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5天的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6月7日在深圳开幕,各大文化企业纷纷现场亮相,展示近年来的发展成果,“秀”出看家本领。据悉,本届文博会共有超350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参展。相关单位均带来内容高质量且各具特色的文化成果展示,展现出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交流盛宴。开幕当日,光明日报社和经济日报社向社会联合发布了第十五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名单和“30强”提名企业名单。入选者均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企业单位。
中国出版集团
做强主题出版、做好出版主业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携旗下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人民音乐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等24家出版单位亮相第十九届深圳文博会。本届文博会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呈现重大主题出版物与各类获奖类图书,如《靠山》《乌江引》《燕食记》《漂洋过海来送你》等,展现出版“国家队”的资源优势和文化担当。在文博会开幕当日,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再次入选第十五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名单。
中国出版集团紧紧围绕迎接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在履行职能职责上展现新作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为《复兴文库》所作序言精神,做强主题出版、做好出版主业。《复兴文库》第一至三编出版发行,产生重大社会影响。《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项目主体任务完成,实现网络版整体上线50万个条目,纸质版累计出版10卷,中国主题英文条目具备一定规模。围绕学理化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文库、国家文化公园文库等集团统筹项目取得进展。全年策划主题出版物350余种,入选国家重大评选和项目数量全国领先,收获历史最好成绩。
近年来,中国出版集团坚持稳中求进,在积极应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中探索经营工作新路径。多措并举巩固拓展市场、发力新兴渠道,创新“出版+”多元业务形态,初步建成线上线下互融互促的营销新生态。全面降本增效、推进集约经营,营业收入保持增长,利润总额基本稳定。以荣宝斋350周年、商务印书馆125周年、中华书局110周年、三联书店90周年等一系列纪念活动为品牌推广新契机,以列入国家出版业“十四五”规划的中国国际出版交流中心启动建设为品牌塑造新亮点,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白藏)
广东省出版集团
植根岭南热土,以高质量出版记录新时代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广东省出版集团连续4年入选第十五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名单。
近年来,广东省出版集团以高质量主题出版发行记录新时代,出版作品和相关选题《平安批》荣获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血脉——东深供水工程建设实录》《乌江引》入选2022年度“中国好书”,《中华民族复兴思想通论》等5个选题入选中宣部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中国南药图志》等10个项目入选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以传承弘扬岭南文化为己任,做好岭南文化的整理出版和传承工作。扎实推进《岭南文化辞典》《岭南文化读本》编辑出版工作,高质量做好《岭南文库》《广府文库》《客家文库》等重大出版工程,相继推出“东莞历史文献丛书”(共65册)、“韶关历史文献丛书”(共55册)、“茂名历史文献丛书”(共148册)等。
广东省出版集团牢牢抓住区位优势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机遇,设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教育交流中心”,与澳门最大出版机构合作成立澳门启元出版社。2022南国书香节在广东全省设立373个分会场,覆盖人群超5000万人,媒体曝光总量超2.6亿次。
广东省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君铁表示,展望未来,集团将深化出版主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心用情打造精品力作,打造花城文学院大IP,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岭南文化,持续打造植根岭南、服务湾区、放眼世界的文化领军企业。(张馨宇)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持续发力主题出版、学术出版、大众出版、融合出版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上榜第十五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名单,这是该集团第8次入选。
2022年,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推出一批两个效益俱佳的精品力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习近平上海足迹》荣获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特别奖,发行量超过百万册;上海文艺出版社《千里江山图》荣获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图书类优秀作品奖;上海文艺出版社《新时代文学写作景观》《T.S.艾略特传:不完美的一生》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上海文艺出版社《北纬四十度》和上海辞书出版社《深海探秘——换一个角度看地球》入选2021年度“中国好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个项目获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19个项目获2022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80个项目入选“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重点出版项目(第一批)”,均在全国名列前茅。
