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套诵读类教材,《日有所诵》自始至终根植于教育的土壤。薛瑞萍、朱爱朝、孔晓艳、崔秀俊等不仅是其主编、编委,还是每天在教室里带孩子诵读的教师。很多教师从第一版《日有所诵》开始,一直用到了第四版,而在那些读着《日有所诵》毕业的孩子中,最大的已是大三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日有所诵》在“本色”与“特色”的坚守中不断改变。
如亲近母语研究院创始人徐冬梅所言,亲近母语总课题组在内容的选择上始终坚持把“儿童本位”作为核心思想,选择适合儿童的、有节奏、有意韵、具有文学之美和自然之美的诗性文本,与儿童生活、儿童趣味密切相关,让儿童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激发语言潜能,提升语言素养和母语能力。诵读,作为一种深层次的阅读方式,可从多个方面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独特影响力。
《日有所诵》不仅会帮助孩子积累语言,更会通过引导孩子日不间断的记诵滋养其诗性与性情,推动定力和静气的养成。这与《日有所诵》所承接的中华诗教传统密不可分。中国是一个有着深厚诗教传统的大国。孔子编订五经,把《诗经》排在首位作为孔门弟子的“启蒙”教材。从教育学意义上讲,诗歌音韵和谐,配以礼乐能够启迪心性。为了满足儿童诗教过程对节奏和韵律的需求,《日有所诵》用三字一句、四字一句的形式,编写出了“三百千”这样节奏鲜明、韵律和谐的蒙学读物。为了解决孩子对古代经典诗歌难以理解、难以形成共鸣的问题,《日有所诵》不以“大量背诵古典诗歌”为目标,而是从童谣开始,继而到童诗,再到清浅的古诗、晨读对韵、中外优秀的现代诗文、古典诗文,6年一贯,带着孩子缓坡而上。
未来,《日有所诵》还将通过多种形式走近更多孩子、教师和家长。在第五版《日有所诵》发布会上,“亲近母语”就与国内知名连锁书店大众书局达成战略合作,徐冬梅同时成为“大众书局青少年阅读推广大使”。接下来,双方将在青少年阅读书目的研发和推广、儿童教育课程的持续优化方面展开战略合作,共同为母语文化的传承和生命智慧的培育做出努力。从今年7月开始,大众书局将在上海松江店、南京弘阳店、扬州力宝店相继开设“亲近母语”的图书专架。(刘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