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当人类学家遇上科幻作家,他们会如何想象与预测人类的未来?当地时间 10月21日,人类学家项彪、科幻作家陈楸帆跨界对谈,围绕“探索人类的近未来和我们共同的忧虑”展开思想交锋,把对人类和世界的思考、分析及对未来的判断分享给国际观众。
此次对谈活动是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继策划推出2017年“曹文轩文学交流德国之旅”、2018年“刘慈欣德国科幻之旅”之后的又一次精彩呈现,现场吸引了200余名来自不同国家的出版机构、参展商和学界代表。
2位学者分别从自身的成长经历,讲述了他们携带中国语言文化基因,在世界不同文化中的行走经验。
谈及当下快速发展的AI技术对语言文化的冲击,项飙坦言,自己还没有把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变成工作方法。他认为,机器只会告知事实,而不会告知事实背后具体的原因。陈楸帆认为,虽然自己已经开始用AI进行写作实验,但他仍认为机器无法取代语言的学习,只有学习语言本身,才能更全面地理解文字背后的含义。(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