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行部负责人)
在现代出版业中,我们一般把出版分为三大业态,面向个人读者的大众出版、以教材为主的教育出版以及以学术著作为主的专业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以下简称“社科文献社”)致力专业学术出版,这也决定了以图书馆为代表的机构用户是社科文献社非常重要的客户类型。
2008年前后,社科文献社设立了专职人员负责馆配业务,随后又成立了馆配业务部负责与图书馆的联络。2010年前后,馆配收入达到出版社整体收入的六成。社科文献社在2013年推出了“甲骨文”品牌书系,一经上市受到读者大众的喜爱,在零售市场表现不俗。得益于全民阅读的政策导向和人文历史类图书的阅读潮流,在2013~2019年之间社科文献社打造了一系列可读性较强的品牌书系,零售销量不断增长,甚至出现了赶超馆配市场的局面。此后,受到全国实体店以及平台电商收入下滑的影响,零售市场又逐渐回落。比起零售市场,馆配市场的伸缩性更强,在零售相对低迷的情况下,就更需要馆配市场来稳住出版社的“基本盘”。因此,从2020年开始社科文献社又调整馆配市场策略,以确保大盘稳定。
在数字化进程方面,社科文献社有专门的人员和部门负责数据库和电子书平台建设,我们的皮书数据库、列国志数据库、先晓书院等数字产品和平台在业内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当下,由于图书馆空间的局限和经费的限制,图书馆和馆配商纷纷开始探索电子书的馆配,但这距离 “纸电同步”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是商业模式还并未成熟,对于馆配商开发电子书的知识产权技术能力目前各家出版社都在观望期。二是图书作者对电子书的认知和诉求也不尽相同,整合优质的内容资源也需要个过程。
公共图书馆也是目前馆配市场的一个重要增长点。面向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应该突破传统模式,做好线下阅读推广活动,建设好线上自媒体传播平台,承担阅读推广的社会责任。因此,图书馆的自媒体成为我们馆配工作的重要对象,我们倡导具备优质内容资源的出版机构和图书馆对接起来,以优质内容的推广赋能馆配销售。
社科文献社今年的馆配重点主要在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大型古籍与历史文献、核心品牌书以及关于党政类的主题学习书籍。在工作机制上,社科文献社采取“全员跑馆”策略,业务员全部参与面向图书馆的营销,同时还需要和馆配商开展不同类型的合作。出版社会围绕图书馆专业特长以及馆藏特色定制相关的专题目录,同时,充分发挥出版社作者、编辑也是学者的优势,通过他们把重点专题书单推荐给学校,建立一个立体化的工作体系。在考核机制上,社科文献社除了考核销售指标,还将馆藏数据、馆藏质量纳入考核体系,通过考核指标反向指导馆配工作。并且,社科文献社还建立了一套内部培训计划,根据图书馆不断变化的需求调整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工作流程,更好地满足图书馆的诉求。
未来,我们仍需要不断加强馆社店三方的合作,加强信息互动,深入了解图书馆的诉求,调整工作方向,与图书馆共同努力实现从图书销售到阅读使用的完整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