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0载风华正茂·2024上海书展专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书展:一代上海出版人的集体记忆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张馨宇 采访/整理

  2024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将延续“老时间、老地方”,于8月14日至20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今年是上海书展20周年,2004年首届上海书展即向市民开放零售,今天来看,正是这一重大举措使之迅速崛起,誉满全国。目前,上海书展已成为我国年度重要图书新品首发地、面向个体读者的阅读风向标,是全国最具影响的图书展会之一。上海书展召开之际,商报特别策划《20载风华正茂·2024上海书展专刊》,特邀上海出版人共话上海书展20年发展历程,与业界分享上海书展的故事,共同回忆20年风雨兼程。

  一个出版老兵与上海书展的5个角色10件事

  ■彭卫国(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

  上海书展走过了20年的历程,一张蓝图,接续努力,终成上海的文化品牌。从第一届开始,我便与书展结缘,不离不弃。20年中,我“出演”了5个角色,做了不大不小的10件事儿。

  角色一:世纪出版馆“执行馆长”

  2004年至2008年,我担任上海图书公司总经理,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把参加上海书展的任务交给了上海图书公司。集团对上海书展非常重视,每次都要召开专门会议布置书展的有关工作;时任集团分管副总裁郁椿德亲自担任工作组组长,我担任副组长,具体负责书展的相关工作。5年中,上海图书公司全力以赴,精心组织,出色完成了集团交给的任务,主要做了三件事。

  一是确定世纪馆的基本格局。2004年第一届上海书展时由于对书展的定位理解不到位,世纪馆的格局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展示,按社设展台,主要通过图片、图书展示出版成果;一部分做销售,用500平方米左右的区域集中销售集团版图书,基本色彩为绿色。从2005年第二届书展开始,我们明白了书展的定位,将展售分为三个主要部分:活动区兼精品展示区、推荐书集中销售区、各社销售区,基本色彩为红色。同时,我们还聘请了专业的设计公司进行展场的整体规划,确保布局合理且具有视觉冲击力。

  二是不断改进读者服务。读者买书的热情促使我们思考如何提升服务读者的水平。2005年,我们给购书的读者免费发放拎手,减缓塑料袋勒手的痛苦,我们戏称为“爱心拎手”。2006年,我们提供送书上门服务。2007年,我们把快递公司引进会场,提供免费快递送书。

  三是精心组织促销品种。书展上有两种书是读者最喜欢的,一是刚上市的新书,市面上还没有,读者有尝新的满足感;二是出版社有少量库存,但市场上已经脱销相当一段时间的书,这类书可以满足读者捡漏补缺的获得感。2005上海书展开展前,我带领采购团队一家社一家社跑,挖库底、搜货源,组织了几十个品种,以略低于新书的销售折扣以飨读者。为了防止搞成特价书甩卖,我们规定每家社每天最多只能供应三个品种,这也成为书展的一个规矩。

  角色二:书展办公室“销售主管”

  2005年,时任上海书展组委会秘书长顾行伟让我参与书展的管理工作,一直到2008年,我便成为局书展办公室的编外成员,职务是销售主管。在这个岗位上,做一件事:书展现场销售管理。包括制定销售规则、统计销售数据、提出服务要求、维持销售秩序。

  角色三:参展商之展台“台长”

  2008上海书展前夕,我奉调担任上海辞书出版社社长、党委书记,一直到2012上海书展前夕。在社长任上,我高度重视上海书展,积极组织参加上海书展,每年书展都亲自挂帅、一线指挥。做的第一件值得说说的事情就是在书展上预售《辞海》第六版。2009上海书展,恰逢第六版《辞海》出版的节点,由于要到9月份才正式出版,书展上,我们拿了样书进行预售。为此我们制定了预售办法,组织了精干的队伍,经过7天的努力,定价1080元的《辞海》预售了80套,极大地鼓舞了全社发行好第六版《辞海》的信心。做的第二事是制定书展签售活动规则。随着上海书展的日益火爆,编辑们参与的热情高涨,各编辑室上报的活动数量激增。为了保证活动的质量,避免无效的人力物力投入,我专门召开了领导班子会议进行讨论。最终确定了两项基本原则:一是参加活动的书籍必须具有高质量的内容;二是活动预期至少要达到200册(套)的销售量。由于我主要负责出版社的展台,同事们有时会戏称我为“台长”。

  角色四:参展商之世纪馆报刊展区“区长”

  2012年7月,我到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担任副总裁,分管报刊等工作。2013年和2014年的上海书展上,我专注于管理世纪馆内的报刊展区。起初,展区由上海市期刊协会组织,但由于报刊单位的积极性不高以及展位布置较为简陋,这成为书展组织方的一个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对展区进行了改革。

  鉴于集团旗下拥有70多种报刊资源,包括《故事会》《理财周刊》《咬文嚼字》和《上海商报》等独立单位,集团对此十分重视。因此,我们在世纪馆内设立了专门的报刊展区。为了提升参展形象,我和报刊业务部的吴申、蔡桔良等同志共同努力,创造了一个新颖的展示方式:我们设计了一面“报刊墙”,将所有报刊的封面以艺术化的方式布置在墙上,既壮观又美观。此外,我们还引入了二维码订阅服务,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售卖模式,使展区成为书展的一大亮点。

