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10月13日晚,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委网信办、北京市文联、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出版集团承办的第八届北京十月文学月闭幕仪式暨“十月文学之夜”交响音乐会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举办,为第八届北京十月文学月画下了完美的句号。中宣部副部长张建春,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北京市副市长司马红出席活动。
北京市高度重视文学出版。近年来北京十月文学月在凝聚作家、孵化精品、促进交流、推广阅读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十月”品牌效应日益凸显,成为孕育培养优秀作家和作品的摇篮,成为文学创作者和爱好者心中的殿堂。作为2023北京文化论坛的配套活动,第八届北京十月文学月开幕以来,近百场文化活动线上线下立体呈现,王蒙、李敬泽、莫言、阿来、邱华栋、孟繁华、白烨、刘亮程、黎紫书、乔叶、徐则臣等近百位享誉文坛的作家、评论家、学者与文学爱好者们一起,共赴首都文化盛事。
主题活动高朋满座,光芒绽放。“第八届北京文学论坛”“首届北京评论家论坛”“新文化与新时代青年写作主题论坛”等聚焦文学创作、文学出版、文学评论碰撞思想火花,不断提升“十月”品牌的影响力、传播力,为新时代文学繁荣发展凝聚力量、培育新人;《阿娜河畔》《曹禺文集》《猴子老曹》《我爱北京》等一批重磅力作在文学月期间亮相,众多名家学者为北京大型评论期刊创办献计献策,彰显北京文学文艺繁荣景象。
国际活动凝聚共识,互利共赢。“译作者的任务:海外翻译家与中国作家对谈”“全球首发:国际文学对谈”等多场高规格国际活动聚拢海外作家、翻译家、学者跨山越海相聚“十月”,探讨世界文学的更多可能;“文学之桥连五洲”活动中,众多华侨华人青少年心系桑梓、心系祖国,用文章与画作书写中国故事、北京故事;全球第14处“十月作家居住地”落户吉隆坡,以文学为载体携手推进中马作家创作互访、版权贸易和文化交流传播,为赋能北京文学、中国文学海外传播,推进中外文化交流、文明互鉴贡献出版力量。
大众活动形式多样,精彩纷呈。“名家读经典”“十月作家走西城”“经典阅读进社区”“小十月戏剧节”等一系列文学主题活动联动全城“16+1”区;北京图书大厦、王府井书店、中关村图书大厦、亚运村图书大厦、中国书店、幽默书店等全市各大书城、特色书店以及各区文联、作协共襄盛举,众多名家大家与读者紧密互动,让文学走近读者、深入人心,让十月文学月真正成为北京文学的盛典、全国文学家的雅集、广大文学爱好者的节日。
文学月期间,主流媒体高规格报道活动盛况,全网共发布相关稿件万余篇,“北京十月文学月”上榜微博热搜,话题阅读量突破2亿,系列活动4次登上抖音同城热榜,见证了“书香京城”的全民阅读热潮。
文学不老,岁月留声。第八届北京十月文学月正值《十月》杂志创刊45周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建社40周年。多年来,《十月》杂志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推出的众多文学佳作被改编成影视作品,通过荧屏与银幕走进千家万户,其中很多影视歌曲历经岁月淘洗,也逐渐成为久演不衰的经典。此次“十月文学之夜”交响音乐会分为“筑梦”“逐梦”“圆梦”三大篇章,《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平凡的世界》《雪城》《渴望》《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空镜子》《大河》等众多名家名篇改编成影视或舞台作品的经典音乐,经过重新编配,以交响音画的形式,由北京交响乐团、中国歌剧舞剧院歌剧团联袂呈现。文学与音乐连珠合璧,耳熟能详的旋律经过交响性音乐语言的重新演绎,唤起文艺佳作与时代生活的相互映照、生动联结。据音乐会音乐总监、青年作曲家郑阳介绍,此次音乐会上呈现的作品,在思想性、艺术性、文学性、音乐性与大众性等方面均堪称经典。以创新思维、多元理念、先进技术对这些经典作品进行全新的交响化改编、编配与发展扩充,融入丰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再辅以与文学文本密切呼应的多媒体画面,从而赋予经典佳作新的时代内涵。
“十月”,于特定历史节点登场,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而发展壮大,走过40余年光辉岁月、培育出无数文学大家的“十月”将坚守初心使命,激扬奋进力量,努力打造更多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文化精神的精品力作,不断续写“十月”的光荣与梦想,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和文化强国建设奋力书写新的时代华章!(穆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