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扬州大学教科院附属竹西小学以“建设书香校园,培养学习型教师和学习型学生”为愿景,积极推进“大阅读”工程。校园内随处可见读书亭,教学楼的楼梯转角处设有图书角,教室内添置书柜,图书馆藏书3万余册。校图书室分为师生阅览区、在线阅读区,有图书2.6万册,每学期生均借阅量超过8册。
2013年9月,学校提出并践行 “晨诵经典——午读名著——一课一得”语文课程改革。全体语文教师在校长缪永留的引领下,立足语文学科本位,紧扣学生语文生长要素,从课内到课外、从上有价值的语文课到广阅读、从单一教教材到教学内容的科学整合、从读写分离到有效统一等多方面进行积极尝试。以《新课标》推荐的75首古诗文和《扬州市经典诵读三百首》为内容,学校拟定每学期的诵读计划,明确诵读要求,强调熟读成诵。每节课预备铃响后,班级内指定的学生带领全班进行诵读,使课前诵读起到“聚零为整”的效用。
据校长助理汤雯雯介绍,本学期学校将整本书阅读活动纳入教学计划、融入学科教学体系,每月至少有2节整本书阅读课,从而加强对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指导与检查。
教师开设好阅读推荐课、阅读指导课、阅读交流课、阅读欣赏课,积极将阅读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教会学生阅读、欣赏方法,让学生学会与文本对话,体会阅读的乐趣。此外,学校不断形成校本化的读写序列,倡导教师从教材阅读、主题阅读或整本书阅读中确定写作话题。语文教师结合年级写作要求,探索阅读与写作整合、融通方式,拓宽学生写作思路、丰富写作内容、借鉴写作方法、提升写作质量。
竹西小学把阅读活动纳入教师专业成长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活动中,开展常态化“校长赠书”活动,做好阅读笔记的摘抄撰写及“书香教师”的评比工作,努力使教师成为“职业读书人”。每学期,学校为教师推荐3~5本必读书目、选读书目,深入开展“精读一本书”、与学生“同读一本书”等活动,并要求语文教师广泛阅读邗江区教育局推荐小学生阅读的经典名著,深入了解当代儿童文学作品。(江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