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近两年,在上海书展指导委员会指导下,以旧书交易为主的“淘书乐”市集积极呼应市民读者的需求,先后在上海书展、思南公馆和苏州河畔等地举办,不断焕发生机活力,正在成为城市历史文脉传承和创新发展的鲜活实践。10月24日~29日,在一扇特别的“上海之窗”前,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黄浦区委宣传部、黄浦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外滩街道党工委主办,上海图书公司承办的2023上海书展“淘书乐·樱花谷旧书市集”再次在苏州河畔与读者相约。《上海之窗》是创刊于1946年6月的《上海》画报封面图,作者是摄影先驱吴蔚云先生,在本次旧书市集上,爱书人们可以在享受淘书乐趣的同时透过“上海之窗”打卡承载着上海历史文化变迁的上海大厦和乍浦路桥两处建筑,定格阅读之美和上海之美。
巴黎塞纳河畔旧书摊起源于16世纪,发展至今,以“绿皮车厢”为标志,绵延近4000米,形成约250个书贩经营、约30万种旧书的展销规模,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露天书店。
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上海将城市阅读场景打造与推进“一江一河”公共空间建设和提升、城市更新中的历史建筑改造和利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等深度结合。在借鉴塞纳河畔旧书摊经验基础上,依托上海旧书店等传统实体书店优质资源,推动旧书市集深度融入市民生活、融入城市肌理。一个月前,2023上海书展“淘书乐·樱花谷旧书市集”落地黄浦区苏州河畔,以户外市集为主,室内展览、讲座等文化活动为辅,推出上海图书有限公司旗下上海旧书店自有古旧书刊1.5万种,沪港三联书店港版旧书和上海外文图书公司外版旧书及特价图书6000余种,文创产品约200种。在天气情况不佳、阴雨连绵的情况下,6天展期依然共吸引读者游客近6000人次,销售书刊册数9000余册,实现销售实洋逾10万元。
相较于上次旧书市集,本次淘书乐展销的“宝藏书、稀缺书、断版书、签名本”等古旧书刊2万余种,从5元的连环画到6万元的《惜抱先生尺牍》不等,还包括可追溯至清光绪年间的《忆云词甲乙丙丁稿》(四卷),以及由严复翻译、出版于1926年的《群学肄言》等宝藏书;留有贺绿汀签名的《贺绿汀传》和王元化签名的《未来哲学原理》等签名本。除了近2000种社科、文学、艺术、旅游生活、少儿等低至2~3折的主题特价书及低至10元起的港台版特色书籍外,上海图书公司还全新推出近150种“上海主题”特价好书。
此次市集专门设计了“吉光片羽·故纸遗珍”老期刊创刊号精品展,精选上海图书公司所藏老期刊创刊号40余种,主要涵盖近代文学、影视、美术类等题材,且大部分创刊于上海,具有文献和文物双重价值。此外,现场新增旧书收购,提倡好书流通共享,还有大量可看、可听、可赏、可集的活动。在“世界城市日”即将到来之际,上海与巴黎将召开苏州河和塞纳河的“双河论坛”,塞纳河畔历史悠久的旧书摊和苏州河畔创新融合的旧书市集也成为另一种文化对话。(穆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