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高端访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出版专注度决定品牌拓新度
  ■蒋东明(厦门大学出版社社长)

  厦门大学出版社近年来,在坚持走学术出版、教育出版路子上,思路更为清晰、选择更加专注。厦大社有自己的优势,她是福建省唯一的大学社,又是百佳图书出版单位,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较好地形成了自己的学术品牌。特别要说的是,在《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发布的海外馆藏:中国图书世界馆藏影响力”报告(2014版)中显示,厦大社跻身“2014中国图书世界影响力评价”出版百强,影响力排名位居全国大学出版社第13名。该排名比较公正而客观地反映了中国大陆出版机构的国际影响力,受到业界、学界的高度认同。

  2014年,厦大社推出“台海文献汇刊”(60卷)、“南海海洋研究丛书”、“中国金融大变革丛书”等都是围绕学校特色优势学科的出版工程。同时,厦大社在与福建省各高校的合作方面迈开步伐,与多家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开展了有规划、实质性的工作,如与闽浙赣中央苏区的本科院校将进行“中央苏区的革命史、财政史、军事史”的专题研究。厦大社与部分高校合作的《闽商》、《福建海洋发展战略》等都是不断开拓的新成果。作为大学出版社,我们的市场和服务对象在大学,这里有丰富的宝藏,关键是我们对学术出版的专注度。

  2014年,厦大社在“台湾问题研究新跨越”的出版工程方面,规划了新的蓝图。首先,围绕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福建省对台工作要有大思路、大步伐,在经济、文化方面要赶超台湾地区,为两岸和平统一作出独有的贡献。厦门大学作为福建省唯一的211、985高校,在其中将起重要作用。学校将台湾大学作为厦门大学赶超的对象,将全面深入研究学习台湾大学,加强与台湾大学的交流。刚刚通过的“国家2011协同创新计划”,厦门大学“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名列其中,这意味着台湾研究将是厦门大学特殊的使命。作为“台湾研究出版重镇”的厦大社,长期以来出版了一大批有影响的台湾研究方面的学术著作和文献图书。在新的背景下,厦大社在“台湾问题研究新跨越”的出版工程设计上,提出新思路。出版社把策划组稿的范围扩大到福建省几所具有台湾研究实力的高校,与他们共同规划台湾研究的出版项目,如福建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等,近期已推出“台海文献汇刊”(60卷)、“漳州与台湾关系丛书”(8卷)等。今年10月,厦大社参加在台北举行的“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深入开展两岸的文化交流活动。厦大社与台大出版中心过去曾有着良好的交往。厦大社还计划组织人员赴台,专门到台湾大学了解其出版工作,进行出版合作,并就两岸出版的技术规范、繁简体问题、专有名称统一等问题进行商讨。大学出版社要服务大学教学科研,只要瞄准大学教学科研活动的需求,就会大有作为。

  数字出版方兴未艾,厦大社也发挥原有基础优势,把自行研发的“南强出版管理系统”不断扩充和完善。这套系统不仅是出版社管理工作的必须手段,更是数字出版的基础条件。我们往往重在出版物产品的数字化形式,往往期望在网上建平台、建PPS,但都遇到后续乏力的现象。其实,在编辑、出版、印制、文档管理、营销手段以及出版流程管理上,都必须进行数字化的工作。“南强出版管理系统”通过长期运行,使得厦大社在这方面工作有了坚实的基础。社里的书稿文档,编校文档、三审文档、封面设计文档、销售记录、财务资料甚至作者文档,都可以很方便地查询、比较研究,这些基础工作的扎实推进对数字出版工作也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南强出版管理系统”正以其优势受到越来越多出版社的青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教育出版
   第03版:专业出版
   第04版:世界出版·华文书业
   第05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06版:文化·关注
   第07版:人物
   第08版:财经·童书
   第09版:2014大学社订货会专刊
   第10版:新观察
   第11版:新观察
   第12版:专题
   第13版:广告
   第14版:高端访谈
   第15版:广告
   第16版:广告
   第17版:广告
   第18版:出版生态
   第19版:案例解读
   第20版:广告
   第21版:广告
   第22版:案例解读
   第23版:精品推介
   第24版:广告
调整结构 优化增长
浙大社4项目入选第23届浙江树人出版奖
东华大学社获批“上海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出版工程”项目
出版专注度决定品牌拓新度
强化“生力军”发展后劲
广告
中国图书商报高端访谈14出版专注度决定品牌拓新度 2014-10-28 2 2014年10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