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中国阅读周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短篇网络试水“单篇销售”引业界和学者热议
王曦
李旭
陈晓明
夏烈
杨庆祥
张莉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潘启雯

  ●王 曦(当当网副总裁兼数字业务事业部总经理)

  ●李旭(安徽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

  ●陈晓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夏 烈(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

  ●杨庆祥(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张 莉(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在万方数据、中国知网等著名学术期刊网站上面,会员可以按篇章购买学术论文;作为大众出版的文学作品,国内还未曾有过按“单篇销售”的尝试和先例。不过,这样的局面在今年的11月8日被正式打破了:当当网与“中国短篇小说鬼才”蒋一谈签约,将其短篇小说单篇作品制作为单价在“0.99元~2.99元”间的数字阅读作品向广大短篇小说爱好者推荐销售。

  与单本电子书十几元、几十元对外销售价格相比,这种“单篇销售”模式由于价格优惠和能实时阅读的优势,受到不少读者、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短短二十几天,蒋一谈的短篇小说下载次数已经近1.5万篇。该销售模式一经推出,就引发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有人说,短篇小说网络试水“单篇销售”可破除“长篇崇拜”;有人说,传统作家进军网络平台,网络作家何处安身?有人说,短篇小说网络试水“单篇销售”,“实验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也有人提出,短篇小说网络“单篇零售”定价贵过长篇小说有“敛财”之嫌。由此,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特别采访了相关业界人士和专家学者。

  商家期待作家积极加入“单篇销售”行列

  首批上线的蒋一谈的短篇小说,除了《透明》是全国独家首发外,其他24篇都是蒋一谈近年精心创作的作品,主要包括《鲁迅的胡子》、《赫本啊赫本》、《林荫大道》、《Chinastory》、《茶馆夜谈》、《温暖的南极》、《公羊》、《夏天》、《中国鲤》、《马克·吕布或吴冠中先生》、《刀宴》、《夏末秋初》、《疗伤课》等。这些作品整体呈现了蒋一谈在短篇小说写作上的艺术才华和复杂思索。

  当当网副总裁兼数字业务事业部总经理王曦对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介绍说:“当当网将蒋一谈作为首位短篇小说签约作家,并推出他的短篇小说按篇营销新模式,并非偶然。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成为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让国内读者重新认识到短篇小说的艺术魅力。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很可能成为电子书的新宠。众所周知,近年来,国内长篇小说的出版数量稳定在每年3000部左右,在‘长篇崇拜’的大背景之下,短篇小说写作者的处境一直显得尴尬,在批评家和读者心里,好像写短篇小说没有写作长篇小说风光,更没有长篇小说写作者成就大。这几年,蒋一谈的短篇小说集出版之后,短篇小说爱好者对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其作品在市场上也有不俗的表现,尤其是《鲁迅的胡子》和《栖》,前者已经重印了几次,发行量超过了4万册,后者差不多接近了3万册。蒋一谈是目前中国最受批评界和读者关注的短篇小说作家,这也是当当网将他列为首位短篇小说签约作家的原因。”

  提到未来如何拓展类似的短篇小说“单篇销售”业务时,王曦说,根据当当网对中国图书市场的调研、理解和未来的阅读趋势,他们期待更多作家加入到“单篇销售”行列中来,当当网将为加入的作家提供开放的后台数据接口,为作家本人提供销售数据统计和用户访问信息。作为与消费者交流最为紧密的数字阅读销售平台,当当网也将在定价过程中为消费者争取更优惠的价格。

  针对短篇小说网络“零售”定价贵过长篇小说有“敛财”之嫌,名为“付明海2011”的网友在微博上称,“长篇小说讲故事,短篇小说讲智慧,两者同样定价,也有道理,并不存在‘敛财’之嫌”;也有不少网友进一步附和:“写作者可以给自己的数字作品定价,这是互联网和数字阅读赋予所有写作者的权利。”

  作家参与推动数字阅读是件好事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10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8~70周岁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中,18~29周岁人群占到54.9%,读者年轻化是数字化阅读的一个大趋势和特征。

  其实,互联网时代,再怎么诗意的怀旧都无法回避数字化阅读,因为数字化阅读是更便捷、更能随时随地阅读的生活方式。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夏烈、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张莉、安徽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李旭等批评家和出版人士接受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采访时共同认为,此次当当网推出的蒋一谈短篇小说“单篇销售”数字阅读是他们非常期待的文学推广新模式。

  陈晓明认为,“手机是人体的一部分,一切都会网络化和数字化。互联网企业在数字阅读领域究竟表现如何还需要我们拭目以待,但无论如何,包括作家在内,有更多的参与者进来,对数字阅读产业来说总是一件好事,尤其是互联网企业在经营上的灵活与创新意识,必定会给整个行业带来更多活力与新思维。”

