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库斯在美国纽约州弗农山出生并长大。“小的时候,我的阅读速度非常慢。”马库斯在一次采访中说,“部分原因在于,我喜欢认真感受每个单词和音节的发音,这也激发了我日后对诗歌和图画书的热爱。”1972年,马库斯成为耶鲁大学的历史系学生,学习期间他对童书出版及儿童文学发展史产生浓厚兴趣。在阅读大量相关报道及资料后,他开始思考,孩子们读的书在某种程度上塑造并反映了一定年代内孩子们童年生活的特殊经历。于是,他开始了这一课题的研究。研究越深入,他对儿童文学各方面的兴趣就越浓厚。
20世纪80年代,马库斯成为美国《父母》杂志、《狮子和独角兽》杂志的书评编辑,同时在其他各大媒体发表书评、作者采访以及儿童文学发展史方面的文章。1990年,马库斯与图画书创作者艾米·施瓦兹结婚,并合作出版图画书作品。不过,他与图画书缘分的真正开始,要从经典之作《晚安,月亮》说起。
从耶鲁大学毕业后,马库斯在爱荷华大学专攻诗歌研究,这对他后来分析研究儿童读物产生了深远影响。在马库斯看来,顶级优秀的童书一般都是用凝练而生动的诗歌写成的。因此,当马库斯看到《晚安,月亮》时,立刻就被其简单纯粹的诗意语言与静谧舒缓的风格所打动,同时对《晚安,月亮》的作者、美国童书界传奇作家玛格丽特·怀兹·布朗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决定要为玛格丽特撰写一部文学传记,而且一写就是10年。在撰写《玛格丽特·怀兹·布朗:被月亮唤醒》的10年间,他从未停止过对童书出版与儿童文学发展史的调查与研究。这使他对20世纪美国童书发展的黄金时代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以玛格丽特为引子,他关注了一众在这一时期的美国童书“天才”创作者以及其背后的“天才捕手”——哈珀·柯林斯童书部负责人、传奇童书编辑厄苏拉·诺德斯特姆。在完成玛格丽特的传记之后,马库斯随即投入到对厄苏拉书信集的整理与研究中,从超过10万封信件中遴选出260多封汇编成《亲爱的天才:厄苏拉·诺德斯特姆书信集》。
马库斯对童书领域的研究和探索涉及方方面面。这从他的著作中便可窥见一二,如《鲁道夫·凯迪克:从未停止绘画的人》《让我看个故事吧:图画书插画家访谈集》等。为了研究图画书文字作家与插画家合作时产生的化学反应,他去拜访5个图画书创作团队,并用《协作:五对最受欢迎图画书搭档的合作之道》向公众解锁图画书创作背后的秘密。马库斯还对童书创作世家有着深刻的研究,其著作《传承:五个图画书创作家庭的艺术道路》记录了图画书的形成方式以及艺术家们的培养和成长经历——每个艺术家后代的成功人生,离不开兴趣的养成、创造性视野的开拓以及个人自身的努力。
作为童书领域的权威学者与专家,马库斯对童书及其发展史的著述和评论均基于特定历史时期的现状进行深入而客观的分析,这使得他的读者群能够对童书领域和童书阅读的选择拥有一个清醒、理性的认识。至于到底什么是好的图画书、选择优秀图画书的标准是什么,马库斯没有给出过确切答案。他认为,即使是传世经典,也还是会有孩子不喜欢。他无数次对家长强调:相信孩子的选择,听从孩子的内心。
自2015年起,马库斯又多了一个身份:奇想国童书的出版顾问。他不仅为中国小读者寻访美国童书作品中的“遗珠”,还用心地为这些作品写导读。奇想国出版的图画书作品凡是有导读折页的,都有一封马库斯写给中国家长的一封信,它阐释了亲子共读的特殊意义:“真正重要的是,你在阅读中所努力表现出的对孩子深深的爱。正是这种爱,使亲子共读成为你和孩子之间独特而深具成长意义的经历。把书的作者和绘画者当作你和孩子的帮手吧!”(殷学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