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颁授20位获奖人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6月14日,第十六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颁奖仪式在京举办,共有6位翻译家、6位出版家和8位作家获奖。
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由中国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是中国出版业面向海外的最高奖项,主要表彰向海外介绍当代中国,推广中国出版物及相关文化产品,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外籍及外裔中国籍翻译家、出版家和作家。该奖项于2005年设立,已表彰了62个国家的188位获奖人。
此次获奖的6位翻译家包括:埃及的侯赛因·伊斯梅尔(Hussein Ismail Hussein Hassan)、法国的何碧玉)Isabelle Jeannine Rabut)、匈牙利的尤山度(Dr. Józsa Sándor)、伊朗的艾森·杜思特穆罕默迪(Ehsan Doostmohammadi)、意大利的李莎(Patrizia Liberati)、日本的稻畑耕一郎(Koichiro Inahata);6位出版家包括:越南的瞿氏翠兰(Cù Thi Thúy Lan)、法国的李伟(Alain Marcel Lévy)、约旦的纪哈德·艾布·哈希什(Jehad Ahmad Abdallah Abuhasheesh)、斯里兰卡的丹尼斯·库拉顿加(Dinesh Kulatunga)、英国的贝谨立(Jeremy Guy North)、美国的克里斯蒂·亨利(Christina Marie Henry);8位作家包括:阿尔及利亚的伊斯玛义·迪布什(Smail Debeche)、阿根廷的伍志伟(Gustavo Emilio Ng)、巴西的伊利亚斯·贾博尔(Elias Marco Khalil Jabbour)、俄罗斯的谢尔盖·科米萨洛夫(Sergei Komissarov)、塔吉克斯坦的拉希德·阿利莫夫(Rashid Alimov)、英国的罗思义(John Marshall Ross)和吴芳思(Elisabeth Frances Wood)、美国的比尔·波特(William Arnold Porter)。(陆 云)
外文局成立新研发中心
签署主题图书国际合作备忘录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6月15日,中国外文局在中国主题图书国际出版协作机制下,成立国际出版合作交流研发中心(以下简称“研发中心”)。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刘大为与中外出版界代表共同为研发中心成立揭幕。
陆彩荣在致辞中表示,该中心的成立,是为了更好提升和发挥中国主题图书国际出版协作机制的功能作用,通过国际出版合作,讲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故事、讲好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故事,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据悉,研发中心未来将联合开展国际出版热点问题研究,编辑出版有关行业报告、合作指南,深化国际出版信息共享;加强国际出版海外引智、人脉搭建,探索建设国际合作研究交流平台;组织举办中国主题图书海外选题策划、本土出版营销项目评选,促进中外出版合作落地见效。此外,还将开展中国主题图书海外需求、海外渠道、海外影响力以及数字出版、翻译转换等专项课题研究。
又讯 同日,外文局发起建设“中国主题图书国际合作出版协作机制”。“协作机制”签约仪式上,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刘大为,外文出版社社长、总编辑胡开敏,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阚宁辉,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总经理、总编辑程为民,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副董事长、总编辑、总经理杨壮,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编辑王华光,重庆出版集团董事长、总编辑陈兴芜,以及来自美国、俄罗斯、法国、波兰、阿尔巴尼亚、埃及、黎巴嫩、马来西亚、韩国、阿根廷等出版机构代表共70人出席会议。
通过“协作机制”建设,将进一步加强中方成员单位与各国出版机构开展的中国主题图书国际出版协作,共享名录书目、行业论坛、研讨交流会等资源,发挥中国主题图书海外编辑部功能,提升中国主题图书选题策划、翻译转换、本土出版、国际营销水平。“协作机制”秘书处将设在外文出版社,作为常设执行机构开展工作。(竞 帆 艺 昕)
《长征之歌》图书首发
实现韩文版图书版权输出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6月15日,《长征之歌》新书发布式暨韩文版图书版权签约仪式由中国外文局、新世界出版社、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长征之歌》摄制组联合举办。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中宣部出版局局长冯士新、副局长杨芳,中宣部宣教局副局长田哲,纪录片《长征之歌》总导演兼制片人、同名图书主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特别节目部主任闫东,新世界出版社副社长王宁,韩国耕智出版社社长金胜一等出席活动。陆彩荣表示,闫东制作团队历时8年精心创作完成《长征》和《长征之歌》,是迄今为止我国纪录片领域对“长征”这段历史研究最多、表达最权威的专业制作团队。新世界出版社与闫东导演在近20年里合作出版了《百年小平》《1937南京记忆》等诸多重大选题。这些作品以多语种形式在海外传播,产生了较强的国际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竞 帆)
山东教育出版社联合韩国大舶
成立齐鲁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6月16日,山东教育出版社与韩国大舶出版传媒联合筹建的“齐鲁文化传播中心”签约仪式在京举行。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马国仓,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数字出版研究所所长王飙,山东省委宣传部出版管理处三级调研员蒯海军,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工作部主任丁莉,韩国大舶出版传媒总经理唐坤,山东教育出版社社长杨大卫,山东美术出版社社长李晋,山东友谊出版社社长何慧颖等出席活动。活动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祝丽主持。
齐鲁文化传播中心的成立是山东教育出版社结合出版产业数字融合创新发展时代特点,积极构建“走出去”工作新形态、新场景、新模式的创新探索。齐鲁文化传播中心重点围绕国内社科、文艺类电子书建设版权资源库,通过韩国教保文库网站将电子书版权向全球进行销售,构建起数字时代新型出版的传播体系。该中心的成立,为山东出版乃至中国出版“走出去”开辟了新的途径。
第29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山东教育出版社与国际展商积极开展版权洽谈,与黎巴嫩数字未来公司签署《光芒》《上上下下小老鼠》《救太阳》《爱的川流不息》《熊公公》《跳跳鼠和灵灵鼠》6种图书的阿拉伯语版权输出协议,在阿拉伯语国家出版、发行。
近年来,山东教育出版社利用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中日韩出版协作共同体和“一带一路版贸会”平台及北京图博会等国际书展,不断开拓“走出去”渠道。2015年以来,该社已成功输出版权160余项,2021年、2022年、2023年连续3年荣列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100强。(海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