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推荐的艺术和教育类好书关注名家和经典作品,《艺术:让人成为人》让我们感悟艺术在不同文化中的作用。《因书而美》通过独特的摄影作品让我们与世界各地的图书馆和书店浪漫邂逅。《20世纪早期上海月份牌与视觉文化》开拓了观察20世纪中国艺术和视觉文化的新视野。尹烨《做从容的父母》指出,一味和别人比较只会让父母和孩子双方都陷入焦虑。我们必须接受自己的孩子很可能是个平凡人的事实,帮助孩子在自己热爱又擅长的领域里做到“平而不凡”。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郑 杨
艺术类(5种)
《艺术:让人成为人》[美]理查德·加纳罗 特尔玛·C.阿特休勒著 郭峰、张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5月版/180.00元
ISBN:9787301336168
该书是一部人文学通识百科全书,作为哈佛大学人文艺术通识课教材,该书从1979年第1版到现在的第11版,全球畅销40年,经久不衰。新出版的第11版内容与时俱进、全方位更新,内容涉及人文学的方方面面。涵盖的学科有:文学、艺术、音乐、戏剧、舞蹈、电影等;深入讨论的人文学主题有:信仰、幸福、死亡、道德、自然、自由和爱等。书中详尽探讨了人文学在全球不同文化中的历史和作用,分析了主要代表作,而且尤为重要的是,提供了一个条分缕析地回应这个世界的框架,同时也探讨了批判性思考者借以评价并反思其所读、所见及所闻的各种策略。
《因书而美》顾晓光著/浙江摄影出版社2023年5月版/68.00元
ISBN:9787551444279
书是光,有书的地方就有光明。该书作者行走于世界各地,所见林林总总,偏能聚焦于因书而美的人和空间,用摄影之美传示阅读之美。《因书而美》收录了世界各地38个国家和地区,17世纪以来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136家图书馆和书店人文风景,向我们展现了人因书而美,空间因书而美的真实情境。它们或奢华,或简易,具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多样的空间,它们都为图书而存在,都有着独特的气质。作者通过影像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从不同视角记录这些保存和传承人类文明的宝库,同时向读者分享世界各地不同的阅读文化和传统,让读者感受到书的魅力与阅读之美。
《20世纪早期上海月份牌与视觉文化》梁庄爱伦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23年5月版/198.00元
ISBN:9787558615511
该书系首次翻译引进国内,梁庄爱伦是著名的中国艺术史家,秉着对中国传统书画艺术文化的无比热爱,对中国艺术史的研究颇富创见。该书讨论了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之下的广告艺术,还重点讨论了月份牌的制作和营销。这些月份牌富于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特色。该书还对目前关于上海文化的研究进行了补充,并开拓了20世纪中国艺术和视觉文化的新视野。
《图像:从文艺复兴到社交媒体》[意]里卡尔多·法尔奇内著 利狄佳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23年5月版/198.00元
ISBN:9787221176257
焦点、构图、光线、大小、比例、色调等等,是什么决定了一个画面的成败?作者纵览千年图像史,寻找变与不变的创作规律,从洞穴壁画、油画、素描到照片、电影,再到广告、自拍,是什么造就了如今流行的图像和我们的视觉审美?阅读该书,仿佛进入古往今来一流艺术家的工作室,在对经典作品的分析中,学习大师的创作技巧。500张跨时代跨媒体的代表性图片,开启奇妙的艺术之旅,引导读者在图像的历史中巡游,享受极致的视觉盛宴。
《论艺术的“过去性”》[美]保罗·考特曼著 王曦译/商务印书馆2023年5月版/78.00元
ISBN:9787100218306
在对象征型、古典型与浪漫型艺术演进的考察中,我们与古埃及金字塔、古希腊雕塑、基督教绘画与莎士比亚戏剧等不同历史环节的艺术形式依次重逢。在这里,艺术的过去性与当代文化境遇相碰撞,对我们提出形而上沉思的吁请,它召唤着未来人文研究的解释学工程。该书编译自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保罗·考特曼教授在复旦大学中文系开设课程的讲稿。课程依循黑格尔美学的问题线索,探讨艺术的真理地位,在当代文化语境下重新审视艺术的“过去性”,尤其强调“思辨”思维在艺术实践历史认知活动中的关键作用。
教育类(5种)
《做从容的父母》尹烨著/广东经济出版社2023年4月版/49.80元
ISBN:9787545485936
父母越从容,孩子越自信,成长这件事,请让孩子自己来。这是生命科学研究者、华大集团CEO尹烨的家庭教育心得。在书中,他从生命科学的角度切入,帮助父母理解教育的本质,回归教育的初衷。作者认为,当下集体教育焦虑的根源在于父母永不知足地比较,但其实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内在驱动性,一味和别人比较只会让父母和孩子双方都陷入焦虑。家长真正要教给孩子的是自我成长的动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能让他自我探索的环境,帮助孩子实现主动而自觉地成长,找到他与世界相处的方式。我们必须接受自己的孩子很可能是个平凡人的事实,帮助孩子在自己热爱又擅长的领域里做到“平而不凡”。
《再论教育目的》[英]约翰·怀特著 丁煜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23年4月版/45.00元
ISBN:9787519133917
教育目的历来是教育理论中的核心问题,它不仅对个体幸福有着直接的重要性,而且关乎整体的社会福祉。该书是一本系统探讨教育目的之专著,作者约翰·怀特是英国当代著名教育哲学家。该书1997年在国内首次翻译出版,此次第二版由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丁煜翻译。书中从教育哲学角度出发,全面而深入地解析了不同理论派别对教育目的之看法,详尽论述了不同教育目的如何彼此关联,分析了作者的教育目的观。该书有助于读者更加审慎和周全地思考各种教育现象与问题,启发并改善教育实践。
《在世界上找到你的位置》[美]朱莉·利思科特-海姆斯著 叶壮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23年5月版/119.90元
ISBN:9787572256691
迈向成年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是人生中漫长而又艰难的一个挑战,特别是在当下这样变化的时代,年轻人要应对更多的新挑战。斯坦福大学前教务长、畅销书《如何让孩子成年又成人》作者针对当下的新形势,用自己的人生故事结合真实的成长案例,给正在成年的读者写了一本超实用的成年人生存指南。书中主题涵盖了思维模式、品行培养、人生定位、职业选择、社交规范、健康管理、用钱之道、逆商提升、责任激发九大方面,为年轻人提供一张迈向成年的路线图,帮助他们在世界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以“成人思维”应对世界。
《家庭教育指导师:美国的发展与经验》吕博编著/中国妇女出版社2023年5月版/88.00元
ISBN:9787512722699
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职业素养是决定我国家庭教育指导的关键,在构建家庭教育指导师培养和认证体系过程中,需要相关图书作为参考。该书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比较完整地介绍了美国近百年家庭教育指导师培养体系发展情况,为我国不同家庭类型的家庭教育指导提供具体、可借鉴的经验。
《老师怎么说,家长才会听:与家长沟通的19个建议》[美]托德·威特克尔、道格拉斯·J.费奥雷著 钟颂飞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23年5月版/49.90元
ISBN:9787515369396
与学生家长沟通是教师每天面临的颇具挑战性和潜在压力的任务之一,知道如何处理棘手的沟通问题并与学生家长建立积极的关系至关重要。托德·威特克尔是美国教育界领军人物,他在新著中用19个简单、实用的沟通策略引导教师一步步刻意练习,建立正确沟通心态,改进语言表达。作者认为,教师要深入了解当代家长,与他们合作而不是对抗;主动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增强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和支持,提升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