进入2023年以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在主题出版、学术出版、大众出版、融合出版领域持续发力。11种出版物获得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在新一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国家古籍整理规划资助项目中,入选项目总数继续位列全国各出版集团之首;大型融合出版创新项目“聚典工具书开放平台”已先后开发出“辞海智能词典笔”和“聚典知识搜索榜”两款产品,填补了国内权威工具书领域知识数字化、智能化应用产品的空白。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成立于1999年2月,是经中宣部、原新闻出版署批准成立的全国第一家出版集团和首批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2015年7月整体改制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多年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已发展成为集书刊出版、印刷印务、实体书店、艺术品经营四大业务板块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出版传媒集团,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文化生产和内容提供企业之一。(张馨宇)
武汉理工数字传播工程有限公司
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创新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武汉理工数字传播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数传集团”)首次入选第十五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提名企业名单。
数传集团自2014年成立以来,深耕技术创新,推动出版业深度融合,推出元宇宙出版体系,并打造了出版行业首个AI阅读服务数字人;打造重点科研平台,积极促进成果转化,建设了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首批重点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平台,主持并参与《复合教材制作质量要求》《出版二维码技术应用要求》等多项国家行业标准制定工作;数传集团还充分践行社会责任,每年积极参与“全民阅读”“书香社会”“书香校园” 等建设。疫情期间,数传集团主动与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浙江出版联合集团等全国多家出版集团联合开展“免费教育服务”公益项目,陆续入选了科技部国家科技抗疫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工信部信息消费助力疫情防控案例名单等。
“文化企业30强”是中国文化产业领域最权威的评选活动,也是反映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企业规模实力的重要品牌。据悉,近年数传集团已相继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湖北省文化企业10强榜首企业、湖北省上市后备“金种子”企业。(张馨宇)
湖南出版集团
展现新型主流出版传媒集团新风貌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湖南文产劲旅集结亮相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重点展示湖南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新成就。两家来自湖南的文化企业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芒果超媒股份有限公司再次上榜“全国文化企业30强”名单。其中,中南传媒是连续15年获此殊荣。
本届文博会上,湖南出版集团以“千年文脉,智慧前行”为主题,以精品化、产业化、资本化、国际化、数字化为主线,通过实物、图片、文字、声、光、电等手段,全面展示湖南出版集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践行“三高四新”战略的新思路、新举措,充分展现湖南出版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新型主流出版传媒集团的新成就、新风貌。
作为湖南出版集团旗下的全产业链上市公司,中南传媒守正创新、稳中求进,2022年主营业务收入123.01亿元,净利润14.84亿元,净资产154.47亿元,经济指标在全国新闻出版类上市公司中名列前茅,再次入围全球出版企业50强,连续十三届蝉联“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在此次发布的30强名单中,芒果超媒是在完成资产重组后5年内第四次入列“全国文化企业30强”。近年来,芒果超媒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效统一,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持续稳定增强。(白 藏)
安徽新华发行集团
以新技术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入榜第十五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名单。这是安徽新华发行集团第14次获此殊荣。
2022年,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守正创新、团结奋斗,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努力打造文化事业新高度、文化产业新规模、文化业态新赛道,加快实施“数字皖新”战略,以新技术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开创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接下来,该集团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聚焦主责主业,把握发展机遇,围绕高质量发展,打造涵盖传统业务的“传统书”,覆盖公共文化服务、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的“社会书”,助推企业融合跨越发展的“AI书”,当好主力军,为建设创新型文化强省贡献更大力量。(白 藏)
