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国家出版基金专题/集团产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引用 [1]张馨宇. 在传承中长出新根系 在创新中培育新动能 [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5-05-23(03).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传承中长出新根系 在创新中培育新动能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的国家出版基金密码
  秦志华

  《汉语历史音韵学手册》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张馨宇

  2025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精品高地建设和“双效”产品生产再次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共有28个项目入选。该集团已连续多年国家出版基金入选项目数量稳居全国前列。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上海辞书出版社社长秦志华认为,这是世纪出版集团坚持守正创新、挺拔主业,坚守长期主义、专业主义的结果,“成绩的核心是传承”。

  近年来,世纪出版集团在学术出版、专业出版方面成果丰硕,精品生产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虽地处上海,该集团却始终放眼全国、纵观世界。“我们集团的使命是‘努力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文化脊梁’和‘把心交给读者’,这两句话是深深印刻在世纪出版集团的基因血脉里的,集团的每家出版社都以服务国家的文化建设和读者的文化需求为己任。”

  以长板战略打造出版高地

  世纪出版集团旗下共有19家出版社,其中10家出版社的项目入选了今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超过50%的覆盖面,源自集团上下坚守长期主义与专业主义的出版思路。

  世纪出版集团以专业出版和学术出版见长,旗下多家出版社有着长期的专业积淀,而集团申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思路就是找准长板、锻造长板。各家出版社把自己最擅长、最核心的出版板块做好,再去对标国家重大战略、对标国家出版基金的申报重点。

  “我们不鼓励随大流的跟风出版,没有内生的积淀、没有整体的布局是做不好也做不长久的。”秦志华说。世纪出版集团把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申报作为体现以长期主义和专业主义为内核的出版理念的过程,所希望的是项目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后,还能有人记得它在整个出版史、学术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版业务部主任王纯介绍,集团对每家出版社的重点门类和出版比例都有明确规定,希望各社的选题出书更加聚焦,重在提升整体质量。由于这样的严格要求,长期以来,出版社和编辑的专业性都得到了极大增强,各自在优势领域有序拓展。“各家只有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才能为整个出版业发展与文化繁荣作出贡献。”

  在选题储备上,世纪出版集团高度重视“源头活水”的作用。王纯提及,“集团从2024年就开始征集论证‘十五五’规划选题了,比规划正式编制要早一年多,甚至我们已经在酝酿2030—2035年出版的项目。”世纪出版集团的很多项目都有着长远规划,这为国家出版基金的高命中率打下了扎实基础。秦志华介绍,上海辞书出版社入选本年度国家出版基金的项目有5个,位居全国单体出版社第二位,其中《非洲历史大辞典》《数学科学辞典》等大型辞书项目,从策划到出版都需要五六年,甚至七八年的周期,组织实施难度高,必须要提前规划布局,提前介入编纂;又如《汉语历史音韵学手册》,这个项目启动至今已有6年,从选题策划阶段和作者团队一起商讨编纂方案,到撰稿过程中的多轮修改完善,双方始终把精益求精作为目标。如果没有一定的韧性和定力,是很难取得预期的成效的。

  发挥编辑团队的核心作用

  上海作为中国近现代出版中心,世纪出版集团旗下不少出版社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另一个角度讲,出版人的传承从未间断。“集团上下始终沿续着‘传帮带’的方式来培养编辑,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秦志华表示,编辑们在老一辈出版人的带领下成长,许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1949年前参加出版工作的老先生,言传身教怎样做编辑、怎样和作者打交道、怎样做学术研究。“这也是上海出版能持续在国家出版基金、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中国出版政府奖等方面都有不错表现的原因之一。我们有积淀、有传承、有创新,三者不可或缺。”

