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运才(山东文艺出版社社长)
2018年,山东文艺出版社按照山东出版集团和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要求,优化产品线,有所为有所不为,结合自身专长和发展优势,明晰出版定位,确定了四条产品线。一是原创文艺精品(包括小说、报告文学、散杂文等)。二是中国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经典名著。三是文艺理论学术图书。四是中小学教育用书。经过5年的发展,我社围绕几条产品线重点规划和尝试,各条产品线形成了不同的特色和规模,推出了一系列双效图书。
原创文艺精品 原创文艺精品是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的作品,也肩负“四个讴歌”、反映和塑造伟大时代的现实题材创作任务。山东文艺出版社在原创文学精品上重点谋划、加强精品书机制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抢抓优质作者资源,力求打造站位高、经得住市场考验的文学精品。通过几年的努力,我社在“原创文艺精品”这一产品线上出版的图书不仅获得了良好社会效益,如《中国北斗》获中宣部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入选2021年度“中国好书”、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身份共同体 70后作家大系”、《百年中国新诗编年》分获第七届、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优秀图书奖,《沂蒙壮歌》入选第六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优秀读物、第九届徐迟报告文学奖等;还推出了一批为我社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市场书,如作者涵盖王蒙、铁凝、张炜、毕淑敏、梁晓声等的“大家·经典”散文书系,影视同期书《火红年华》,陈年喜散文集《一地霜白》等。
中国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 文学经典读物是文艺出版社常备的板块,但时常存在市场上版本众多的问题。我社在该产品线上的策略是“少而精”。重点打造的外国名家诗歌名译丛书“雅歌译丛”,以其忠实的译文和精美的装帧,在学界和读者中收获了良好口碑。《佩索阿诗选》获中国版协“年度优秀引进图书”。在诗歌读者中获得极高的认可,并已逐渐形成口碑效应,拥有一批较为稳定的消费群体。面向学生群体开发的“全本四大名著无障碍阅读典藏版”,在选本、注释、装帧、定价策略以及有声朗读方面精心设计,累计发行17万套,销售码洋突破2000万元。该产品线除了自身发展外,许多品种还进行了数字转化,录制了音频,成为我社“中外文学经典名著”有声书ID的重要内容支撑。
文艺理论学术图书 该产品线代表着文艺社学术图书出版能力,选题论证注重减量提质,重点考虑出版价值。出版了包括美学大家李泽厚先生生前最后一部著作《从美感两重性到情本体》在内的“中国现代美学大家文库”和“中国现代文艺学大家文库”等文艺理论图书,并策划《京剧大典》《吴小如戏曲文集全编》《中国京剧编年通史》《中国电影美术口述文献整理与研究(1978—2023)》等“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多部重点项目连续出版,也让我社逐渐形成了京剧理论的出版特色。
中小学教育图书 原为“中小学教师用书”,是由我社教师用书特色品牌“教育发现”发展而来。“教育发现”已发展10年有余,积累并培养了一批专业教育写作作者。近2年,我社经充分调研,把握市场时机,将该产品线调整为“中小学教育图书”,增加开发学生读物品种。针对学生开发了“大语文·名家阅读文库”等系列图书,“大语文”已累计销售码洋超过1400万。
2023年,为推动出版高质量发展,集中精力发展精品,山东文艺出版社决定进一步压缩产品线,主攻原创文艺精品,重点打造原创小说和报告文学,兼顾文学批评。
推荐图书
《黄海传》
《黄海传》是由“五个一工程”奖获奖作家赵德发创作的最新纪实文学。该书以“钩沉黄海历史,讲述黄海故事”为初心,重溯与黄海相关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图景,全景式展现新时代黄海西岸人民经略海洋、向海图强的辉煌成果,列入山东省“十四五”重点文艺创作项目,堪称中国海洋文学的重要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