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出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积极拥抱 客观看待
用AI技术提升生产效率

  ■龙正武(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音像数字公司总经理兼总编辑)

  传统的人工智能技术已广泛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用到。比如智能家居系统,通过语音指令实现对家居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工作上,人民教育出版社使用AI技术比较早,很多音像数字产品中都深度使用了AI技术。随着AIGC的诞生,人教社相关团队也紧跟最新技术,在网站平台上引入了AI对话、绘图这些能力。

  在工作中使用AI,收获积极体验

  目前,我在很多场景中都使用过生成式人工智能,例如处理文件、写发言稿、创作PPT、创作图片、初审编校、电子表格纠错与归纳等环节。通过自然语言与大模型交流获得答案,尽管还不能直接用于生产,但可以给我们提供思路,指导工作和决策。

  就我个人来说,比较有代表性的AI应用案例是起草某学科调研方案的过程。当时,我尝试利用AI辅助,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起初,我向AI描述项目需求,它迅速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调研框架;基于此框架,我进一步细化调研目标,聚焦于该学科初中教学中人教版教材的使用情况、教学方法、应用效果及教学质量评价;随后,我与AI进行深入沟通,它根据我的具体要求,生成了一份初步的调研方案。尽管初稿内容尚需完善,但AI的参与显著加快了方案成型的速度。通过多次迭代沟通,我们最终敲定了一个满意方案。整个过程中,AI不仅是一个信息汇总和内容生成的工具,更是一个激发创意的伙伴,帮助我节省了大量时间,激发创意,让我能够产出更高质量的工作成果。

  目前来看,在出版工作中使用AI的体验是积极的。AI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应用,例如自然语言处理、文本生成和内容推荐,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帮助编辑和作者更好地处理大量的文本信息,并且为读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AI可以帮助编辑和作者进行内容生成和编辑,例如辅助创作文本、自动校对和修订错误,甚至提供自动化的内容推荐。这些应用可以减轻编辑和作者的人工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使他们能够更加专注于创作和提升内容质量。

  重复性、机械性的工作会被取代

  出版最重要的功能是“选择”,尤其是教育出版,其核心功能在于选择出最适合学习者学习的方式和学习材料。这就意味着,不能仅仅只是把知识呈现出来。因此,尽管目前AI在出版工作中起到积极作用,但我认为还未能完全取代人类的创造性工作和审美判断能力。出版工作仍然需要人类编辑和作者的主观能力、情感思维和艺术性等方面的专长。AI只是作为帮助工具出现,可以提供一些辅助功能。

  当然,在新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某些传统的出版工作可能会发生改变,特别是一些重复性、机械性的工作可能会被自动化取代。但与此同时,新的职位和机会也会随着AI的发展而出现。所以,重要的是保持学习、适应新技术的能力,并将AI作为工具来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和创造力,而不是把它视为威胁。

  探索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融合

  人教社目前对AI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数字出版领域,第三代数字教材、人教点读、人教口语中嵌入了语音评测、图像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在听力测试、口语测试、发音纠正、角色扮演、资源检索等场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了产品的体验价值。目前有600多万中小学生在终端长期使用语音评测等智能化工具,仅去年一年使用量就超1.5亿次。我们还利用图像识别技术抽取纸质图书基本特征,利用这些数字化特征作为连接纸书与数字化内容的技术手段。在出版流程上,节省了纸质图书排版印刷前制作、设置明码、暗码的环节,减少因排码差错导致的印制、处理成本。在内容呈现上,可让读者不受明码的视觉干扰,保护了纸质图书在阅读、学习过程中的连续性和主体性。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2023年6月,我们开始建设人教数字AIGC实验室网站,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等进行探索。该实验室对全球范围内20余种大模型和生成技术进行了充分调研和效果验证,已完成对文本生成、图像生成、文本转语音、检索增强生成及相关数据安全和版权保护的研发工作。目前部分能力已经逐步体现在实际的编研工作中,主要体现在知识问答、辅助平面设计和教材配音等方面。2024年4月,我们成立“人教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实验室”,旨在探索和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出版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应用。该实验室由人教社牵头,汇聚国内一流大学、人工智能技术的头部企业组建联合研发实体共同探索,同时也邀请了出版、课程教材、人工智能领域的知名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指导实验室的研究工作。目前该实验室的相关研究方向基本确定,正在积极展开研究。

  现在各行业都在研究人工智能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影响,各机构和行业协会也都在组织相关的培训活动。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一方面通过公共媒体来了解最新动态;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通过机构和协会组织的研讨会来学习相关知识。

  对于AI技术的应用,我们也有一些担忧和顾虑,比如版权问题和数据隐私问题等。不过相信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管理的优化完善,此类问题都会得到比较好的解决。目前国内开放了许多大模型,有许多渠道可以合法地使用AIGC的能力。我们人教社建设了“人教数字AIGC实验室”网站,提供对话、绘图和语音合成等功能。。

  人教社针对AI技术的应用有一个基本方向,就是首先着眼于应用AI技术提升内部生产效率。例如出版工作中核心的审校问题,我们希望AI技术能够提升审校的质量和自动化程度,同时能够做到文风一致性检查、价值观对齐等传统审校工具做不到的事情,减轻编辑们的负担,目前这些工作已经开始研究。当然,在其他环节我们也希望AI技术能够发挥更大作用。例如,在选题策划层面希望AI技术可以提供数据分析、内容生成、质量评估和创新思维方面的支持;在营销方面,利用AI通过分析大数据和用户行为,提供精准的用户画像和个性化推荐,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读者需求,并进行定向营销活动;在发行方面,利用AI技术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情感分析技术,实现自动化的标注、分类和索引,提供更好的搜索和推荐体验,方便读者查找图书。

  对于技术应用,要坚持“积极拥抱、客观看待”这个基本原则,重视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更新与培训、人机协作和内容质量把控等问题。除了一般都会提到的版权和数据隐私、伦理等方面的问题外,我们需要深入了解AI技术的优势和局限,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做好企业长期目标与技术投入之间的平衡,不盲目追求潮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现场/东北书博会
   第03版:综合
   第04版:专题
   第05版:优案推介
   第06版:出版文创
   第07版:出版文创
   第08版:业者论坛·精品精荐
   第09版:出版文创
   第10版:分销新视野/营销金案
   第11版:世界出版/数字教材
   第12版:世界出版/数字教材
   第13版:出版专题
   第14版:出版专题
   第15版:出版报道
   第16版:出版报道/案例解读
   第17版:资讯
   第18版:业者论坛
   第19版:精品精荐
   第20版:精品精荐
   第21版:中缝
   第22版:中缝
用AI技术提升生产效率
AI使用应以降本增效为目的,量力而行
AI+教育,还有很多空间
用AI为图书画插图,感受如何?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出版专题14用AI技术提升生产效率 2024-05-24 2 2024年05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