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维扬实验小学倡导“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的阅读理念,从2002年开始进行书香校园建设。学校以广阔的维扬文化为背景,以儿童为本位,以阅读为核心,以文学教育为路径,初步拟定出一套适合儿童阅读的课程,探索出推广儿童阅读的教学策略。
课程是维扬实验小学的核心竞争力。学校从儿童需要和发展出发,对小学语文课程进行整体架构,整合和重组语文教科书、儿童诵读、主题阅读、整本书阅读等课程内容,根据不同年级,开设了八大语文课程——国标课程、儿童识字课程、儿童诵读课程、主题阅读课程、整本书阅读课程、图画书阅读课程、儿童演说课程和儿童写作课程,拓宽学生的生命视域。
学校对国标教材进行整合取舍,研发出精读课型、略读课型和自学课型。教师将一节语文课作为阅读课,利用校本主题阅读教材《我的母语课》,实施主题阅读课程,教授学生深度略读的方法。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生六年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而维扬实验小学的学生六年阅读量至少能达到1000万字。这主要依靠学校的整本书阅读课程。学校规定学生每月必读一本师生共读书目,另外再自主选读一本书。学生利用每天13:00~13:30的午读时间和课余时间进行自主阅读。每月的第一周上一节整本书导读课,每月的最后一周上一节交流课,教师利用班队课、午读课进行。
此外,学校自主研发了校本诵读教材《静悄悄的成长》,每天早读课前10分钟为晨诵课,由语文教师指导学生诵读。教师利用技能课前2分钟进行诵读,班队课前5分钟复习一周的学习内容。
根据每日诵读、每周阅读课、每月整本书阅读的情况,班级评选“读书之星”。在语文期末考试中,学校从诵读、书写、演说、基础知识、阅读(含整本书阅读)、写作五大维度对学生进行测评,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在不同年级的评分表中,各项目所占的比例有所不同。其中,“基础知识”呈下降趋势,一年级占70%,五六年级均占15%;而“写作”一直处于增长状态,一年级占5%,六年级占35%。“阅读”在四五年级处于最高点40%,六年级回落到35%。
每年4月,学校开展一年一度的阅读节活动。阅读节从2002年开始举办,今年是第17届,已成为学校的品牌阅读活动。阅读节不是一场简单的节目展示,而是为期1个月的自主阅读实践活动,每届阅读节围绕不同主题开展活动。第15届“农历的天空下”主题阅读节,以四季为线索,融合四季中出现的传统节日、节气,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学校围绕节气开展了系列活动:“节气与童谣”的诵读、编鸭蛋篓子、 “节气与自然”观察笔记创作、“节气与诗词”班级诗词大会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感受一次穿越中国农耕文明和传统文化的精神之旅。
此外,维扬实验小学每学期组织学生开展手拉手云南结对阅读公益行动、小书虫俱乐部阅读活动、《小书虫报》创编活动、图书漂流、小书虫跳蚤市场、作家进校园等阅读活动。2017年,学校举行了“心阅读”寒假亲子共读,利用社会阅读资源——城市书房,率先在扬城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融教育体系,进而成为扬州市的样板。(王云、孙家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