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23秋季馆配专刊/馆配商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
~~~
~~~——记南京大学图书馆主题书展“青春正当时——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读书脚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馆配市场正在呈现不可逆的碎片化趋势
陈继绍

  ■受访人:陈继绍(北京人天书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采访人:张馨宇(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9、10月份是全国秋季馆藏会的密集举办期,是各大馆藏供应商、出版商、重点省份馆藏图书展示交流活动频繁的时段,也是优秀出版物被图书馆界认知和采购的黄金时期。第十一届全国出版物馆配馆建交易会于10月20日至22日在贵阳举办,北京人天书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承办方之一。人天书店扎根馆配行业20余年,见证了行业巨变,也在不断迎接市场挑战。本报专访北京人天书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继绍,请他谈谈化解挑战之法。

  □您如何看待短直渠道、馆配渠道对出版社的意义?

  ■近年很多出版社都面临着较大的自媒体冲击。自媒体改变了原来传统线上营销的格局。传统线上渠道不管是京东、天猫或者是当当,是以品种展示为主,但进化到自媒体时代,完全是另外一种玩法——某一个达人推某一种书,便造成了所谓的爆品现象。比如卖了1000多万册的《厚黑学》,甚至现在各大平台都在推的《黄帝内经》,也至少能卖几百万册。在这种模式下,卖得火热的一般都是公版书,或是一些国学书。这些书成为爆品,其实受冲击最大的是出版社。这类书一般出版社做不了,淘汰快。而且一般达人带货要一个月或一个半月准备10万册,出版社应付不了,所以往往这种书都是非常小的文化公司、想赚快钱的公司才能做的。

  短直平台在图书曝光方面同样特殊,它既不同于传统电商渠道,也不同于馆配渠道。传统电商渠道用户还有些自主选择的权利,有些小众书可以发挥长尾效应。但在自媒体时代,在短直平台的影响下,用户的自主选择权被大大剥夺,网红说某一本书好,读者就只能买到这本书,是KOL(关键意见领袖)决定了受众能看到什么。

  反过来看,图书馆就没有这种现象,图书馆仍然按照自身建设需要的科目类型来选书,尽可能选出很多品种。从此方面来说,出版社的国内市场应该说是有国家托底的,因为图书馆的采购经费大多来自财政拨款。而且,图书馆对书的品种要求多,对专业书和学术书需求较大,馆配渠道保证出版社的书被最大限度地采购。所以说,馆配市场是出版社的基本盘。

  □目前馆配市场的体系呈现出一个怎样的格局?

  ■近几年我提出来一种说法,即“馆配市场呈碎片化”发展。从2000年开始,当时图书馆配市场是以新华书店为主导,后来出现了人天书店、武汉三新、四川世云、安徽儒林等几家大型馆配商,在很长时间或者说在四五年前,馆配市场相对稳定。

  从疫情突发以后,市场开始迅速地碎片化。大量的私营代理小公司占据了市场主流,传统的大型图书馆配商都在急剧缩小。一二十年前,馆配市场是有一定的门槛的,但随着市场发展,现在所有的门槛都被打破,变成了一个纯粹的批发行业、渠道型企业。门槛降低就造成每个人都能做,馆配市场这几年在极度碎片化,而且碎片化这一趋势目前看来是不可逆的。

  □在图书馆智能化发展的背景下,馆配市场,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的采购量是否会发生变化呢?

  ■目前这种趋势很难判断。我们可以把纸质或者电子形式理解成一种知识资源的载体,核心问题还是这种资源本身的价值在哪里?说到这里你就会发现,其实中文纸质书在图书馆的借阅率并不高,很多图书馆甚至有高达70%的纸质书借阅率为“0”。现在很多图书馆有很大的采购量,是因为有国家评估标准,在文明城市的评选上也有一定的指标要求。假如放开限制,让图书馆自己决定买的时候,他会发现真正需要的有价值的内容其实没那么多。

