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未来产业 东北全面振兴 新质生产力
○李 季
未来产业培育是一个受全球关注的重大课题,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科技“无人区”,加速谋划布局未来产业,力求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发展先机。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此多次作出重大部署,我国多个部委及多个省市也密集采取促进举措。未来产业能够成就一个企业、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之举。习近平总书记 2023年9月在哈尔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提到的“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的“特别是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从中都能看出,超前布局未来产业以及颠覆性技术、前沿技术两类未来技术,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必要前提。
未来产业发展对于辽宁取得全面振兴新突破意义重大,以辽宁为例的专门研究也很有必要。当前辽宁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急需破解产业结构“偏重”、传统产业比重“偏高”、新增长点尚未系统形成、创新对经济发展支撑引领不够突出、民营经济发展不够充分等多层次产业发展问题,而破解这些问题的核心手段之一,就是要充分利用辽宁雄厚的工业基础、科教基础及丰富的应用场景,加速孕育发展未来产业,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由资源依赖模式加速向科技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变。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联合相关专家学者,倾力打造“东北全面振兴·辽宁三年行动研究丛书”,助力东北全面振兴探索与实践。首部作品《超前布局未来产业:辽宁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之举》已经出版。该书面向地方实践者的需求,一半内容适用于全国各地,一半内容以辽宁省为例,旨在帮助实践者理解未来产业本质,了解国内外格局,同时介绍实践者较为关心的路径选择等战略性选择的方法,尤其告诉实践者具体可以抓哪些赛道、采取哪些举措。
该书共5章内容。第1章以概念辨析开篇,对未来产业概念的理解也贯穿于全书的各个篇章,是后续萃取实践经验、筛选产业赛道、推演培育举措的基础依据。第2章介绍国外、我国部委以及地方先进实践,这将有利于各地了解大格局和总体形势,开阔视野,并为后续赛道选择、举措实施等提供备选库及实操样板。第3章谋篇布局,介绍各地在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时,需要重点关注的路径选择、赛道选择、举措选择等3类战略性选择。对于未来产业培育而言,选择正确的战略至关重要。第4章产业赛道,依次介绍六大未来产业领域及25个新赛道,便于实践者了解主要赛道到底处于什么发展阶段、全球及国内哪些地区干得好、目前该赛道涌现了哪些有望爆发式成长的新物种企业,下一步辽宁如何开辟这些赛道。第5章超常规举措,基于该书的“实操性”定位,重点介绍对未来产业发展有实质性帮助的关键举措。由于每个地区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不同,促进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组合将存在差异。如此,该书以辽宁省为例,结合辽宁当前发展阶段依次介绍8个方面的30多项超常规举措。
已出版的专著中关于科技自立自强、创新驱动发展的比较多,并且受2008年金融危机及近期中美贸易摩擦下“卡脖子”事件影响,我国各地对于创新驱动发展及科技创新的理解已比较深刻,该书更加聚焦颠覆性技术的突破以及成果转化和新兴产业成长,它们属于创新驱动发展中最难的“塔尖”部分,是最难啃的骨头。该书编写团队从比较擅长的实操视角,对辽宁地区的产业布局和转型升级提出了富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思路清晰,论述严谨,有助于辽宁和我国各地领导干部,以及未来技术领域科研机构、未来产业赛道创业者等系统了解新时期超前布局未来产业的大环境、总体逻辑及有效举措,最终加速辽宁形成新质生产力,解决辽宁产业体系“缺新”“少新”问题,为东北全面振兴提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