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博 插画师,英国剑桥艺术学院绘本系硕士,任教于北京服装学院。作品曾获包豪斯奖国际设计大赛专业组银奖、第二届青铜葵花图画书奖银奖、欧洲IJUNGLE插画奖、2018年英国巴特福德奖,作品入选英国世界插画大赛(WIA)短名单等。
我从事绘本创作,源于在剑桥艺术学院插画硕士阶段的学习。剑桥艺术学院的儿童图书插画专业由马丁·索斯伯里教授创立,该课程强调图文叙事的节奏与连贯性,鼓励学生发展个人绘画风格。在学习期间,我深入研究了图画书插画的技法与理论,阅读了大量优秀的绘本作品,这让我意识到,绘本不仅是儿童阅读的图画书,更是一种富有情感表达力的艺术载体。我在学校期间创作的绘本作业《狐狸的朋友》,讲述了一只狐狸与大雁之间关于信任与友谊的故事。该绘本获得“青铜葵花图画书奖”银奖,并由天天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的出版不仅是我绘本创作旅程的起点,也为我打开了作为图像作者的职业大门。
插画和我的成长经历密切相关。我小时候物质和精神娱乐都不丰富,也没有互联网,当时主要的媒体是书籍和报刊。小时候我常常会临摹从图书馆、图书角借来的书上的插画,喜欢的动画和漫画也会临摹下来。画得多了,就顺理成章成了美术特长生。
中学时期我喜欢看小说,小说中的插图也令我着迷。后来作为艺术生考入北京服装学院视觉传达系,书籍插画也算是视觉传达中的一部分。
很多朋友都羡慕我能成为一名自由插画师:“可以把小时候的梦想一直坚持下去,这种感觉真好啊!”似乎成为插画师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也确实是让我开心的事情。虽然改稿时会不开心,但总体来说,能把让自己开心的事变成工作,是很幸运的。
我最近完成的绘本是《我是一根拐杖》,这是与作家曹文轩老师合作的一部作品。它以第一人称的方式,从一根拐杖的视角讲述它与老人之间的相伴经历。这本书的创作过程对我而言充满挑战。为了准确传达“拐杖”这一非生命物件的情感温度,我在画面中尝试通过构图、光影、分镜的设计,让读者感受到“陪伴”与“孤独”之间的情感变化。同时,也尝试突破以往更具童趣的视觉语言,转向一种更内敛、富有手绘质感的绘画方式。我创作的绘本《狐狸的朋友》和《我听见万物的歌唱》采用的是数码拼贴技术,用手绘绘制素材后在软件中合成,形成手绘难以实现的效果。而在绘本《我是一根拐杖》中,则使用了综合水性媒介,力求凸显画面中绘画材料所呈现的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