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出版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要注意AI使用的“度”,避免掉“坑”

  ■周 怡(上海教育出版社数字出版部主任)

  AI使用及体验: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主要使用AI进行如下工作:常规材料大纲的撰写、英语语法错误的甄别、报告部分模块的初稿撰写。最近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为了进一步提升一本全英文稿件,我使用AI工具Grammarly。它是一个广泛使用的写作辅助工具,利用AI来检测英语语法错误、拼写错误和风格问题,帮助出版人提高文本质量。

  目前我主要使用的几个AI场景,整体体验可以打7分左右。使用效果可以满足基本需要,但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AI本质上和大数据密不可分,而编辑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原创,无论是策划选题还是设计项目,AI能发挥的作用还有限。

  在出版领域,我感觉大家主要在常规事务性文件、报告类文件大纲的草拟,配音、数字产品等方面应用AI较多。在AI使用探索中,主要担心版权问题和同质化问题。

  对AI应用的期望:AI在出版业的编辑、营销、发行环节可以发挥的作用包括创新内容生产、提升翻译与编辑校对效率、创新营销方式、创新产品形态与服务以及优化流程管理等。AI技术能够在出版业中进行文本分析与编辑、市场趋势预测、个性化推荐等任务。例如,内容生产环节,AI可以帮助编辑团队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分析和选择基于大数据的有潜力(有流量)的选题,甚至参与创作内容,提高内容的创新性和多样性。编辑校对环节,AI可以提高校对的速度和准确性,还可以释放人力资源用于更高层次的创作和策划工作。营销推广环节,AI能够基于大数据分析消费者的阅读喜好,实现精准营销,同时通过社交媒体和在线平台进行有针对性的推广活动。产品服务环节,AI技术可以推动出版物向多维立体方向发展,比如增加音频书、VR体验等新型出版形态,丰富用户的阅读体验。流程管理方面,AI有助于实现出版流程的自动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错误率,特别是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流通效率的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出版人在实操中也有需要警惕的“坑”,包括合同陷阱、内容侵权风险、质量管理不足等。在实践中,要注意合同条款的详细审查,避免版权纠纷和不合理的约束。同时,严格执行内容审查制度,防止出版物涉嫌抄袭或侵权,以免承担法律责任。此外,还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出版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以维护品牌声誉。

  出版行业的AI应用现状及前景令人期待,但同时也要注意到,技术的发展并非没有挑战。我们应从长期角度出发,考虑如何整合新技术,实现产业内外的联盟合作,共同面对技术变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使用心得与感悟:要注意使用AI工具的度,合理使用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和部分效果,过度使用会影响工作质量,降低编辑的核心竞争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2024BIBF现场/集团
   第03版:专访
   第04版:优案推介
   第05版:优案推介
   第06版:优案推介
   第09版:综合
   第10版:2024BIBF现场
   第11版:2024BIBF现场/论坛
   第12版:2024BIBF现场
   第13版:2024BIBF现场
   第14版:2024BIBF现场
   第15版:2024BIBF现场/中外交流
   第16版:2024BIBF现场
   第17版:分销新视野/书业非书品经营研讨会
   第18版:分销新视野/书业非书品经营研讨会
   第19版:出版报道/案例解读
   第20版:出版报道
   第21版:阅读/访谈
   第22版:2024BIBF现场
   第23版:业者论坛
   第24版:精品精荐
   第25版:中缝
   第26版:中缝
出版业务进一步被AI颠覆
海豚社与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达成战略合作
《音乐小森林·原创音乐启蒙图画书》在京发布
要注意AI使用的“度”,避免掉“坑”
艾敬《全世界是绿色的》输出日文版权
挪威作家克莉丝汀·罗希夫特用数字和故事探索生命旅程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出版报道20要注意AI使用的“度”,避免掉“坑” 2024-06-28 2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