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佳颖
苏州自古繁华,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享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一座姑苏城,半部江南诗,居于江南一隅,苏州缠绵着江南的柔美灵秀,承载着千百年来的温文尔雅。说起苏州,绕不开她的富裕,自六朝唐宋以来,苏州就逐步奠定了厚实的经济基础,从历代苏州的地方志中,我们可以窥见一斑。新时代苏州追求的共同富裕是什么?苏州怎样推动共同富裕?苏州如何更好地实现共同富裕?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以苏州实践为案例,在全面总结经验基础上深入研究新时代如何更加扎实地推动共同富裕,是生于斯长于斯的苏州理论工作者应当承担的重要责任,《共同富裕苏州行动》就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共同富裕苏州行动》于2022年9月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主编方世南为苏州大学东吴智库首席专家,他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围绕共同富裕问题进行了多维度的思考和研究,结合区域化实践推进,发表了许多关于共同富裕的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共同富裕的观点,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反响。该书系统总结了苏州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经验做法,全面展示了苏州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的最新成就。从经济、教育、卫生、精神生活、社会治理、社会保障体系、慈善事业、生态环境、跨区域发展、党的领导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集中展现了苏州在推动共同富裕道路上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努力。该书入选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2022年江苏省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苏州追求的共同富裕,并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更不是单纯的物质富裕,苏州所期望的共同富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人民为中心的高度统一下的共同富裕;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共同富裕;是在积极构筑“人才高地”“创新高地”基础上的共同富裕;是在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共同富裕;是在“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脑袋”双管齐下中的共同富裕;是在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中的共同富裕;是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整体性文明协调发展下的共同富裕。
2022年苏州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大关,经济竞争力全国地级市第一、城市亲和力发展指数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人均期望寿命全国第一、宜居指数全国第一,连续10年获评“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成为全国第一个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城市联盟理事城市、全国第一个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以全国第一的成绩入选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拥有全国第一个土地股份合作社、全国第一个创业投资示范基地、全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全国第一部生态补偿地方性法规,苏州工业园区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考评中实现“六连冠”,昆山连续17年保持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首位,苏州成为全国城乡差距最小的地区之一。这一项项亮眼的成绩,是苏州人民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播下的种子结出的累累硕果。
苏州在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做了许许多多的探索。首先是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以“经济强”促进“百姓富”: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富民强基的作用,为新时代扎实推进城乡整体性共同富裕奠定基础;培育勤劳创新的社会氛围和激励机制,让勤劳创新致富成为助推共同富裕的动力引擎。其次是发挥教育、卫生健康、精神生活、社会治理、社会服务保障、生态环境等作用,以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断为共同富裕赋予强劲动能;将高质量卫生健康事业促进全民健康作为衡量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的重要指标;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群众精神生活,用文明新风滋润美好生活;将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促使苏州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一直走在全省、全国前列;通过制度建设、机制创新和资源投入,提供高水平的社会保障服务,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再次是充分注重社会公平,做大、分好“慈善蛋糕”,打响“乐善苏州”品牌;面向全国,在促进跨区域共同富裕中展现“苏州担当”、作出苏州贡献。最后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把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广泛凝聚各方共识的强大动力和坚强保障。
此书的亮点在于,它不仅对苏州推动共同富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性阐述,还通过理论分析、案例列举,为其他地区甚至全国的共同富裕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苏州经验,对认识共同富裕、推动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颇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