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京平
《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出版业要在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跃升、双丰收。“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已是出版界共识。近些年,出版业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各类出版精品佳作迭出,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更加丰富优质的精神食粮。
高质量出版是双效统一前提。只有通过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才能真正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是综合系统工程,须久久为功。进入新发展阶段,出版业迫切需要提升内容建设水平和服务供给能力,努力打造新时代有竞争力的出版品牌。
首先,确保质量。《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指标和评分标准》(以下简称“评分标准”)为推动出版单位实现社会效益指明了方向与路径。“评分标准”的一级指标主要由出版质量、文化和社会影响力、产品结构和专业特色、内部制度和队伍建设四大板块构成。出版质量是出版工作的安身立命之本,占据“评分标准”的半壁江山50分,其中出版导向具有“一票否决权”,触碰这一红线,那么出版单位的社会效益也就无从谈起了。其次,追求高质量。国家在出版领域的重点规划和基金项目的支持领域,都提纲挈领地明确了出版工作的目标和发力点。就专业科技出版机构而言,专业图书应服务行业产业发展。以建材行业为例,重点难点焦点堵点问题层出不穷。“双碳”背景下,行业如何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如何解决基础性、关键性技术难题?如何平衡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和企业经济效益?……这一系列来自行业内外的多重挑战都应作为出版重点方向。再者,抓住媒体融合机遇。在媒体融合时代背景下,积极探索媒体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协同创新发展,形成强大合力,并用好商业化、社会化的互联网平台,占据传播制高点。最后,注重建立品牌。做好图书选题策划、切实挖掘专业特色、探寻差异化内涵、凝聚优质作者是专业科技出版机构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确保社会价值,进而产生经济效益的关键。
媒体融合是双效统一路径。互联网新经济常态背景下,出版融合已成为传统出版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以互联网平台为发展内核的经济现象开始引起业界广泛关注。
媒体融合将“开源节流”。传统出版业以纸质图书为载体,通常需要平衡成本与定价的关系,但往往受限于成本控制,采取压缩内容、黑白印刷等措施。如今有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增强体验感的同时又可降低生产成本。由于新媒体具备快速捕捉信息的“超能力”,还可为纸质图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从而延长纸质图书的使用寿命。
媒体融合创造附加值。要建立融合传播矩阵,打造融合产品。图书有着严格的“三审三校”出版流程,可以进一步确保内容准确、系统和完整,有效提升内容的质量和价值。媒体融合将“一次开发多次利用”“一次出版多元销售”,让内容价值得以充分发挥。
媒体融合抓住市场机遇。现在的大众大部分注意力都被各类休闲娱乐视频平台占据,图书营销倘若搭上新兴传播媒介的“顺风车”,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对图书市场进行分析与整合,可实现精准输送,减少出版机构经营成本的同时,不断扩大有效读者群体。
打造IP更好实现双效统一。以“内容为王,创新为要”的图书,拥有打造IP经济的内容资源优势,IP经济可以让图书的商业价值呈几何倍数放大。当前,多种社交媒体平台发展迅猛,短视频营销、直播营销、矩阵营销等新兴渠道因其IP优势收获了可观销量。很多主播可以凭借一己之力,创造图书销售奇迹。东方甄选直播间的火爆,因其独特的知识价值带来的IP经济,也拉动了一波图书消费热潮,为图书品类突破当前抖音销售瓶颈增加新的引擎动力。
传统的“泛大众营销”模式已不再适应新形势,很多出版单位都意识到IP经济的重要性,注重打造品牌建设和沉淀私域流量。当前,通常的做法是自建IP私域流量,或借助第三方平台或作者主播直播间,通过公号、抖音、视频号、快手、B站、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以微信推文、短视频、直播和听书等推广方式进行图书营销。
图书IP经济的打造,优质的内容资源是前提。出版机构要根据自身品牌定位和专业鲜明特色,深入清晰地分析和挖掘IP内容是什么,如何实现差异化竞争优势。另外,明确图书的读者对象,抓住读者实际需求和痛点,有针对性地价值传输和互动,提供精准服务。
增强本领实现可持续发展。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编辑是出版业实现双效双跃升、双丰收的主力军。媒体融合时代对编辑的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新要求,编辑要始终以适应时代需求为方向,全面增强自身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同样是当下紧迫的任务。
同行们经常说“跑选题”,如何跑就体现在“脚力”上,这也是贴近实际、满足读者需求,做好调研工作的能力。“眼力”则是职业敏感度和一双“慧眼”,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市场价值。“脑力”要通过脑洞大开,做出准确判断,融合各方资源,提炼精髓,确定选题和落实出版。“笔力”毋庸置疑是基本功,稿件的编加让内容增光添彩,“酒香也怕巷子深”,图书的卖点就好比广告要有集聚吸引力和针对性的文案,编辑要练就“下笔如有神”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