  在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实施过程中,世纪出版集团往往将责任编辑置于最核心的位置。“一本书的作者管理、流程管理,责任编辑的角色是没有人可以替代的,因此责任编辑自然就应该是项目负责人。”秦志华表示。世纪出版集团还要求项目负责人分享他们在基金项目运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我们希望每一位承担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和其他国家重大项目的编辑,都能认真梳理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及其解决方案等,推动大家不断思考总结,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出版理念。通过实战提升人才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此外,世纪出版集团还会对各社承担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及其他重点出版项目给予一定的专项奖励,主要用于奖励项目团队。“要放手让责任编辑发挥作用。”秦志华表示,集团充分信任一线编辑,并给予其成长空间。“集团还在谋划建设全国性的专业出版中心,跨社组建项目团队,把优秀的编辑力量和优势的出版资源倾斜到重点板块上,更有效地解决各社各自为战、重复建设等问题。”

  “全流程托举”的管理智慧

  世纪出版集团高度重视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申报工作,据王纯介绍,各类项目的申报是集团年度出版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集团不仅仅是汇总材料的二传手,而是切实承担了统筹、论证和优化的责任。”在项目申报初期,集团会请旗下各出版社先进行项目预报,再邀请出版专家、学术专家等进行论证。“我们希望通过集团层面的工作不仅把好的项目选出来,同时也尽可能给这些项目提供一些提示与建议,集团上下共同优化申报项目。”每年年底,集团还会到各出版社进行新一年的选题调研,共同讨论值得深入挖掘的题材。世纪出版集团多年来的成绩表明,这一机制非常有效。“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从世纪出版集团成立到现在,一年都没有落下过。”

  在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管理的过程中,集团出版业务部会定期召开总编办主任例会,通过季度例会的方式对延期的项目进行一定的介入管理:或和有关部门进一步沟通协调,或督促出版社及时办理延期申请,或协助加强与作者的联系盯促。“我们希望加强对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全过程的管理,不论是前期申报、事中监管,还是质量把控、资金使用等,都形成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对集团的各个基金项目做到心中有数。”

  不仅如此,秦志华表示:“集团领导主持策划的项目也会和出版社一起商量,将集团的策划意图尽可能有效地传递给在一线工作的编辑。”如区域国别这一出版方向的整体布局,一家出版社的力量很难全面覆盖,集团会通过顶层设计进行统筹。各家出版社都有自己的主攻方向,最后在集团层面形成合力,既有分又有合,让集团和出版社的作用都能充分发挥。“集团在这一过程中不能缺位、更不能越位,不仅要把资源有效地注入到出版社,还要推动社与社之间的联合协同。”秦志华说。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正凝聚旗下19家出版社,在推进上海主题、古籍、科技三大出版“高峰”建设的道路上,不断形成合力。各社围绕总体的战略方向,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进行有效转化,本着“长期主义扎根、专业主义立本、守正创新铸魂”的发展逻辑,勾勒着中国出版业的“上海坐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国家出版基金专题/出版社
   第03版:国家出版基金专题/集团产经
   第04版:国家出版基金专题/优案推介
   第05版:业者论坛
   第06版:出版专题
   第07版:出版专题
   第08版:中国好书
   第09版:国家出版基金专题/广告
   第10版:分销新视野
   第11版:分销新视野
   第12版:国家出版基金专题/广告
   第13版:国家出版基金专题/优案推介
   第14版:分销新视野/创新营销人
   第15版:分销新视野/营销金案
   第16版:国家出版基金专题/广告
   第17版:中国好书/综合
   第18版:营销现场/东北书博会
   第19版:世界出版
   第20版:中国好书/广告
   第21版:中国好书
   第22版:出版专题
   第23版:出版报道
   第24版:中国好书/综合
   第25版:阅读/国际博物馆日专题
   第26版:资讯
   第27版:业者论坛
   第28版:精品精荐
   第29版:中缝
   第30版:中缝
在传承中长出新根系 在创新中培育新动能
基于“国家出版发行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图书销售榜
从历朝学政档案里挖掘古今中国文教之本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图典》出版座谈会助力申遗后中轴线保护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国家出版基金专题/集团产经03在传承中长出新根系 在创新中培育新动能 2025-05-23 2 2025年05月2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