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晨羽 (中国工人出版社工会与劳动关系分社副社长)
AI使用及体验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AI助手来提高办公效率。我使用过的AI应用工具有文心一言、讯飞星火等,使用的场景大多集中在公文写作、PPT制作、绘画制图等方面。
2024年被公认是大模型、AIGC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应用元年。为此,中国工人出版社策划出版了第一本人工智能书——《和工会干部谈谈人工智能》,该书的基础内容是AIGC生成的。
在借助AI工具生产内容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海量优质的语料数据是AI大模型的关键基础,在垂直领域尤为显著。当前,垂直行业的高质量语料稀缺的瓶颈比较突出,我们在运用AI工具训练过程中就会出现内容偏差,答非所问,产生所谓的AI幻觉。因此,不管外在工具如何变化,我认为出版的核心还是内容为王。
当前AI对于出版业颠覆性的变革效力还在持续,出版业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挑战。对于编辑工作来说,在选题策划、编辑加工、审校、排版、设计等环节中, 巧用AI不仅能有效提升编辑的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启发编辑的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对于营销工作来说,运用AI的环节更多集中在数据分析,通过对用户群体进行人群画像、渠道筛选、产品卖点等方面的辅助分析,可以有效的捕捉到目标群体,及时帮助出版社调整选题及产品投放的方向。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逐渐渗透到我们的工作生活,很多岗位势必面临被取代,当然也会涉及出版的一些环节。我认为未来出版业的部分岗位是会被逐步取代的,但也不必惶恐。因为AI技术的迅速崛起,从某个角度来看,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和任务,也会让我们更加关注自己的独特价值和潜力,寻找出版的新机遇和可能性。今年,中国工人出版社也在通过自有的平台,加强专业领域的数字资源库建设,研发垂直领域的AI应用,例如“学习强会-全国工会知识服务平台”重点围绕工会干部的工作应用场景探索引入AI助手。 “技能强国-全国产业工人社区”针对焊接等技术工种的技能提升,研发 AI 应用产品。
对AI应用的期望 在编辑工作方面,一是期望实现智能化编辑与内容生成系统,可以快速生成大量高质量的书稿,文章等。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AI能更快、更准确地完成内容策划及优化等工作。二是期望实现可定制化内容,根据用户数据生成可定制化的推荐内容,包括产品、服务等精准推送信息,提升用户体验和销售转化率。在营销发行方面,一是期望实现更多的智能化。比如:AI数据分析与市场洞察,深入了解读者用户需求,为企业制定更精准的营销策略,帮助出版社更好地预测市场需求和趋势,调整营销发行的策略。二是数字内容分发与优化。通过AI 实现数字产品内容的智能分类、推荐和搜索,优化内容分发效率。
随着AI技术在出版业应用的深入,智能化背后也逐渐暴露了潜在的风险,如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版权问题的保护、技术融合与适配性等。建议大家在实操过程中规避一些“坑”:首先不要过度依赖AI,培养敏锐的判断力;其次不要忽视人工的作用,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阶段,有多少人工的投入才会有多少智能,当前我们不能忽略人工的作用。
工具推荐 对于专业垂直领域的学习,个人推荐“人工智能与工会应用学习平台”, 该学习平台涉及了AI方面的课程资源、 电子书、理论文章、AI应用工具等,内容丰富,学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