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
坚定文化自信 深掘吉林地域文化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6月7日在深圳开幕,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作为吉林省属骨干文化企业,在吉林省委宣传部的领导与支持下作为吉林展团成员之一参会。
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在本届文博会上围绕主题出版、吉林特色文化、融合出版等重点元素,突出精品化、特色化,从出版成就、主题出版物和吉林文化3个方面展示十九大以来的精品出版物、主题出版物,以及突出白山黑水等吉林地域文化策划的出版精品。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从获奖图书、吉林(长白山)主题出版物、“一带一路”重点图书和热销畅销书4方面以及融合出版产品全方位展示集团出版成果。通过精品图书和数字出版产品的组合搭配,近百种优秀出版物融入各具特色的书架展台。
为突出近年来深耕主题出版领域的丰硕成果,本次展会上,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选取《掌握“看家本领”》等多部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图书,以造型展台进行突出展示。同时,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在文化阅读体验空间中集中展示《我是国人的马骏》等多种精品出版物,以融合出版展台搭配,诠释了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二十大之后围绕坚定文化自信、挖掘吉林地域文化而打造的精品出版成果,致力于为广大观众提供一场集出版展示、文化交流、数字体验和阅读推广等功能为一体的国际文化交流盛宴。
展会期间,光明日报社和经济日报社向社会联合发布了“第十五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及提名企业获奖名单,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入选第十五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提名企业名单。(张馨宇)
中国外文局
六大板块展现“1+N”品牌体系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中国外文局组织局属相关单位统一参展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中国国际传播集团”整体品牌亮相。
中国国际传播集团展台重点围绕“高端外宣服务”“对外出版发行”“媒体国际传播”“中外人文交流”“外宣研究咨询”“行业协同协作”等六大业务板块,以图书、视频、图片、文创产品等全面展示中国外文局(中国国际传播集团)作为综合性国际传播机构的职能优势和特色定位,以权威、优质、规模化的产品和服务供给,夯实品牌建设基础,强化中外翻译能力,面向社会积极发挥引领作用,将外文局的“1+3”品牌体系拓展为“1+N”品牌体系。
“阅读中国”板块展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习近平总书记系列署名著作、论述摘编和讲话选编,以及中国外文局近年来出版的“读懂中国”“丝路百城传”等主题重点图书。“国际传播矩阵”板块,着重展示中国外文局加快实施新媒体融合传播工程和“智慧外宣”工程,充分利用社交媒体,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中国主题多媒体品牌栏目,深入探索视频传播业态,加快构建“外国人讲中国故事”传播矩阵,并对“元宇宙国际传播实验室”“中国国际云书馆”进行展示。“国际传播高端智库”板块着重推介中国外文局所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际传播、对外文化传播、国家形象塑造等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和品牌活动。“翻译国家队”板块重点介绍中国外文局在国家重大翻译项目组织实施、人才队伍建设、翻译行业标准化建设以及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成果。“国际人文交流平台”集中呈现中国外文局积极创新中外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的内容形式,配合重大时间节点以及重大多边外交场合,着力打造全球治理对话平台、人文交流对话平台和青年交流对话平台等三大对话平台,并对“兰花奖”进行专题推介。“国际传播文化服务集群”板块集中展示中国外文局旗下国际传播科技文化园、培训业务、文创动漫IP开发等多元文化产业板块。(张馨宇)
北京出版集团
让文博会飘荡“京味”书香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北京出版集团作为北京市属大型文化企业代表精彩亮相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北京展区,围绕“坚定文化自信自强,谱写新时代首都文化新篇章”主题,集中展出100余种精品出版物和文创产品。
主题出版彰显首都风范。北京出版集团重点展出“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丛书”“北京文化书系”等精品主题类出版物,以及近年来荣获重大奖项,入选国家级、省部级出版规划的精品力作。如分别入选第十五届、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北上》《云中记》《远去的白马》《平安批》,入选2022年度“中国好书”的《宝水》《西海固笔记》,以及《金墟》《尖锐对话》《北斗牵着我的手》等新品力作。
“京味”图书传承古都风韵,如《阅古楼 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京津冀古地图集·国图卷》《天地中和: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京剧往事》等,从不同角度展现北京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和蓬勃生机。
新颖文创打造多彩“国潮”。北京出版集团展位,由图书内容开发的《曹雪芹风筝艺术》《庆赏昇平图谱》《富春山居图》《伦敦国家美术馆》等一系列创意新颖、设计精良的文创产品吸引众多观众驻足欣赏体验。
深圳文博会上,北京展区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130家文化企业、园区和机构线上、线下参展,300余件展品、18项互动体验精彩呈现,元宇宙技术、卫星遥感、裸眼3D、沉浸式体验、全息展示等数字应用随处可见,集中展示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最新成就和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穆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