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 边(图书编辑、读书博主)
近日,由《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编客学院》推出的2024升级版出版机构超强增长实战特训营“精准颗粒度”图书策划运营专场在线上举办。课程聚焦出版机构聚焦IP开发、素人写作、新媒体平台编辑博主孵化等实践。本报特别对相关内容节选精编,陆续刊出,以飨读者。(该专题节选自嘉宾现场分享,内容有所删减。)
我从事编辑工作已经有10多年了,一直在出版行业摸爬滚打。我并不是一个成功的编辑,没有做过什么畅销书,但我热爱编辑工作,更热爱阅读。因为喜欢看书,我去做了编辑,因为喜欢看书才想去分享一些自己觉得很不错的书,输出我读书的感受观点,寻求同好的同时,也是对我自己阅读思考的一种收纳和归理。所以我选择做读书视频的初衷是因为个人的爱好。我喜欢看书,喜欢分享好书,也喜欢通过视频寻求同好。我给自己的定位是一个普通读者,或者说一个文学爱好者。我主要的网络生活只分布在两个地方,一个是豆瓣,一个是B站。我比较熟悉这两个地方的人群和语境生态,这一点对于想做自媒体的人来说很重要。
为什么选择B站?我选择B站因为它是一个UGC用户创作平台,它的优点包括综合性、年轻化、生态好和原创力强。原创力是我比较看好B站长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B站的日活1亿+月活3.6亿,日均使用时间95分钟,这显示用户黏性很高。而且,B站的用户平均年龄只有24岁,70%是90后和00后,57%的用户生活在一二线城市,这使得B站成为一个很好的营销平台。当然,B站也有它的缺点,比如娱乐化倾向严重,消费力低,想做转化、做消费引流比较困难。知识(图书)赛道窄,商业化较差,在B站想盈利变现的门槛比较高。
我在B站的粉丝主要集中在年轻人群体,16~25岁占37.8%,25~40岁占37%,男女比例均衡。用户活跃时段一个是中午,一个是晚上,所以我和大部分Up主一样,发视频的时间都会选择这两个高峰时段,一个是中午12点之前,一个就是晚上10点之前,能被更多人看到。
现在很多出版机构都开始下场做自己的B站官方号。但是据我观察,绝少有出版社的官号能够做起来,什么原因?B站最重要的一个特性是立人设、立个性比权威专业更重要。听起来很厉害的出版社,按理来说内容投放到平台肯定有人直接关注,但B站不是这样的,因为B站用户主要是年轻人,他根本不在乎官方权威,没有权威崇拜,他更注重的是哪个Up主有意思,喜欢哪个Up主,就关注他。一些官方号发的内容相对没那么个性化,没有那么轻松自由,就会被受众排斥。
视频制作流程。我的视频制作流程包括策划选题、写脚本、录制和后期制作。我会根据B站的市场和用户喜好来策划内容,包括职业分享、书单推荐、新书资讯、作家介绍等。录制设备方面,我使用索尼zv1相机、三脚架、补光灯和蓝牙麦克风。剪辑方面,我使用苹果自带的iMovie、剪映、B站必剪等软件。写脚本是我制作视频最耗时的部分,我需要投入一周左右的时间去想选题,然后去构思,最后把它逐字写下来。按照我个人的口述速度,4000字录出来10~15分钟,是我个人选择的一个时长范围,我觉得也是比较适合我的。所以我会在4000字以内把作家最重要、最有意思的东西浓缩进去。
内容策划与选题。我的视频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书,一部分是出版行业分享。我从小就看书,有积累,所以我大部分读过的书也都会在豆瓣上做标注或者写短评。我会考虑把我喜欢的书写成长视频。我的选题有几种形式,其中包括职业分享、书单推荐、新书资讯、作家介绍等。书单形式比较简单,容易有流量、受欢迎。行业分享类视频,比如我的职业是图书编辑,这个视频现在有25.8万播放,是我早期的代表作之一。我会根据B站的市场和用户喜好来策划内容。
如何迅速涨粉做出爆款视频。要迅速涨粉或做出爆款视频,可以蹭热点,要快速反应,抓住时事热点;做差异化内容,要有创新和稀缺性,提供独特视角和内容;保证高质量和勤更新,制作有深度和价值的内容,高质量内容难度高但值得花时间,勤更新可以增加曝光。
读书博主收益。读书博主的收益包括激励金、广告、粉丝打赏(充电)、付费课堂和私域社群。激励金是B站根据视频效果给予的奖励,但这两年有所下降。广告是主要收入来源,受到经济环境影响,广告投放也有所减少。付费课堂和私域社群是近两年发展的新收入渠道。我与B站合作做了一档付费课程,同时也自己运营读书会社群。
作为读书博主,我的目标是服务那些想要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求索型读者。我努力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引路人,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书籍。同时,我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解力、鉴赏力和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