  张莉强调,短篇小说这一文体非常适合新媒体时代,只是长期以来,它与新媒体之间缺乏一种有效的对接。从这个意义上讲,当当网和蒋一谈做了一件具有冒险精神、同时也具有现实意义的事情。将短篇小说推广发行与网络结合在一起,长远来看具有“变革性”,如果这种作法能推衍开去,将会扭转中国短篇小说与大众读者脱节的局面,这对中国短篇小说的创作者与阅读者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网络一直是很多文学青年的文学创作阵地,很多喜爱文学创作的年轻人,在没有达到一定知名度的时候,都是在网络上闯荡的,他们通过在这些网站的文学专区连载自己的作品积攒认知度,从而获得大的文学网站和出版社的关注,很多年轻的新锐作家,都是这么一路闯荡过来的。

  传统作家和网络作家向来井水不犯河水,而此次传统作家“入侵”网络,会不会引发网络作家的恐慌?对此,夏烈表示一点都不用担心,在他看来,网络的售卖模式和是什么样的作家没有任何关系,而这个售卖模式也应该照顾到所有的作家。“很多人觉得传统作家进入网络平台,现有的网络作家会被排挤,受到冲击,我并不这么看,因为我们的读者现在是分众的,小众就是小众,大众就是大众,分众化的特征很明显。分众化也会在同一个读者身上体现多种趣味,可能一个人他今天想看一个严肃文学作品,明天又想看一个通俗文学作品,这样反而增加了我们的读者群,所以说谁也吃不掉谁,传统文学不会吞掉网络作家,网络作家的读者群也不会被瓜分,反而我觉得大家都在网上写作的话,交互性会增强。”

  谈到此次当当网推出的蒋一谈短篇小说“单篇销售”新方式,业内人士李旭认为,营销模式与盈利模式不同,与免费阅读的公益服务模式更不同。这种“单篇销售”的营销模式,也可以说是一种阅读服务的新的模式,首先肯定这是一种有意义的创新,适合当下网络化碎片阅读的习惯。“短篇小说作品集分拆成‘单篇销售’的营销模式,将给写作、出版、阅读三个环节带来的影响是:写作快捷化、出版及时化、阅读简洁化,将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推介问题,不知哪个单篇更能吸引人。以及,短篇小说‘单篇销售’一旦普及开来成为一种阅读习惯时,纸质的短篇小说集就是一种收藏了,这是从一个细微的端口和特例瓦解着传统的纸书出版。”

  “单篇销售”让短篇写作再次引发学者热议

  当当网试水蒋一谈短篇小说“单篇销售”,令短篇小说家们颇为兴奋不已,更是引发文艺评论界的关注和热议,中国当代短篇小说的写作和出版传播现状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陈晓明看来,这几年,蒋一谈写了很多短篇小说,形成了自己非常独特的风格,这要归结于他长达20年的艺术摸索和积累。但是陈晓明对中国当代短篇小说整体写作和出版并不乐观。他认为,中国当代短篇小说写作一直受到一定的限制,具体表现在艺术、构思、表达的关节点、生活体验等方面的不足,由此给中国当代短篇小说写作带来了“不景气”和“徘徊不前”的现状。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杨庆祥认为,在蒋一谈的作品中,因为故事和叙事的独特性,使得他的短篇小说自然涌现出一种“表现的深切”,且具有世界性的故事叙事特质。提到当下数字阅读现状,杨庆祥认为,过去我们的数字出版和数字阅读“实用性和工具性的内容偏多,纯文学性的内容偏少,此次当当网推出‘单篇销售’数字阅读模式将会扩大短篇小说的读者群,很有现实和时代意义”。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比如莫言、王安忆、铁凝、苏童、毕飞宇等,他们的短篇小说创作成就放在世界领域也并不逊色。但在传统文学批评领域,批评家们总是喜欢用长篇来衡量一个小说家的最高成就。这导致了中国短篇小说创作并不那么受重视,年轻一代专注于短篇创作的作者也并不多,比如最为活跃的‘七零后一代’,恐怕他们现在每个人都渴望写出一部令人关注的大部头作品。”张莉从更宏观角度关注中国当代短篇小说写作的生态,并对蒋一谈的短篇小说给予很高的评价,“蒋一谈是中国当代短篇小说写作领域里‘突然而至’的写作者,是新一代短篇小说写作者中的代表性作家。他的小说与当下文学期刊里的文学气息迥异。不关注日常琐事、也不沉迷于故事情节,这位小说家努力贴近的是我们现代人在此一时代所遭遇的种种精神疑难与精神困窘,这样的文学追求值得尊重,值得期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分销视野
   第03版:专业出版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广告
   第06版:教育出版
   第07版:资讯超市
   第08版:中版好书榜
   第09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10版:文化·人物
   第11版:小说
   第12版:书评·非小说
   第13版:财经
   第14版:书评·思想/科学
   第15版:童书
   第16版:生活
短篇网络试水“单篇销售”引业界和学者热议
文坛新数字
精彩导读
第一时间书
“写诗软件”是技术压倒艺术的怪胎
人文社举办两场活动分别追思牛汉徐悲鸿
“随笔文丛”聚焦传统文化和书法艺术
国内首个“新闻众筹”平台成立
中国图书商报中国阅读周报09短篇网络试水“单篇销售”引业界和学者热议 2013-12-03 2 2013年12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