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平是中国当代大自然文学的探路者和集大成者。他多次横穿帕米尔高原,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登上青藏高原,跋涉横断山脉,40年不停歇地用脚步丈量着大地,留下行走的文学、思考的文字,让读者有机会观察、聆听来自野生世界的神奇密码和声音,为大众开启了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视野。继《云海探奇》的猿猴,《呦呦鹿鸣》的梅花鹿,《千鸟谷追踪》的鸟类王国,《大熊猫传奇》的大熊猫,古稀之年的刘先平和他的夫人聚焦生命之花——珊瑚,与一群中国青年海洋科学家一起西沙探险,潜入海底世界,探索多姿多彩的珊瑚世界,揭开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秘密,为读者呈现了一曲绚丽华美的生命乐章。
海底奇遇是惊险和惊喜相伴的谐谑曲。夜色里,科考团队登上珊瑚礁盘,眼前是这样的景象:“海水泛着深沉的靛蓝色,就像一块大幕,遮住了神奇世界的大门。”在这个神奇的世界里,科学家们能享受自投罗网的毛蟹、牡蛎,也要战胜各种不期而遇的危险:摆脱巨大章鱼的纠缠,躲避“温柔杀手”水母,遭遇翻车鱼掀起的惊涛骇浪,突破疯狂剑鱼群的包围,应对海鳗的袭击。如果遇到巨大的“魔鬼鱼”蝠鲼和“海洋霸主”鲨鱼,读者只能提心吊胆地看着科学家们凭借着丰富的海洋知识和随机应变的能力,一边躲过危险,一边完成实验任务。
亿万年生物共生的智慧是探险发现的主题曲。生物间的共生关系既是科考的线索和逻辑,也是验证和结论,“鹦鹉螺的启示——月圆夜的玄机——蝠鲼来了——食物链——红带子”,沿着这样的思路,以珊瑚为主角,讲述海洋生态的宏大的叙事,和生物之间共生共荣同死同衰的生存哲理。
激情和灵感是科学创新的灵魂。面对我国近岸珊瑚礁缩减80%的危机,珊瑚科考队提出了“封海育珊瑚,植珊瑚造礁”的应对措施,经过10年默默的摸索和培育,实验地的珊瑚已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作者将该书“献给为保护珊瑚而奋斗的科学家”,就是对研究珊瑚、保护珊瑚的中国科学家们的歌颂和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