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世界出版/数字教材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过数字嫁接 充分发挥人的数字化潜能

  ■周 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高等教育分社社长)

  在教育领域,生成式AI弥补了以往搜索引擎在“结果唯一化”整合能力上的短板。通过以简驭繁的语言文字功力,可持续对话的鲜活交流体验,迅速满足人们在写教案、查文献、做综述、搜答案等方面的教学刚需。凭借其工具理性,补偿教学过程中人的需要。借助AI的数据计算力与类人交流感,满足监督学习计划、重复学习测验、动态评估效果等学生需求,缓解批量化审核作业、立体化制作课件、即时性答疑反馈等教师痛点。通过简化教学环节中不必要的重复性劳动,可节省师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损耗,减轻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阻力。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以下简称“北师大出版集团”)主要在几个方面应用AI技术,一是借助星火大模型、KIMI等AI技术协同进行数据收集汇总,辅助撰写工作报告、调研报告。二是在前期撰写选题策划方案和中后期图书宣传文案时,借助AI技术进行分析、测试、问答、调研等工作。三是在图书融媒体资源建设过程中,借助AI技术进行数字资源的整体开发和批量配置。如《2024数学产品调研报告》采用了AI技术分析数据、作长文总结、搭建框架、生成PPT等部分功能,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新思维大学英语系列”、普通话测试系列等高校教材使用北师大音像电子出版社基于“京师E课”平台实现的AI人声发音学习反馈等。

  北师大出版集团开发了2款基于AI的产品:一是与北京京师讯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师讯飞”)共同创建的慧听说平台,该平台采用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识别与评测技术,对学生的答题语音从流畅度、完整度、准确度、语速等维度评测,既能给出篇章的整体得分,也能给出语句、单词的得分,便于学生有针对性地提升英语听说水平。二是与京师讯飞共同推出的京师书法智能测评技术。京师书法采用先进的AI评测技术,构建数据驱动与书法知识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基于书法领域的多元评测策略,构建形式化语义,建立了多模态语义特征的书法字测评机制,对学生作品实现多维度分析,全方位评价学生书法学习效果,提升书写能力。

  AI将对教育出版上游(教、学、管、评、研)形成全面的场景革新,也将在教育出版下游(出版活动的编、印、发)等关键环节引发数字化场景革命。由人类名师牵头编写的、具备活思想的教育出版物的比重将进一步升高。而AI能够取代的、传授死知识的教材教辅或将批量失去存在的价值。AI将引发现有教材在内容写作上“做减法”,即在内容设计方面,采用如北京师范大学余胜泉教授提出的“分支、网络或模块化知识结构,便于学习者建立稳固的知识概念网络”,在此基础上,推动未来教材批量创建激发问题意识的教学场景,进而培养学生作为独立思考者,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使其在深度学习过程中逐步达到认知的更高境界。作为一课之本的教育出版物,仍将以助力学生迈向深度学习作为最终教学目标。在赓续AI数字嫁接的新生态下,教育出版业不仅要加快教育上游对“数字教师”的持续培养,更要提振出版下游对“数字作者”与“数字编辑”的强力扶持。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的数字化潜能,形成具有数字素养的“数字作者”“数字出版人”对数字技术的引领性运用,实现教育出版基于技术优势的内涵式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现场/东北书博会
   第03版:综合
   第04版:专题
   第05版:优案推介
   第06版:出版文创
   第07版:出版文创
   第08版:业者论坛·精品精荐
   第09版:出版文创
   第10版:分销新视野/营销金案
   第11版:世界出版/数字教材
   第12版:世界出版/数字教材
   第13版:出版专题
   第14版:出版专题
   第15版:出版报道
   第16版:出版报道/案例解读
   第17版:资讯
   第18版:业者论坛
   第19版:精品精荐
   第20版:精品精荐
   第21版:中缝
   第22版:中缝
积极应用新技术 推动教育资源转型创新
坚持垂直化、专业化、市场化发展战略
通过数字嫁接 充分发挥人的数字化潜能
共同打造应用AI数字阅读新范式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世界出版/数字教材12通过数字嫁接 充分发挥人的数字化潜能 2024-05-24 2 2024年05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