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细说中国图书电商20余年发展脉络

  ■王少波

  京东、当当战略合作的新闻一经发布,迅即引起行业内外热议:图书电商巨头联手,是否将催生行业格局巨变?抑或仅是抱团取暖?本报记者特别梳理我国图书电商发展历程,分析此次事件的影响与意义。

  合作为何姗姗来迟?

  首先,这不是图书电商三巨头之间的首次强强联手,巨头联手的共赢效应早已显露。早在10年前的2012年,天猫书城上线不久,当当网即入驻,可谓是天猫进军图书市场的首批支持者之一。此后,当当网天猫旗舰店连续多年蝉联天猫图书“销冠”。有了当当“珠玉”在前,后来者络绎不绝。2015年9月,亚马逊相继在天猫开设亚马逊官方旗舰店和Kindle官方旗舰店,通过天猫平台将进口原版书和电子书推荐给中国消费者。可以发现,作为早些年图书电商巨头的当当、亚马逊,都曾与天猫有过合作。

  其次,与之前数次巨头之间合作的背景有所不同,如今的线上图书市场正发生其诞生以来的最大变局。就大环境而言,开卷数据显示,2022年图书零售市场较2021年同比下降了11.77%。具体到线上图书市场,2022年第一季度,网店渠道同比增长率为-8.34%,这是2015年开卷引入网店渠道同比增长率之后,首次监测到该渠道出现负增长。作为产业上游的出版社,不少社表示线上销售情况与往年相比压力骤增,于是纷纷寻求改变。直面市场的图书电商,想必更早就感觉到了这一压力,有所举措与变化就在情理之中了。再加上短视频电商的快速崛起,2022年,虽然平台电商同比下降了16.06%,但短视频电商实现正增长,同比上升42.86%。这进一步加大了平台电商的危机感。

  最后,京东与当当有着各自独特而又互相契合的优势,通过合作寻求共赢是最高效的改变。京东图书自诞生之初就具有独特的“京东”基因,2022年进一步发挥自身独特优势,比如坚持平价好书,突出图书供应链优势,提供优质的仓储物流服务,让好书抵达更多区域等。京东年度活跃用户数量为5.883亿,用户是当下图书电商在合作与竞争中最为宝贵的“财富”之一。而当当一直以来在读者中有着品类丰富的口碑。2022年当当主站做得更多的是回归单品,精细化运营主站流量,打造更多的新品、爆品。然而,虽然当当主站依然保持大盘稳定,但维持态势相当吃力。(下转第18版)  (上接第1版)

  实际上,如果不是这样的背景,如果没有一丝危机感,如果没有雄心壮志,当当和京东的这次合作本不应发生。双方之间的关系,甚至算不上友好,至少在过去的某一段时间,外界看上去仿若势如水火。于20世纪末先后诞生的当当和京东,本来没有一丝纠葛,双方的主营业务不同,并不构成直接的竞争关系。2010年京东商城图书频道上线,同年当当上市,就在这一年当当和京东“打了一架”,既包括双方相关负责人言语上的“对战”,也包括两家电商价格上的“对战”。如今,对手变队友,也可以说是时局使然。

  合作是否催生渠道巨变?

  图书电商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1995年,距今尚不足30年时间。但就是在短短的不到30年时间里,这一渠道已经发生了多次格局巨变,直接影响了图书发行业的发展变化。

  2000年~2009年:两强争霸。图书电商在我国的萌芽与国外基本同步,1995年杰夫·贝索斯创办亚马逊网上书店,而我国最早的网上书店也是在那几年开始出现。1999年,作为中国最早的电子商务公司之一,当当以在线图书销售业务起家。2000年5月卓越网上线,开启长达10年的两强争霸。2004年亚马逊收购卓越网,进军中国市场。也是在这10年时间里,99网上书城、博库网、文轩网等纷纷创办(包括前身),图书电商如同雨后春笋般在国内涌现,打破了过去单一线下渠道的传统格局。

  2010年~2019年:从三足鼎立到四强争霸。这10年中,我国电商大格局逐渐形成,京东、天猫两大电商先后进入图书市场,引发图书电商格局巨变。2010年京东商城图书频道上线,与同年上市的当当开始了在图书市场的竞争。2012年天猫书城创立,当年加入图书电商的“战局”。彼时的图书电商市场,从京东、当当、亚马逊“三足鼎立”的稳定局面,开始向“四强争霸”发展。

  2016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网上销售渠道销售码洋总量首次超过了传统的实体书店渠道。还是在这一年,当当网宣布公司完成私有化协议,随后从纽交所退市。电商巨头的入局,让图书线上市场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上游出版社不断适应渠道变化,并在这股浪潮中生动演绎了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剧情。

  2020年至今:从四强争霸重回三足鼎立。由于种种原因,亚马逊于2019年逐渐淡出中国图书零售市场。京东、当当、天猫“新三足鼎立”格局延续至今。然而,此次京东、当当强强联手,势必将再次引发渠道格局变化。尤其是在短视频电商逐渐崛起,未来或将成为“第四极”的情况下,变化不可避免。

