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史料 青少年 阅读视角
○海 飞
2024年世界读书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全民阅读大会·中国好书颁奖盛典”上公布了44种荣获2023年度“中国好书”的图书,由大象出版社出版的《诗书里的成长》名列其中。
该书是一部为青少年量身打造,旨在揭示毛泽东从农家子弟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传记力作。该书凭借丰富翔实的史料、生动的叙事表达以及对青少年阅读视角的考量,向读者生动还原了毛泽东成长的精彩人生历程,在新时代少儿主题出版的广阔天地里,展现出独特的史料价值、文学性与儿童性的深度融合。
史料翔实,生动还原历史真实面貌
我们可以发现,经作者龙剑宇之手,书中的毛泽东不再仅仅是一个遥远的历史符号,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梦有求的青年,这得益于龙剑宇在研究毛泽东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和深入独到的研究。他在书中成功构建了一个“可见、可感、可知”的空间,使得历史场景跃然纸上,不仅准确地勾勒出伟人成长的轨迹,更以细腻的笔触还原了一个个鲜活的历史瞬间,让读者仿佛置身那觉醒的年代,亲历伟人的思想启蒙与人格塑造过程。
为了让伟人的成长历程更加真实,龙剑宇还在书中大量引用了毛泽东早期文稿和相关回忆史料,包括罕见的韶山《毛氏族谱》、地方史志文献、口述回忆,以及新近发掘的材料等。此外,在坚实的叙述基础之上,还将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诸多趣闻逸事巧妙融入创作之中,使读者得以窥见伟人成长的另一面。
以上两点,让该书做到了“见人、见事、见史料”,除了使叙述更为真实可信,还平添了阅读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比如毛泽东与学校周边农民交友、假期游学等,都是首次公开或少为人知的,这些细节极大地丰富了毛泽东形象的多维性。
叙事生动,精心塑造毛泽东青少年时期形象
龙剑宇凭借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以细腻的笔触将史实融入流畅且逻辑清晰的文字之中,使这部人物传记超越了枯燥的史实堆砌,转变为一部引人入胜的文学作品。真实的史料通过文学化的处理,使得历史叙述更加生动,易于青少年接受,可以说,该书在叙事的生动性和塑造人物方面做得尤为出色。
通过史料与文学交融的叙事方式,我们仿佛看到了在韶山的土砖老屋旁,少年毛泽东的志向与梦想在诗书中萌芽,他以诗明志,不愿做“井底小鱼”,渴望飞向更广阔的天地;他为了读书,机智地在家设下“鸿门宴”,争取到了去东山学堂深造的机会,也生动展现了他的机智和决心以及对读书的迫切希望;从描写他自学《三国演义》《水浒》等民间文学、阅读《天演论》等新思想书籍,展现出毛泽东思想逐步成熟的过程;他效仿《诗经》中“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以及与萧子升、黎锦熙等人的书信往来,体现了他渴望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探讨学问、救国救民的理想,这成功塑造了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广泛交友意愿的青年领袖形象;母亲去世,他撰写《祭母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与感激以及未能报答母恩的遗憾,这让我们感受到毛泽东的孝顺与深情,一个有着丰富情感世界的人物形象仿佛站在读者面前。
可以看出,《诗书里的成长》通过富有文学韵味的叙述方式精心塑造毛泽东的青少年形象,不仅让读者在阅读中深入了解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经历,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其精神世界的成长与蜕变。
独运巧思,给当代青少年成长以启示与借鉴
难能可贵的是,龙剑宇虽为毛泽东研究专家,但创作时优先考虑到青少年读者的阅读视角。时代虽然不同,书中呈现出的伟人青少年时期成长经历却为广大青少年读者铺设了一条能产生启示与借鉴的阅读之旅。
从“外婆家的忧乐”“向往横刀立马的英雄”“以天下为己任”“孩儿立志出乡关”“当失去的时候才知珍重”“毕业后的规划与行动”“诗情画意的1921元旦”等篇章标题可以看出作者用词注重展现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喜怒哀乐、勤奋好学以及面对困难挫折时的坚韧不拔,这让人感到亲切,也使得伟人形象更加贴近青少年的现实生活。
书中对毛泽东在艰苦环境下刻苦学习、重视体育锻炼以及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等真实历史事件的描写对青少年读者也产生正向引导,如作者着重解释“勤体育则强筋骨,强筋骨则体质可变,弱可转强”的观点,是鼓励青少年要全面发展,要具备良好的体魄和高尚的精神风貌;讲述他亲近大自然,深入民间,与劳苦大众建立紧密联系的实践,对于培养当代青少年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具有极大的教育作用;通过描述毛泽东在求学过程中与师长、朋友间的交往,作者还希望传达出尊重知识、珍惜友谊、追求真理的社会风尚。
值得一提的是,该书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做到了既有对毛泽东成长史实的忠实再现,又注入了贴近青少年阅读习惯的审美情趣,我们能看到出版社编辑团队在图书每个细节中的用心设计,如封面的绿意盎然、书中的插图选择以及极具象征意义的装饰元素,无一不体现了对毛泽东青少年时代的精准理解和对青少年读者阅读需求的悉心考量。
《诗书里的成长》以毛泽东的成长故事为蓝本,不仅内容扎实、细节丰富、叙事生动,而且对毛泽东人格养成、价值观形成过程剖析深刻。它不仅是一部传记,更是一部关于成长、理想与责任的启示录,可以引导青少年理解成长的真谛,鼓励他们在诗书的滋养下,怀揣梦想,去书写属于自己的灿烂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