  角色五:书展组委会办公室主任

  2015年2月,我调任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因分管上海书展的工作,就有了组委会办公室主任的头衔,具体组织协调上海书展的工作。经过10多年的举办,上海书展已经形成品牌,办展工作也具备了比较成熟的机制和运行模式,团队也已是经验丰富的“老队伍”了。因此,我的任务就是守正出新。4年下来,主要做了三件事。

  一是推动举办实体书店高峰论坛。2012年上海出台扶持实体书店的相关政策,2016年中央十六部委发文支持实体书店。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利用上海书展这个平台,连续4年举办“实体书店高峰论坛”,具体由上海新华书店承办。论坛的举办,增强了上海书展服务行业的功能,提升了书展在业界的影响。

  二是扩展书展分会场。2014年,上海市领导就对上海书展开办分会场提出了要求。经过努力,2018年我们的分会场扩展到100个,品牌书店、区图书馆、市民文化中心等阅读场所加入到分会场中来,凸显了上海书展作为全民阅读平台的辐射效应。上海市书刊发行行业协会做了许多具体工作,副会长兼秘书长汪耀华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

  三是特色展馆的打造。作为面向读者的书展,展品的细化、展馆的创新,是保持书展生命力的根本所在。2017年,上海新华连锁有限公司在全国各地打造了社科精品馆,精选关注度高、评价好的社科精品5000余种,按读者阅读习惯分类陈列,取得较好的销售效果。2018年进一步作了深化,致力使之成为长期精耕细作的园地。2018上海书展,又打造了国学馆和国际馆,同时举办的“国学七天七堂课”更是受到读者追捧。国际馆由上海外文图书公司和中国图书进出口上海分公司联手打造,凸显全球各大著名出版机构的品牌。筹备阶段,我和汪耀华专门前往上海外文图书公司,同上海外文图书公司总经理顾斌等一起讨论策划。10多个国际著名出版机构的高管致辞祝贺上海书展,进一步提升了上海书展的国际能见度。

  2018年底,我从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回到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担任副总裁,上海书展又成了我分管工作的一部分,担任集团上海书展工作组组长,具体组织协调参展工作。疫情的影响、书展主办单位的改变、读者购书方式的变化,都要求上海书展不断适应、不断创新。我们也作了一些探索、一些尝试,做到每年有亮点、有新意,为建设书香社会努力尽责。本届上海书展,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将围绕《上海市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行动方案》,以更创新的姿态、更扎实的举措、更充沛的热情推进各项参展工作,组织旗下出版社、实体书店、文创产品研发机构、线上传播平台等组成“世纪矩阵”集中亮相,参展图书近万种,其中以“世纪好书”品牌榜单入选图书为引领的新书2000多种,举办各类活动300多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营造健康浓郁的书香氛围,充分展示集团成立25周年的新成果、新气象。

  以乐化人 守正创新——记上海音乐社的20年上海书展

  ■孙宏达(上海音乐出版社党总支书记、社长)

  今年是第20届上海书展,20年风华正茂,上海书展坚持价值内容引领、不断自我创新发展,以首发新书机制和不断加强阅读推广的方式,激活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提升“上海文化”品牌标识度,为书香社会不断添砖加瓦。从不缺席的上海音乐出版社,也随书展步伐,在开拓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联动线上线下阅读,展现阅读新业态、新模式,深化全民阅读工作,让书香飘逸万家,让音乐滋养百姓。

  出版产品“有广度”。上海音乐出版社一直致力于探寻“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乐是时间的艺术”的本质规律与属性,遵循“图、文、音、像、谱”一体化出版理念,让纸质乐谱“听得到音乐”,让各类教材、教辅和普及读物“看得到演奏”。20余年来,从最早的“书配碟”“碟配书”,到图书去光盘化;从二维码替代光盘介质,到为用户提供各类音视频在线增值服务,在作者和读者两端逐渐实现了专业知识内容的个性化服务。上海音乐出版社还创立“音果创意”音乐文创品牌,连续多年获得“时尚100+”文创称号,并推出了一系列出版衍生品,如音乐家帆布包、乐谱夹、徽章盲盒等,尝试以另一种形态展现音乐魅力。今年上海书展,我们将首发“烈焰阳关影 绿绮西域情”真丝艺帛,“乐此声香”600号联名香薰等,每一款都刻上了“码上听乐”的印记——将文化融入生活,让音乐无处不在。

  数字产品“有新度”。钢琴类产品是上海音乐出版社长期打造的核心板块,在全国图书市场的占有率始终名列前茅。我社深挖优势资源,运用国际前沿的数字化“AI人工智能+音乐”技术,于2022年打造了首款垂直类APP“钢琴巴士”,革命性呈现智能化乐谱,沉浸式打通钢琴教学环节,还把比赛展演、师资培训等核心内容链接延展,让学生与家长、教师与机构、学校与琴行有机联动,打造了一个“姹紫嫣红”的智能化钢琴教学生态圈。目前,钢琴巴士已参与2024上海书展“淘书乐”·天安千树旧书市集、陆家嘴金融城旧书市集,8月还将驶入上海书展主会场,邀请读者零距离感受“AI+音乐”的无限魅力。