  交易上,“价格战”更加激烈。为了共同庆祝当当在京东开业,推出100个超级百亿补贴商品低至3折以下。此前就有很多出版社表示,图书销售低于4折就几乎没有了利润空间,而且巨头联手对于出版社来说议价空间或将更少,也许出版社只有联起手来才能取得新的平衡。

  品种上,随着图书电商巨头之间合作的加深,出版社的品种或许可以实现多平台的共通共享,得到更多展示和销售的机会。

  流量上,京东、当当之间的互惠互利,也有利于出版社,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其流量不足的窘境。

  最重要的是,在此次京东、当当合作之后,一些近年来因短视频电商迅速崛起,逐渐将重心从平台电商向外转移的出版社,可能会重新审视未来的图书分销战略,对于京东和当当来说,这或许是更想要的结果。

  图书电商的未来何在?

  趋势一:从直营模式到第三方模式。最初的图书电商基本都是直营模式。但随着淘宝和天猫模式的成功,平台不直接采购图书的第三方模式也逐渐被书业接受。京东在2016年前后迎来较多出版社店铺入驻,当当则在2018年有大批出版社入驻开店。近年来,京东不断丰富图书业务生态,不断吸引更多第三方商家加入,以一店一策的方式,帮助品牌、商家实现销售增长与订单转化。2023年,京东图书又开启个体经营者开店入驻通道。可以看到,第三方模式将成为未来图书电商的主要方向之一。

  趋势二:从“价格战”到“流量战”到“价格战+流量战”。此次两大图书零售机构强强联合,一方面将进一步丰富京东的图书生态,另一方面也拓宽当当网的图书销售渠道,双方以更强的价格力和服务力服务读者。回顾过去图书电商之间的竞争,从10年前白热化的“价格战”,到后来愈演愈烈的“流量战”,到如今不同类型电商之间的“价格战+流量战”。作为过去“价格战”主力的平台电商,如今在新兴电商加入“战局”之后,既要面对价格的竞争,也要面对流量的竞争。从这个角度来说,如今的电商真正进入了“战国时代”,相互之间的“合纵连横”或许只是开始。

  趋势三:从抢“独家品”“首发品”到货品共享。此次合作的内容之一,就是在货品方面,当当京东旗舰店将涵盖当当网所有图书品类,包括当当网独家渠道的货品。对此,京东图书文教业务部负责人张炜表示,当当网的加入,将进一步丰富京东的图书业务生态,增强京东图书业务的活力和影响力,实现京东图书业务更大的货品优势和价格优势。过往多年,各家电商纷纷和出版社签署协议,抢占“独家品”“首发品”“定制品”,这给读者带来了显著的不便——很难从一家电商买全所有想要的书。未来这种情况将得到有效改善,货品更全的平台,读者的流失率将更低。

  趋势四:从流量为王到物流为王、供应链为王。2022年一年的经历,各行各业都意识到物流才是销售的基础,书业人也都发现,发不出货是个大问题。提前布局多地建仓的企业,展示出超强的前瞻性。对于此次合作,当当网副总裁傅玄表示,与京东的战略合作,强化了当当网发行资源整合优势,打造“爆品”的效能。双方在供应链方面的合作,无论是货品共享、仓储互补,还是一键代发、就近发货,都将显著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未来的电商竞争,供应链能力将成为胜负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年度盘点·出版集团
   第03版:高端预测·行业协会
   第04版:开年好书·广告
   第05版:开年好书·专版
   第06版:新年展望·发行集团
   第07版:新年展望·大书城预测
   第09版:开年好书·广告
   第10版:年度盘点·新年谋划
   第11版:年度盘点·新年谋划
   第12版:开年好书·广告
   第13版:开年好书·社长总编辑荐书
   第14版:开年好书·社长总编辑荐书
   第15版:开年好书·社长总编辑荐书
   第16版:开年好书·广告
   第17版:开年好书·广告
   第18版:综合
   第19版: 高端预测·中外出版人
   第20版:开年好书·优案推介
   第21版:开年好书·优案推介
   第22版:高端预测·中外出版人
   第23版:高端预测·中外出版人
   第24版:高端预测·中外出版人
   第25版:高端预测·中外出版人
   第26版:资讯
   第27版:出版专题·奇迹童书大赏
   第28版:出版专题·奇迹童书大赏
   第29版:新年展望·作家
   第30版:新年展望·作家
   第31版:精品精荐
   第32版:精品精荐
当当入驻京东,图书电商迎变
《习近平走进百姓家》出版发行
2021年我国网文海外市场营收近30亿元
商务印书馆防伪溯源系统上线
细说中国图书电商20余年发展脉络
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国家印刷示范企业管理办法》
● 精彩导读
国家图书馆联合39家单位累计发布古籍数字资源13万部(件)
● 特别推介
报头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一版要闻01细说中国图书电商20余年发展脉络 2023-01-13 2 2023年01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