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尊斌
年鉴索引是年鉴编撰最后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年鉴全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年鉴的“工具书”功能所赋予的内涵并作出的规定,也列入全国年鉴评奖范畴,设置了相应的得分指标。“缺少索引,扣3分;索引质量差,也要适当扣分。”可见,中国年鉴界对年鉴索引越来越重视,没有编制索引的年鉴是不规范的。有学者说:“缺乏索引的年鉴是不完整的年鉴”“缺乏好索引的年鉴不可能是优秀的年鉴”。
《中国水利年鉴》创刊于1990年,1997年卷《中国水利年鉴》第一次编制索引。虽然当年纯手工制作卡片很麻烦,但凭着老一代年鉴人的执着,一直坚持并传承下来每一卷都编制索引的习惯。后来,按照“主题索引”的原则,先提炼主题词(关键词),再借助电脑查询,半手工制作,比原先效率提高了很多。从这样编制索引的工作历程可见,《中国水利年鉴》编纂质量不断提高的道路也是很艰辛的。
编制年鉴索引有多种方法,从笔者经验看,编制好的年鉴索引没有捷径可走,必须老老实实埋头苦干,再加上一些经验技巧。有的单位专门设计年鉴索引编制软件,但效果不理想,所编索引质量很一般,没有推广使用价值。近年,《中国水利年鉴》的索引编制采用如下流程步骤。
各责任编辑根据分工和要求,分头在定稿上按专栏、栏目、分目和条目先后顺序提取主题词。提取索引词要处理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提取一级索引词和二级索引词,在一些信息量较大的一级索引词下,列出一批二级索引词;二级索引词条头空一格加以区分,如果是全彩或双色印刷,用色彩区分二级索引效果更好。二是对于一批相关主题的内容或数据,要概括出隐性主题词,这是一大难点,需要编辑人员拥有一定的水利行业知识储备,熟悉行业术语规范。
主题词提取后,对照排版书稿标注出处页码和分区符号。这项工作要注意:一部分一部分做,以提高效率;集中做容易忘记主题词的位置,浪费时间。提取主题词是编制年鉴索引最关键、最重要、最麻烦的环节,也是技术含量最高的环节。年鉴索引质量高不高,关键看提取的主题词准不准、简不简、深不深、广不广、层次多不多。当然,这与年鉴的编纂质量密切相关。
责任编辑在进行检查核对提取的主题词、出处页码和分区符号工作时,往往会出现主题词少字或多字,出处页码、分区符号漏标等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并请排版人员统一排列格式及字号、行间距等,以方便下一步操作。
合并主题词,再次检查。排版人员把各责任编辑核对好的主题词按书稿前后顺序归并到一个Word文件中,然后对整个文件进行检查,交叉校对,确保准确无误,删除错标、泛标、空标,删除不够资格的主题词,处理重标。
排序。年鉴索引通常采用音序,第一个字的拼音字母按升序排列,同音字按四声声调先后排列。
划分标引区域。按标引词首字拼音第一个字母区分不同的区域,数字排在最先,按0~9先后顺序排列;字首拼音字母按26个英文字母先后顺序排列,各字母作为索引栏目的分目。
归并同类主题词。以上只是一个初步的排序文件,其中会出现不少问题,如同类主题词重复、同字头标引词不相连、多音主题词首字位置不对等。此时就要归并重复主题词,标出参见出处页,出处页要按先后顺序排列。查找首字为多音字的标引,这是索引编制的一个难点,很容易被忽视。
处理或插入二级标引。把二级标引插入到相应的一级标引词之后,二级标引词缩进一格,有的缩进两格,上下对齐,并标出其附见出处页码。在处理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二级标引词漏删、二级标引词未缩进等问题。因此,编排、校对时需要格外仔细。
分栏。《中国水利年鉴》索引分两栏排,分栏之后要进行敲行处理,标引词过长转行要缩进一格。有的转行标引词未作缩进处理,容易产生歧义,不规范;有的第一行排满再转行,排版不美观,也不规范。参见出处页码和附见出处页码与标引词一般空一个字符,页码与页码之间用逗号隔开;也有的放在行末,右对齐,与词条之间靠连续点号连接。
全面校对。分栏排版时,根据页面还要作一些删减处理,以消除留白。但在删减标引词过程中很容易会删错,出现新的问题,务必仔细。进入全面校对阶段时,一般采取多人交叉校对的方式,由于标引款过多,字又小,难免有疏漏。为了尽可能减少疏漏,有一个“笨”办法比较可行,就是分工把各个音标的标引词首字按顺序摘录下来,就能发现错标位置、漏标页码、二级标引当作一级标引、首字相同标引分散排列等问题。
(作者系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副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