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雁峰(天地出版社社长助理、营销管理中心总经理)
近日,由《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编客学院》推出的2024升级版出版机构超强增长实战特训营“发行营销总监闭门会”研学专场在京举办。会议聚焦上半年出版机构销售状况及渠道新打法。本报特别对相关内容节选精编,以飨读者。(该专题节选自嘉宾现场分享,内容有所删减。)
从天地出版社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我们同比去年上半年净发货增长13%,但确实是以价换量,如果考虑到实销和结算折扣,算下来估计是6%~8%的增长。对于行业大盘的情况我相信大家的感受都差不多,上半年做出这样的成绩也挺不容易的。
今年我们是怎么做的呢?主要分两部分,第一是向管理要效益。今年我们实行三级选题会议制度。前几年,我们经历了一个相对粗放的阶段,选题立项时也相对粗放,现在严格执行三级选题会制度。
第二是严控成本要效益。编辑往往更多关注内容,忽略了价格力,但实际上,产品内卷、同质化严重的时候,价格力很重要。所以,我们今年考虑到行业的现实问题,在严控成本方面做得比较多。
发行方面上半年主要做了哪些工作?今年大家也感受到了,抖音流量见顶,它也很艰难,所以现在对于价格管控很严,一旦发现其他平台低于它的价格,就会给你限流。但如果不是特别爆的产品或特别头部的供货商,还有些许操作空间。我们今年上半年采取的方式之一就是找精准的流量强推,售价设置较高,在其他渠道会用高于所谓的“新书上架5折销售”的逻辑来承接流量。
营销方面,我们也在加大人力投入,加大营销费用的投入。最近我们有一本书在社内表现相对突出,叫作《把自己重养一遍》,这本书我们是怎么做的呢?作者梁爽自己有微信公众号,前几年带货能力还可以,但现在公众号带货能力不足,连续发了多篇,一共才卖了三五百册,但我们实销有4万册。一方面,我们扩大人力投入,一方面加大营销费用投入。过去我们在某些平台种草就是寄样书,基本上是没有营销费用支出。基于这本书,我们在小红书上付费营销,找书中的金句,持续输出内容,并总结数据规律。因此,这本书在小红书上爆了一把。
传统电商仍然是基本盘,我们社目前传统电商占比仍然大于内容电商,但是声量、流量有限。至于接下来的趋势,我相信大家可能都不敢太乐观,我认为时时更新、持续优化我们自己的工作就可以。如果说未来有哪些方面要优化,第一是强化自营,仅依靠渠道,难以拿到推广机会。自己有新品需要确定性地推广,有自己的阵地可以操作的空间更大。第二是控价,我看到有的出版机构比较好的实践方式是独家发行,全部一件代发,一旦入B端客户仓库后,控价会变得尤其困难。产品足够强势的时候,绝大多数的渠道还是会接受一件代发的模式,当然这对于产品的要求会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