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瑞(海豚传媒策划编辑)
近年来,在面对童书市场全面“红海”的环境下,海豚传媒的选题论证需要在内容、产品形式、装帧设计等各方面有亮点与创新,才有可能顺利通过选题会。正是在这样严苛的选品标准下,海豚传媒才源源不断地有长销书与畅销书面市。
海豚传媒有着多年积累的版权资源,在外版书的引进与出版中,编辑们是通过版权部门的分享及引介,得到一手的版权信息。《野蔷薇村的故事》这套书就是编辑在英国HarperCollins(哈珀·柯林斯)出版公司的图书版权书目上发现的。它不是新书,上一个版权期已经有过中文版。因为其独特细腻的田园画风,十分有辨识度,编辑一眼就看中了。
在英国,由“野蔷薇村”官方委员会管理这套书的版权,它的IP化程度已经非常高。这些小老鼠的故事已经被翻译成了14余种语言,除了童话故事,还有动画改编、周边和品牌联名等,不仅在英国家喻户晓,还风靡全世界。比如作为一套有环保身份的图书,它与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开展公益合作,号召大家一起行动,爱护自然。
基于“野蔷薇村”的IP,编辑在第一时间向版权方提交了选题策划案以及图书营销案,从卖点提炼、价值呈现到营销策略,详细地展示了我们对这套书中文版的打造方式。从2021年4月到11月,多封邮件沟通,在一段比较漫长的等待后,最终我们等到了好消息。
这是一套经典田园风天花板级童书
很多读者在看到《野蔷薇村的故事》这套书时,第一反应是“好美”“治愈”!大家首先会被它的画风和插图所吸引。但深挖这套书的故事及创作背景之后,我们被作者对待生命与生活的精神所打动。该系列是英国童书作家吉尔·巴克莲的代表作,初版于1980年,经过40多年的流传,它依然闪闪发光,在儿童性、科学性、艺术性与思想性上的高度,使其成为当之无愧的“经典”。
吉尔自小患有视网膜剥离的眼疾,无法像正常孩子一样运动、嬉戏。在母亲的鼓励下,吉尔把大量时间投入到绘画上,后来,在往返伦敦圣马丁艺术学院学习的过程中,吉尔开始了“野蔷薇村”故事的构想——故事的主角,一群敦睦乐天的小鼠们幸福地生活在埃平的森林中,而小鼠们的形象则来自于吉尔小时候喂养的宠物鼠——黛西。
吉尔·巴克莲一生只创作了这一套书,但出道即巅峰。“野蔷薇村的故事·四季时光”4册出版于1980年,最后一册《忙忙碌碌大搬家》出版于1994年,前后经历了14年的时间。其间,她的视力状况也是越来越糟糕,但仍然坚持给这个小世界一个完美的结局。
作家想象的这片微缩而理想的小世界,受到了读者热烈的欢迎。吉尔在创作完这些故事后,出版社甚至她本人都认为它是给3岁以上的孩子的图画故事,但1980年一上市,很多青少年和成年人都对《野蔷薇村的故事》投以极大的兴趣。这样的结果是出人意料的。
作者以造梦的方式为我们展现了一群老鼠的精致微缩小天地——野蔷薇村,在那里,老鼠们到海边探索,尽享野营、篝火、海滩;到高高的山上冒险,感受惊喜、未知与创造;爱护甜美童心,齐心协力给小威弗准备大惊喜;呵护新生命,忙忙碌碌为小鼠宝宝们庆祝满月礼……四季时光漫漫,而野蔷薇村的老鼠们兴高采烈地过好每一个日子、每一个季节、每一个仪式。故事的主角实实在在地向我们展示着世界与生活的美好。
《野蔷薇村的故事》展示了“从前日色慢”的生活状态,给身处都市的大人和孩子一个美好的“自然田园”空间,这是每个人心之向往的美好“桃花源”,唤醒我们将目光投到生活中细微而真实的温暖上。
这套书也在尝试引导我们每一个人思考:什么是自由童年?什么是理想生活?什么是美好未来?在各种内卷和压力的围裹之中,可以说,“野蔷薇村”这个意象与空间,是我们每个现代人共通的心灵原乡。作家将世界的纷繁复杂、争端烦恼挡在了野蔷薇村的树篱之外,打造了一个纯粹的空间,让我们治愈自己、重新出发。《野蔷薇村的故事》基金会在该书40周年纪念版出版之际,提到这套书强调集体与家庭观念、季节与生活的联系、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些也是野蔷薇村给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启示录。
丰富的细节,科学描摹微缩世界
打开书中全景式的插图,看到清新美好的田园风光,我们的眼睛和心灵就开始了一场轻盈的旅行。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吉尔对于植物形态的细腻描绘,继承了维多利亚时代兴盛的博物学插图风格。吉尔曾说她的画风受阿瑟·拉克姆和列奥纳多·达·芬奇的影响最大。在两位艺术大师的熏染下,吉尔笔下的每一幅图都是带着科学精神去描摹,去呈现。