  但是电子书资源又存在另一个困境,因为容易被盗版等问题,中文电子书的产业生态目前已经被完全破坏,导致了市场的不信任。

  人天集团旗下有一个畅想之星馆配电子书平台,该平台是畅想之星和出版社深度合作,面向图书馆馆配电子图书市场建立的一个集版权管理、新书发布、电子书采购、销售与知识发现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畅想之星平台已经运营多年,我们就是想建立起出版社与图书馆相互信任的可能,但效果似乎并不明显。其实图书馆现在有电子书需求,只是没那么大,一年也就几个亿,实际上可以更大,为什么大不了?就因为出版社害怕,他们不敢把电子书资源放出来,怕被盗版。过去很多年,因为某些电子书馆配平台恶性的低价竞争,超过2元的电子书售价在图书馆看来都是卖贵了。可以说,国内电子书市场的生态已经破坏了,短期内看不到馆采电子书大爆发的迹象。怎么解决?过去四五年我们一直在想解决方案,但也很难。原因是出版社与图书馆或用户之间的信息鸿沟太深了。

  我也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纸质书是to C市场的盗版多,像街边的小摊卖的那种,to B市场一般不太可能买到盗版。但电子书就完全不一样了,在手机上能查到的电子书、电子图片、电子小说都是有版权的,像喜马拉雅、掌阅这种平台,没有版权的很难买到。但在to B市场,有些机构用户完全不在乎版权,一个图书馆能采购上百万册,没有任何版权的电子书,这个现象很诡异。

  □人天集团是如何扮演好图书馆和出版社之间的桥梁角色的?

  ■面对碎片化的市场格局,必须要有大公司来承担责任。以超市和零售店为例,华联、物美、沃尔玛这种大店出现假货的概率很小。

  图书馆有两个行业名词,即馆藏结构和馆藏质量,是衡量建设图书馆的重要指标。市场碎片化以后,图书馆的馆藏质量越来越差,因为这些零售店、小公司会为攫取利润而不择手段,不会平衡好质量与利润之间的关系,只谋求利润最大化。

  作为专业馆配商,像人天集团这样的大公司,我们比小公司更了解客户的需求,尽可能把更多的书送到图书馆,为图书馆建设作贡献,这是我们追求的最大平衡,也是我们公司存在的意义。

  假如市场上的大公司都变得像小公司一样,我估计可能出版社很多真正的好书就卖不掉了,进入不到图书馆。更何况现在已经有这种趋势了,以前都是馆配商提供目录给图书馆选,现在图书馆会直接向相关专业出版社要目录,倒逼书商来选。但人天在这方面还尽量能做到平衡。不过假如整个市场都是“杂货铺”的话,真正的好东西就很难卖出去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专题
   第04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专题
   第05版:天府书展现场
   第06版:天府书展现场
   第07版:天府书展现场
   第08版:天府书展现场
   第09版:2023秋季馆配专刊/广告
   第10版:2023秋季馆配专刊/出版社
   第11版:2023秋季馆配专刊/馆配商
   第12版:2023秋季馆配专刊/广告
   第13版:2023秋季馆配专刊/广告
   第14版:2023秋季馆配专刊/图书馆
   第15版:融合出版
   第16版:2023秋季馆配专刊/广告
   第17版:商报·奥示数据
   第18版:商报·奥示数据
   第19版:商报·奥示数据
   第20版:2023秋季馆配专刊/广告
   第21版:优案推介
   第22版:出版报道/专题
   第23版:出版报道/专题
   第24版:优案推介
   第25版:世界出版/法兰克福书展
   第26版:业者论坛
   第27版:精品精荐
   第28版:资讯
   第29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30版:中国阅读周报·2023第三季度影响力图书推展
   第31版:中国阅读周报·2023第三季度影响力图书推展
   第32版:中国阅读周报·2023第三季度影响力图书推展
   第33版:中缝
   第34版:中缝
馆配市场正在呈现不可逆的碎片化趋势
“凤凰”于飞十五载,春华结秋实
积极拥抱市场变化 满足图书馆专业诉求
青春无限好 读书正当时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3秋季馆配专刊/馆配商11馆配市场正在呈现不可逆的碎片化趋势 2023-10-20 2 2023年10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