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编辑 人才培养 队伍建设
○郝 悦(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分公司)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了数字化、信息化、融媒体时代,出版行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新时代编辑人才队伍建设也要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满足受众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形成创新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方阵,引领出版产业创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出版强国、文化强国建设。
新时代编辑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人才是出版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使出版业进入了新的阶段,新业态召唤新思想,出版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打造一支政治能力高、业务实践能力扎实和经营能力强的复合型编辑人才队伍,是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
人才是出版强国建设的第一资源。我国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建设,人才是第一资源。编辑人才是出版传播的基础和核心要素,负责信息的组织、选择、加工再生产和制作等过程,以及选题、组稿、审稿、编辑、校对和宣传发行的全流程运作。编辑人才的素质和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出版物的内容质量,关系到出版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影响我国出版强国战略的实施,高质量编辑人才资源的培养已经迫在眉睫。
人才是助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引擎。新时代编辑人才要加强队伍建设,争当国际编辑,善于运用现代科技和新媒体手段,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同时,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出版一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人文精神、倡导中华美学的精品选题,努力打造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外的传世精品,助力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科学出版社的精品图书《北京的长城》能帮助更多希望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外国人士全方位了解长城、认识中国。
新时代编辑人才队伍素养要求
政治能力是编辑人才队伍素养之灵魂。新时代编辑人才,在日常工作中,要强化把关意识,筑牢质量第一的生命线,从源头坚决杜绝内容平庸、政治错误的选题出版,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和“立德树人”的根本政治任务,为传播优秀文化作出更大贡献。
业务实践能力是编辑人才队伍素养之根基。首先,提升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出版工作的专业性很强,要求编辑具备相应的教育背景和一定的科研经历,熟悉自身专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沿动向,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其次,提升基本编校技术能力。出版工作要求编辑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能够对图书内容进行深度加工,同时,编辑人才还应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发现政治敏感问题等,对广大读者负责。最后,提升创新工具的应用能力。新时代编辑人才队伍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字化编辑能力,掌握黑马、方正等软件应用,熟悉人工智能ChatGPT、文心一言等新技术以及网络营销等新业态,成为适合融媒体时代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出版人才。
经营能力是编辑人才队伍素养之羽翼。从数量上看我国已经是出版大国,但是我国优秀出版物的全球所占比例仍远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仍需要编辑人才队伍利用软文、视频、直播、与抖音达人合作营销等多样化的营销方式,提升经营能力素养,为出版强国建设插上羽翼。
新时代编辑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领军型和创新型编辑人才缺乏。在如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出版行业的发展欣欣向荣,编辑人才队伍也不断发展壮大,但是站在时代前沿,具有工匠精神的领军型编辑人才远远不足,适应互联网营销方式的创新型编辑人才存在大量缺口,编辑人才队伍建设亟须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
编辑人才重使用轻培养。近年来,进入出版行业的编辑人才大都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不乏硕士生和博士生,但是编辑工作是一项重实践、重应用的工作,需要针对不同出版单位的不同需求,对编辑人才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专业化培训,“干中学”“老带新”“传帮带”,不断提升编辑人才的内在素养,提升其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编辑人才结构比例失调。如今很多出版社存在新老交替青黄不接,缺乏高质量青年编辑人才的现象。编辑人才断档问题突出,结构亟须优化。新时代编辑人才队伍建设需要的是既熟悉编校技术加工又懂互联网营销,既熟悉稿件内容加工又懂管理业务,既具有创新思想又具有工匠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新时代编辑人才队伍建设的路径和对策
引进人才——形成人才吸铁石。出版单位可以“筑巢引凤”吸引高质量人才。组织设计人才激励项目和计划等,如编辑技能大赛、领军人才评选等,提升职业荣誉感,扩大职业成就感和自豪感,开展聚焦热点问题、技术攻关的重大出版工程,吸引各行各业优秀专家学者集聚。
培养人才——创新人才试验田。出版单位可以开设编辑知识精品课程,依托网络教学资源,编辑人员可以在线上学习相关精品课程,提升自己的编校技能水平。考虑编辑队伍的学科差异,根据编辑人才不同的专业背景、工作能力和个性差异,并结合不同出版单位的特色,探索适合本出版单位的差异化编辑人才培养模式,如可以组建质量控制小组、创新小组、团队建设小组和流程优化小组等,最大限度地发挥不同编辑人才的潜力和创造性。
优化人才——利用人才指南针。一个优秀合理的编辑人才队伍,不仅专业分工明确,学历和职称有合理的层次区分,还需要合理的人才年龄结构,既要有思想敏锐的新编辑、有干劲的青年编辑,还要有一定比例的有丰富经验的老编辑,避免年龄结构的青黄不接和人员老化,保持编辑队伍的稳定和勃勃生机。
留住人才——打造人才聚宝盆。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留住高质量编辑人才就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定量和定性考核结合,短期考核和长期考核结合,还可以细化不同岗位的考核指标,不单单以工作量进行考核,还要从工作态度、团队建设、创新贡献等指标多角度进行考核,提高其工资待遇,畅通其晋升渠道,使得优秀编辑人才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更好地调动其积极性、创新性和主动性。
使命在肩,初心如磐。新时代编辑人才队伍建设,要多措并举引进、培养、优化和留住编辑人才,不断提升其政治能力、业务实践能力和经营能力,形成一支创新型、应用型和复合型的新时代编辑队伍,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