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第9届读友读品节特辑·第一波/精品精荐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关键词 《红楼梦》 哲学 随笔
~~~关键词 文学 校园 青春
~~~关键词 小说 女人 史诗
~~~关键词 四大名著 阅读原著 西游题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初心难忘是情怀
关键词 《红楼梦》 哲学 随笔
《哲学的石头》刘学明著/长江出版社2022年1月版/33.10元

  ○周百义

  《红楼梦》是一部奇书,关于红学的研究也产生了一大批研究成果,但有些“红学家”为了标新立异,往往无端索隐,生搬硬套,使红学研究陷入一个自说自话的怪圈。在这种背景下,刘学明先生从文本出发,集多年阅读和研究《红楼梦》的经验和体会,捧出了读红随笔《哲学的石头》一书。

  学明是我在长江文艺出版社时的同事,现在知音集团挂帅。硕士就读期间,他师从张国光先生研究《红楼梦》。参加工作后虽然主要从事管理工作,但初心难忘,“红楼梦情结”萦绕未去。他在“后记”中写道,这本书是在硕士毕业论文的基础上,结合20年来阅读《红楼梦》的体会,用随笔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全书围绕43个话题展开讨论,由于有论文作为基础,尽管采用散文笔法,时有情思外溢,但思想的火花和学术的逻辑始终贯穿。他围绕作家作品,探讨作家身世、创作过程、写作背景、作品结构,主要情节和人物,思想内涵,艺术特色,甚至就出版前后书商所做的贡献,都给予了客观解读。内容全面系统,评价客观中肯,既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又晓畅明白,是阅读和研究《红楼梦》的优秀入门之书。

  “哲学的石头”顾名思义,作者认为,“哲学思考正是《红楼梦》超越同时期其他言情小说的一个重要方面。”不过,《红楼梦》毕竟是小说,是文学书籍,它的哲学思考只是用“文学的形式诠释、注解传统的佛道理论”,是“关注形而下的现实人生问题”,而不是那种企图进行道德说教的三流出版物。《红楼梦》的哲学思想,体现在小说的总体框架中,故事安排上,诸多的诗词中,以及随处可见的字里行间。

  《红楼梦》中的故事有三条主线:一是以宝黛爱情为中心的线索,二是以金陵十二钗为主体、众儿女为背景的线索,三是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由盛而衰为标志的线索。这三条线索在小说的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  警幻仙姑曲演红楼梦》中,已经做了暗示。虽然它们发展的过程不同,但哲学的归宿却是一致的。无论是倾心仕途经济的贾政之流,还是大观园中的少男少女,最后都难以逃脱命运的安排。“为官的,家业雕零;富贵的,金银散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对于《红楼梦》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内核,学明也做了细致的分析。他指出,中国人的宗教意识是淡漠的,实用主义的。在一个人的身上,往往同时拥有儒、佛、道等多重信仰。这些信仰根据需要,还可以随时调整。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古训,就是在不同的处境中,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灵活转换。何况中国的民间,还有很多原始的宗教,它们和儒、佛、道结合在一起,形成中国人的哲学基因。

  整部《红楼梦》浸透着浓浓的佛道思想。主要是因为曹雪芹本人在经历家族的变故后,深深地感觉到人生的无常。他的笔下,总是有意和无意地流露出“人生如梦”“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人生无常”“因果轮回”“命中注定”等观念。虽然,曹雪芹所宣扬的这些人生哲学相对比较消极,但如果将其当成是提醒人们正视现实,顺其自然的警示,也未必没有其积极意义。

  有趣的是,在《梦里不知身是客》一节,作者还谈到了《红楼梦》里大大小小的20多次梦。这些梦,或长或短,或详或略,作用不同,有时是结构小说的功能,有时为了推动情节,还有时出于点化小说主旨的需要,有时是为了刻画人物……全书就如一场大梦,所以称为《红楼梦》。学明认为,《红楼梦》中的梦与明清传奇小说中写梦的出发点不同,曹雪芹不是要表达自然界中荒诞不经之事,他所写的梦“与故事水乳交融,浑然一体,成为故事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他还分析了曹雪芹写梦的技巧,如“明入明出”“暗入明出”和“暗入暗出”等。这些概括不仅是《红楼梦》研究的新收获,对于读者理解《红楼梦》,欣赏《红楼梦》,也提供了新颖的角度。

  学明曾用“人生难得是知音”为题来写脂砚斋与曹雪芹的亲密关系。他认为天下知曹雪芹者,没有超过脂砚斋的。脂砚斋在评点中“一哭再哭”,甚至“余尝哭芹,泪亦待尽”。他为书而哭,为作者而哭,为天下哭,为自己而哭 。而我看来,脂砚斋懂得曹雪芹,学明理解脂砚斋。在某种程度上,学明也是曹雪芹和脂砚斋二人的知音。

  《哲学的石头》这本近20万字的思想文化随笔,围绕着中国古典小说的典范之作《红楼梦》,从书里到书外,从作家到作品,作者敞开心扉,与读者坦诚交流。我相信,对于喜欢《红楼梦》,准备阅读《红楼梦》的读者而言,这本具有学术含量而又深入浅出、文采洋溢的欣赏指南,会成为相伴终身的阅读宝典。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古籍专题
   第03版:古籍专题
   第04版:第9届读友读品节特辑·第一波/广告
   第05版:第9届读友读品节特辑·第一波/广告
   第06版:第9届读友读品节特辑·第一波/书人书事
   第07版:第9届读友读品节特辑·第一波/书人书事
   第08版:第9届读友读品节特辑·第一波/优案推介
   第09版:第9届读友读品节特辑·第一波/广告
   第10版:第9届读友读品节特辑·第一波/百强团队
   第11版:第9届读友读品节特辑·第一波/世界出版
   第12版:第9届读友读品节特辑·第一波/广告
   第13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14版:第9届读友读品节特辑·第一波/影响力图书
   第15版:第9届读友读品节特辑·第一波/影响力图书
   第16版:第9届读友读品节特辑·第一波/影响力图书
   第17版:第9届读友读品节特辑·第一波/资讯·广告
   第18版:第9届读友读品节特辑·第一波/欧美书单
   第19版:第9届读友读品节特辑·第一波/欧美书单
   第20版:第9届读友读品节特辑·第一波/广告
   第21版:第9届读友读品节特辑·第一波/广告
   第22版:第9届读友读品节特辑·第一波/精品精荐
   第23版:第9届读友读品节特辑·第一波/精品精荐
   第24版:第9届读友读品节特辑·第一波/广告
《赵元任传》闪耀知识分子光辉
初心难忘是情怀
少年诗心
一个女人的《空房间》
替《西游记》抱不平
中国图书商报第9届读友读品节特辑·第一波/精品精荐23初心难忘是情怀 2022-04-15 2 2022年04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