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江玉婷
今年6月,《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成长教育周报》特别推出“2019年度希望之书”推选活动,从“校长荐书”栏目中相关校长推荐和出版机构自荐的图书中最终遴选出10种。目的不仅是为孩子们推荐一本值得看的书,更重要的是,想给予孩子思维与能力、方向和希望。本期介绍的《凯迪克奖五部曲:自然探秘之旅》就来自这份书目。
图书名称:《凯迪克奖五部曲:自然探秘之旅》
出版社: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策划单位:心喜阅童书
入选理由:《凯迪克奖五部曲:自然探秘之旅》以文学化的简明语言、富有想象力的画面,勾勒出自然世界的真实与动人,就像作者与读者进行了一场对话。在森林、岛屿、海洋等不同场景中,《凯迪克奖五部曲:自然探秘之旅》让孩子拥有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激发孩子去思考和想象,引导孩子阅读科学、探索科学。
《凯迪克奖五部曲:自然探秘之旅》出自美籍华裔作家陈振盼之手,他自己写故事,自己画画。“自然探秘”是“五部曲”一以贯之的主题:《穿越侏罗纪原始森林》《穿越寒武纪珊瑚礁》《一座岛的600万年》《万有引力》《大峡谷》,无一不与自然相关联。《大峡谷》是“五部曲”的高潮,它荣获2018年凯迪克银奖,以及专门颁给非虚构类童书的赛博特奖和奥比斯奖。自此,陈振盼有了“凯迪克奖得主”的头衔,这也是“凯迪克奖五部曲”的由来。
这是一套优质的自然科普图书。陈振盼曾表示,我能做的就是努力让书中的科学知识与读者更近一点、更相关一点。也正因此,无论是对现实世界的描绘,还是对历史环境的推想,该书都透露着诚挚的诉说感,每一段文字和每一幅画面似乎都可以展开一场对话。
以《大峡谷》为例,书中讲述了一对父女进入科罗拉多大峡谷徒步的故事,他们通过观察岩石、河流、植被、动物,看到了大峡谷20亿年来的变迁。所有画面都基于科学研究,父女走过的小路真实存在,书中每幅插画描述的地点都能在大峡谷中找到。陈振盼为了尽可能还原暗冠蓝鸦、美洲隼、桃花心木、西蓝鸲等动植物的形态,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
然而,有些细节无法真实再现。比如科科尼诺的早期爬行动物,因为人们尚未发现其实体化石,只找到了一些足迹。在这一时期的画面里,陈振盼用了巧妙的形式呈现:暴风肆虐的沙丘上,小女孩望着一串动物脚印,远处的爬行动物只留下一个剪影。一些内容不得不虚构,例如20亿年前的大气层、光、颜色。在这些“真空地带”,作者运用想象填补了空白,使画面栩栩如生。《大峡谷》中有5处镂空洞设计。在“光明天使”页岩上,女孩发现了三叶虫化石。翻过书页,插画描绘了5.15亿年前的海底世界,上一页中的“化石”正在漫游,在松软的沉积物上留下了爬行的痕迹。随着书页的翻动,读者看到了大峡谷的“前世今生”。这也是《大峡谷》更深层的价值。它借助“地表上的大洞”,打开了读者关于未知世界的想象,使读者跟随主人公的脚步寻找时间冲刷后的痕迹、展开对过去和未来的想象。正如作者在“插图笔记”中所述:“每当我看着这些岩石,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它们的历史、来源和形成的故事。正是想象力,使科学和艺术变成可能。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勾起读者的想象,正如大峡谷引发了我的想象。”
《大峡谷》介绍了北美陆上最大的鸟类——加州兀鹫,它的翼展可达2.8米,体重可达10千克,在冰河时期以大地懒的尸体为食。因为气候的变化和人类的活动,加州兀鹫数量不断减少,现已濒临灭绝。《穿越侏罗纪原始森林》则讲述了一个小男孩从城市穿越到原始森林的故事,介绍了穿梭在树冠层中的神奇动物。《一座岛的600万年》展示了加拉帕戈斯群岛从诞生,到幼年、壮年和暮年,再到沉没尾声的全过程。《凯迪克奖五部曲:自然探秘之旅》让小读者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在他们心中埋下热爱自然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