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图画书离读者还有段距离,不被更多的老师和家长们所熟知。而今图画书则由远及近,其作用、妙处、价值被更多的人所见,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成为一种“显学”。但是,图画书到底是什么,应该怎么读、与儿童是怎样的关系,该如何把握图画书的教育内涵,似乎还在远观,认识得不够清晰。
当前解读图画书的专著有很多,但这些书都是从某些方面来论述图画书,不全面也不深刻。而《图画书宝典》颇有百科全书的意思,把图画书作为一门学问来对待,如解剖麻雀一般,不但阐释了图画书的结构、设计、类型、体裁等基础知识,还揭示了图画书的艺术内涵、发展历史、社会问题等深层外延,更不忘论述图画书与儿童、教育的关系等,真正铺陈开图画书的全方位画卷,如与图画书手挽手,将之打量个仔细,让人有种原来如此之感。
作者马图卡在书中指出了许多图画书阅读的门道。例如,图画中的文化歧视现象并未被察觉,“很多图画书都对书中关于民族的文化进行了扭曲和诋毁,如《中国五兄弟》就把亚洲人描绘成黄皮肤、斜眼睛的形象”。实际上,美国图画书的发展跟种族主义有着紧密关系,梳理其图画书发展史,能窥见美国文化发展的脉搏。再如,图画书阅读是不是越早越好,许多人见仁见智,但最终还是有衡量标准的。作者鲜明指出,“从两岁到入学之前,是儿童阅读意识、叙事能力、文字知识和语言意识的关键时期”,此时开展图画书阅读,更有助培养儿童的视觉素养和读图能力,过早或过晚都错失了阅读关键期。
图画书的门道其实还有很多,背后是儿童的认知特征、学习特点和教育规律,需要父母和老师们仔细反思和琢磨。好在《图画书宝典》几乎囊括了与图画书和儿童阅读的所有门门道道,如一座跳板或桥梁,带人潜入图画书世界,并由此走向更辽阔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