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焦 翊
“到书店看展去!”在以前实体书店以图书销售为主,“兼职”售卖文教产品的背景下,这一想法可谓天方夜谭,但在实体书店迅速向文化中心转型的当下,依托书店空间推出更多展览,已成为越来越多实体书店的选择,也催生出了更多的“书店策展人”。刚刚过去的这个“五一”假期,杭州不熟艺术书店开启了“大山里的春天会发光”公益展览,鹅舍书店艺术馆推出了“向无趣的生活叫板,给世界点颜色看看——气球玩家悟空个人展览”等。实体书店策划过哪些展览?围绕策展,实体书店又有哪些做法?据此,商报推出“书店策展”专题,对数家常态化策展的书店相关负责人进行了采访。
策展“原”动力 注重规划 与书结合灵活办展
要想展览效果好,提前规划不可少。规划既包括长期战略,也包括与当下的热点相结合。书店的图书属性,也让不少以“书”为主角的展览走进书店,成为书店展览中的“即兴创作”。
注重长期规划,着力实现艺术文化破圈。2023年至今,江苏南京凤凰国际书城凤凰美术馆举办了近20场展览,并将举办围绕女性设计力的艺术家巡展,以及围绕艺术IP的沉浸式绘本展和围绕中法建交60周年开展的法国漫画艺术家绘画展。凤凰国际书城文化运营总监、凤凰美术馆馆长张驰表示:“准备一场展览需要丰富的艺术资源的积累与选择,一般以年为单位制定展览计划,留出充足的时间让艺术家创作、呈现。从确定选题到与艺术家深入沟通、让公众理解并引领其审美,再到撰写新闻稿宣传推广、策展人导览解说及衍生品开发等,都是展览筹备中不可或缺且需深入考虑的因素。”
2023年至今,朵云书院共策划了26场展览,近期举办了“士与艺——当代作家学者书画展”“Mini探险家·亲子互动展”等。谈及策展规划,该店内容策划李京介绍,每年年终会对新一年的展览进行总体规划。“考虑到世纪朵云10家门店的定位和读者群体不同,策展主题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每家书店的独特调性和目标受众。同时,我们也密切关注市场趋势和热点议题,如‘IP’具有较高的讨论度和吸引力,今年我们便以‘IP’为年度主题,大部分展览都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
2023年至今,几何书店在全国门店举办了近30场展览,近期举办了“iART儿童艺术展”和“蓝通通创意非遗互动展”,同时也在筹备下半年的FIRST青年电影展等。几何文化市场部经理王晓烟表示,几何书店以“文化生活平台”为定位,整合全国的文化资源,集结各方品牌等共同策展。“我们从市场和观众角度出发筹备办展,前期进行内容筛选和挖掘,如选择非遗、儿童或者青年艺术,定调内核与主题;中期整合资源,加入国内品牌或国际资源,拓宽展览宽度;后期拓展市场,延展融合文旅、商业等,加强运营深度。”
与书结合,快闪、限定灵活办展。中信书店在不同门店策划了多场文化主题快闪展览,并不定期甄选一些主题,举办限定特展。中信书店策划出品中心策划经理陈江虹介绍,在重庆江北机场的中信书店全新品牌概念店举办的“邂逅重庆——多维城市·未来镜像”主题文化展中,通过图片、文献、实物、装置、数字艺术等丰富的展示形式,展现重庆的方方面面。“在策展中我们通常会选择具有文化推广属性的优质内容,或是中信出版的图书相关IP,从多个方面综合考量筛选适合的展览选题,之后策划团队根据选题组织内容,并结合空间与平面视觉进行展览深化设计,对接物料制作、现场布展等工作。在每一次展览中,我们也会专门策划一系列亮点内容,例如链接在地文化的打卡装置,或与特邀艺术家联合呈现创意作品等。”
近年来,北京春明簃阅读空间举办了多场以1本书为主题的展览,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像“打开图书做营销”的方式,也在许多书店有着类似的尝试。2023年至今,PAGEONE共举办了66场人文、艺术类的展览。近期PAGEONE·北京坊店举办了与人民文学出版社合作策划的《红楼梦》出版史料展,以及与爱心树合作的儿童科普绘本展。PAGEONE市场部经理刘迪表示,该店大部分的展览均围绕近期店内的重点图书、文创产品落地,与图书的内容和产品的独家卖点紧密相关,结合店内客群偏好,甚至会考虑是否能与当下热门话题相结合,并与产品方共同讨论确定最终的落展主题。“在展览前,会对展览思路及展销品进行评估,如是否与品牌风格适配、主题和内容是否有一定热度、能否有效带动产品销售等。之后才会与产品方商讨展览主题、内容、形式、预算等。”
需要指出的是,单一的展览为书店带来的投入产出比并不可观,如何破题?不少书店通盘考虑,除策展外,还通过举办相关分享会等活动,增强展览为书店带来的整体附加值。