《野蔷薇村的故事》最让人惊讶的地方在于其对细节的展示,这也是它值得封神的地方。作者是真的爱一切美好的细节。那些小桌子、小凳子、瓶子、罐子、晾晒的衣服、洒落一地的玩具、绣花的小被子、丰富的食物……没有一样不是付出了十二分的耐心画成。
吉尔在创作中还将自然界中的每一个细节呈现到了极致,甚至每一幅场景我们都能发现很多种植物与果实,整套书堪称“植物小百科”。这些图中有着很严谨的空间透视关系,每张画里面有琳琅满目的摆设、错综复杂的植被、形形色色的人物,需要非常扎实的绘画基础才能够精准表达。每一本书,吉尔都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才完成。这样一张张细节丰富、栩栩如生、琳琅满目的美好插图,是这套书流传成为经典的重要因素。
多版本的差异化策略,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
除了回归内容本质,海豚传媒也在创新产品形式方面不断探索。在谈版权之初,我们就对《野蔷薇村的故事》这套书提出了多版本打造差异化产品的策略:根据不同的产品形态,附加差异化的赠品,以满足读者不同面向的阅读需求。
在中文版的规划中,我们延续英文精装版本,同时增加了平装版的计划,并根据渠道的差异化需求,推出不同赠品,实现精平装共存的产品结构。首先上市的“野蔷薇村的故事”系列40周年纪念版的平装版,可以说是,性价比最高的版本。而这也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平装版本。相继而来的精装礼盒版是比较别致的口袋本,方便携带,也更适合插画爱好者描线稿。目前,我们正在积极筹备《野蔷薇村的故事》纪念典藏版的上市,这个版本是其中开本最大的,全景插图呈现,品质极高,适合特别珍藏。不同产品形态的呈现,对我们的产品打磨能力以及营销规划能力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以十二分的责任心将好书呈现到完美
一拿到《野蔷薇村的故事》的版权,我们就开始紧锣密鼓寻找合适的翻译了。它的经典气质让编辑一下子想到了翻译家马爱农,于是我们尝试约稿,马老师看了故事后回复说愿意翻译这套书。童书的语言首先要追求准确性,译者在翻译时,要尊重原文的图文关系及故事风格;还要进行语言转换,进行适合中国孩子阅读的本土化处理,以贴近孩子的生活与阅读年龄段的语言来翻译。马爱农老师的译文非常适合3岁以上的孩子阅读与理解,情感饱满,语言细腻优美,富有诗意。
另外,《野蔷薇村的故事》40周年中文版还对译文进行了优化。首先,内容完全无删减,保留风景、人物行为与心理等细节描写,故事性、文学性、可读性更强。其次,作者原本设定大多老鼠的名字都与植物相关,40周年中文版马老师重新为老鼠们翻译了新的中文名。比如:Primrose旧版是翻译成佩罗斯;40周年新版是樱草花;Mr Apple旧版是艾伯先生,新版是苹果先生……这样既尊重作者致敬大自然的初心,也使得故事田园氛围、童话感更足。针对“野蔷薇村”里的众多植物与果实,我们邀请了果壳主笔、植物学研究者吴昌宇老师来进行审订,以确保知识的准确性。
《野蔷薇村的故事》是钢笔淡彩纯手绘作图。水彩画本身带有晕染、泼溅的痕迹,给画面蒙上了一层神秘、梦幻又充满童趣的氛围,很多“ 蔷薇村”书迷都喜欢临摹书中的水彩插图。因为读者们满心的期待,出版的每一步我们都给出了十二分的责任心。为了还原原版书插图,我们在用纸和校色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在编辑的过程中,我们比对了英文40周年纪念版各个版本、日语版等不同版本来进行调色。
在遵循英文原版色调的基础上,用什么样的纸张去呈现这套书成了我们的难题。经过出版部和设计部的同事们再三地选纸、打样、校色,我们最终决定采用纯质纸印刷。纯质纸的底色偏奶油色,能很好地还原原版书的复古感和自然气息;同时,它平滑细腻、无光泽,插图完全不反光。同时,为了让读者得到更舒适的阅读感受,我们采用了裸脊线装的装订方式,整本书可以180度平摊。
目前已经上市的《野蔷薇村的故事》各个版本色调是比较清新舒适,又不失复古感的。这套书也得到了不少读者的认可与赞美。团队的每个人都很欣慰,让读者有所获,带着极大的喜悦投入阅读,是一件非常有意义又值得坚守的事情。
海豚传媒在图书策划上,一直时刻关注内容的长远价值,看重故事的儿童观与现代性。我们会一如既往坚持做好书,做对读者有积极影响力的好书。“愿我们风雨里扮演大人,野蔷薇村里扮演孩子”,希望这套温暖之书能够被更多人熟知,给每一位,不论是成长中的孩子,还是为生活奔波的大人,提供一个心灵的避风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