塑造长江?长江川流不息,千年文化绵延不绝,它是包容的,包容人们对它的依赖;它是无常的,决口泛滥亦是喜怒无常。长江人亦像长江,脾气急躁却又有包容之心。这在虹影的书中,乃至新作《罗马》中都有体现。

  童年的经历,让虹影敏感又理性。我一直坚信,敏感的人看待世界和事物的眼光是不一样的。虹影近年来关注女性,关注自我,她笔下的女性,虽然有着惨痛的童年,但在长江长大的她们,望着江边各色人物,找到了自己的支撑。她们曾经不被世界善待,却活成愿意善待世界的人,这秉承了长江对自然万物的包容。

  作家梁鸿曾在《中国在梁庄》一书中说到,当你已经习惯了明窗净几的、安然的生活,你早已失去了对另一种生活的承受力和真正的理解力。我觉得,虹影所书所写恰恰与这段话相反,她是太能承受和理解过去的生活了,所以她现在才更加热爱生活,放开过去的枷锁,拥抱未来。

  其实,无论是虚构,还是非虚构,文学作品中的“真实”,是通过作家在现实中行走、观察、体验,通过对现实存在的人和场景的描述去达到作者所理解的人、社会和生命,它包含着作者本人的偏见、离场,也包含着由修辞带来的种种误读。

  我爱虹影的这种“偏见”和“误读”,这让她及其作品具有敞开性和现实性,而这也意味着作家和现实生活的对话,女性和现实生活的对话,以及女性面向未来的可能性。

  长江与台伯河,两条河代表着两种品格,一个是包容,一个是追寻,这呈现出当下女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年终盘点·大势大事
   第03版:出版报道
   第04版:综合资讯
   第05版:广告
   第06版:出版盘点·细分观察
   第07版:出版盘点·细分观察
   第08版:广告
   第09版:广告
   第10版:盘点问答·书店营销
   第11版:盘点问答·书店营销
   第12版:阅读推广/快乐读书吧
   第13版:广告
   第14版:百强团队/策划力
   第15版:百强团队/创新力
   第16版:广告
   第17版:中国阅读·选品指南
   第18版:中国阅读·选品指南·2019年度影响力图书推展·第肆季·文学/人文社科类
   第19版:中国阅读·选品指南·2019年度影响力图书推展·第肆季·童书/财经类
   第20版:中国阅读·选品指南·2019年度影响力图书推展·第叁季·生活科普/艺术教育类
   第21版:观察·品鉴
   第22版:精品精荐
   第23版:精品精荐
   第24版:六社联荐
我们绝不放过一本好书!
喜剧小说《令人难以宽慰的农庄》出版
精彩导读
到了冬日,才能实实在在触摸岁月
《超期待》:基层民生“小”事不“小”
虹影笔下的女性和勇气
中国图书商报中国阅读·选品指南17虹影笔下的女性和勇气 2019-12-31 2 2019年12月3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