2023年至今,哈尔滨众创书局举办了卡尔维诺百年诞辰(含刘征《看不见的城市》插画展)、“2024,字在观,观字在”创意书法展览等多场展览。该店店长张白白表示,该店在策展时会考虑两个方面,一是结合当前热点,如节日、作家诞辰、出版社重点推荐图书等,并邀请出版社参与,链接更多资源,协同开展宣传等。二是自主策划。“我们会同时选出2~3个主题,经内部讨论后再进行选书、选品、制作物料。展览开幕后,也会吸引一些同频读者等加入,持续丰富展览内容。如在译者主题展览中,我们最初只邀请了何雨珈和陈以侃两位嘉宾手写寄语,后渐渐增加了陈英、陶立夏、btr等10几位嘉宾,成为店内最具特色的展览项目,并保存至今。”在张白白看来,“众创书局的展览仍处在相对初级的阶段”,希望通过策展带动相应图书的销售。“如读库策划的《孤星之旅》一书,展览期间销售近百本。此外我们还会为每个主题展搭配读书会,邀请哈尔滨本地教师、领读人共读,也产生了一笔收入。”
关注社会效益,引发共鸣,提升看展情绪价值。“全民阅读”是实体书店肩负的重要责任之一,如何通过策展推动全民阅读?张驰强调:“通过持续高品质的展览提升书店调性、推广全民阅读,是一条提升书店展览维度的可探索之路。”
在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之外,不少书店将策展融入自身战略定位中,服务于书店的整体发展。如几何书店致力于打造文化平台,王晓烟认为,书店作为非专业性展览空间,很难产生更多经济效益,但能很大程度地制造市场话题和创造内容突破。“我们搭建了一个人人平等的表演舞台,任何人都有机会在几何书店办一场展览,其中可能没有任何实质收入,但从市场角度来说,行业会看到几何的大胆突破,观众也会更加认可和支持几何。”(下转第14版)(上接第13版)“用心做的优质内容一定会给我们一个好的回馈,不仅限于销售转化,还有品牌的美誉度、顾客体验等。”刘迪强调,展览中所呈现的内容知识要扎实,最好让观展者可以感受到策展人独立的思考和独特的表达,甚至可以引发观展人的共鸣与交流,而不仅仅是在视觉包装上下功夫。“此外,通过在展览中设计一些精巧的互动装置、打卡点位,增加观展者的参与感,能进一步引导他们在社交平台上的推荐和传播,帮助品牌传播外,也会为门店带来更多的客流。”刘迪补充道。
策展“向”未来
外拓破圈 持续满足文化需求
策展对书店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其在构建城市文化中心时,可以引入且有成功案例的优质文化资源。“书店+展览”未来如何谋划?无论是向外拓展寻求破圈,还是向内挖掘进一步满足读者需求,都是书店布局策展的有益尝试。
向外拓展,实现跨界打造消费新场景。张驰认为,书店策展要逐步迈向专业化、市场化,更多地“走出去”。不仅仅局限在店内办展,更应积极探索书店展览模式的多元可能性,将其与商业进行有机嫁接,使商业空间、画廊及客户都愿意为书店展览买单,共同推动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发展。“书店展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现在市面美术馆、画廊经营的艺术展览和艺术家更具备大众属性”,张驰强调道。
“书店在经营中不断转型升级、扩大服务外延,尝试构建新文化消费体验场景,拓展目标消费群体,吸引更广泛的读者客群。”陈江虹认为,新生代消费者的崛起,催生了文创、动漫、社交等领域的消费需求。“即将在上海抖音总部开业的中信书店主题店,就将关注新生代受众群体,侧重于场景化消费、体验式服务等运营模式,实现在展览活动策划等方面的跨界尝试。”
除了与常规的作家、图书插画师和设计师,以及各类艺术家的合作,朵云书院未来在策展中还将寻求与其他领域的合作机会。李京表示,朵云书院将继续探索各种优秀的跨界合作内容,以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我们不仅会持续与文化机构、艺术团体等传统合作伙伴保持联系,还会积极寻求与新领域的合作伙伴,开拓书店的文化边界,为读者带来更多元化的体验。”
向内挖掘,持续满足文化需求。“今年,我们希望在原有的文学、社科、艺术类展览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艺术类内容的展览比例,尝试二次元类的展览内容。”刘迪表示,PAGEONE一直以优质的艺术、设计类图书为特色,店内有大量的内容可以支持艺术类展览的举办。“希望涉猎一些二次元类的展览,可以更贴近年轻群体,为我们这个已经41岁的品牌注入更多青春的活力。”
未来,几何书店将从青年艺术和儿童艺术两个维度策展,并以“未来”为关键词展开相关活动。王晓烟说:“几何书店一直有扶持和孵化青年艺术家的平台机制,而今Z世代出道,涌现了更多有想法、有能力的年轻人们,也有更加勇敢自信和睿智大方的小朋友们,他们的创造和声音就是未来,我们要做的展览是舞台,与大家一起走向未来,不断探索。”
张白白表示,未来在策展中,希望能够将北上广等地更多资源引入哈尔滨。“东北的文化基础仍相对比较薄弱,但哈尔滨是有底蕴的城市,哈尔滨人也有精神文化的诉求。我们是全国第一个解放的大城市,是亚洲的音乐之都,这些都是很好的基础”,张白白补充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