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中学生书目分初中、高中两个书目,各精选了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文学、人文、科学经典图书100种。这两套书目分别采取“30+70”的模式,即以30本基础阅读图书、70种推荐阅读图书的方式介绍给广大中学生。在初中生的基础图书书单上,文学经典除了《唐诗三百首》等古代作品外,还有《朝花夕拾》、《边城》等现代作品;国外作品除了《简爱》、《老人与海》等外,还有近些年被孩子们喜爱的《绿山墙的安妮》、《布鲁克林有棵树》等。在人文、科学类图书方面,《论语译注》、《汉字王国》等都被排在书单较显著的位置。在高中生书单中,除诺贝尔奖得主莫言的作品《白狗秋千架》外,还有《古文观止》、《红楼梦》、《百年孤独》等中外优秀图书。
据中学生书目研制主持人、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介绍,中学生书目从2011年9月开始研制至今发布历时3年,研制过程中数易其稿,最终修改到22稿才定稿,凸显理念先进、选目科学、结构合理、公正独立的特点。教育专家、“中国人基础阅读书目”总主持人朱永新表示,中学生书目作为由新阅读研究所研制的系列书目中的子书目,在研制过程中结合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征,兼顾图书的经典性与时代性,注重图书选择的层级衔接性等,使其不沦为“死书单”。
据悉,除中学生书目外,新阅读研究所还研制发布了“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中国幼儿基础阅读书目”等。此外,大学生、教师、父母及公务员书目等也正在研制中。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