  知识服务“有深度”。近年来,上海音乐出版社尝试从知识制造转向知识服务,创立党建品牌“红鹦鹉”,整合图书资源、创意资源、作者资源、服务资源,通过不同形式的音乐舞蹈活动,丰富读者阅读感受,推动全民阅读高质量发展。今年6月,上海音乐出版社走进新疆喀什地区,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主题出版物凝练成爱国主义教育音乐课堂《我和我的祖国》,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该活动以音乐为媒,不仅让师生感受不同文化魅力,激发艺术追求,提升审美,为当地文化教育注入新活力,同时也为上海书展的新中国75周年专题活动预热。作为“文化润疆”的重头戏,上海音乐出版社还邀请喀什地区泽普县的30位中小学师生来到书展现场,一同参与《中华诗音舞》的首发式,于艺术表演中体悟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神。

  艺术活动“有热度”。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专业音乐出版机构,上海音乐出版社一直致力于把普及类产品做大做强,惠及更多的音乐爱好者。为更好地贴近市场、服务大众,上海音乐出版社打造了全新策划、独立运营的艺术活动品牌“尚音堂”,以“打造行走的城市音乐声音景观”为主旨,通过举办艺术沙龙、展演、海内外研学等活动,为艺术爱好者和音乐教育者提供一个交流观念、展现自我、分享资讯的平台。书展期间,“尚音堂”将推出上海师范大学俞鹰领衔的硕士生导师团队带来的“名师教你弹钢琴”直播沙龙,近距离感受钢琴教育家的音乐魅力。

  上海书展的20年里,上海音乐出版社不断突破自我,追求卓越,在产品形态上求新,在产品形式上求变;“上音人”的上海书展也不再单单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图书展览会,更多的是承载着高质量的出版精品、科技精品、服务精品、活动精品的综合性展示,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文化大都市、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祝愿弱冠之年的上海书展越办越好。

  上海书展应成为行业新业务形态的先行者

  ■韩卫东(上海译文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

  我第一次参加上海书展是在2005年。那时我才兼任上海译文出版社党委书记不久,有幸参与了上海书展的工作。当时上海书展的主要功能是现场销售,其中沪版图书占据主导地位,对于本地出版社而言是一次绝佳的零售机会。那时的书展功能相对简单,主要通过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和签售活动带动零售。

  自创办之初,上海书展就定位于全国性的活动,并受到了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注。当时除了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全国这种直接面向读者零售的书展还很少,并且上海书展不同于书博会在不同地区轮流举办,这种固定地点、大规模零售的书展在全国几乎没有,因此在早期,上海书展便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上海书展早期,一些书籍的销售往往依靠作者签售活动就能带动起来,一场签售有时就能卖出上千本。许多新书通过这样的推广活动进行了市场测试,并且直接获得了读者反馈。因此,上海书展成为新书推广的重要“晴雨表”,一本书如果在上海书展上反响热烈,其他经销商和书店也会给予更多重视。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图书市场经历了重大变革,上海书展的功能也需要重新定位。我认为,新冠疫情是上海书展发展的重大转折点,也推动了上海书展的发展变革。现在,书展正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转型,成为吸引读者和获取流量的新方式。出版社也需要把书展视为展示整体业务和品牌露出的重要平台,借此机会吸引更多业务和读者流量。

  上海译文出版社自2023年起,着力整合线上线下的展陈资源,在线上举办了读者节活动,以上海书展为号召做了大量预热工作,并邀请了许多带货达人和博主来到书展现场及直播间,甚至深入我们的仓库进行直播,极大地延伸了书展的空间、扩展了书展的影响范围。此外,我们还在现场安排了许多互动环节与重要活动,将读者导流到线上销售平台。通过这些措施,极大地克服了展台面积小的局限。最终,在去年上海书展上,我们的线下销售额保持在整个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中的领先地位。不仅如此,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电商平台粉丝数量也显著增长,线上销售业绩也比往年提升了5倍。首次单独设展的文创品牌“七海制造局”成为书展人气爆棚的亮点。虽然线下销售只占很小一部分,但我们最大程度地发挥了上海书展的“露出”功能,强调与读者的沟通互动,让读者感受我们带来的阅读之美。

  今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将继续秉承这一理念,全方位展现我们的业务,为读者提供最佳的阅读体验。我们将通过不同的业务形式如“纸电声创课”(纸质书、电子书、有声书、文创、阅读课程),吸引读者参与互动体验,引导他们打卡并成为我们的用户和粉丝。线下销售并不能展现我社的全部内容,但我们的线上平台提供了全方位服务。因此,今年上海书展,我们也申请了更大面积的展区,并增设了文创专区,以增强阅读产品的吸引力。目前,文创产品本身已具备一定的号召力,许多外地读者甚至特地来到上海购买我们的文创产品,参与体验相关活动。

  因此,我认为,未来的上海书展不仅仅是要覆盖全国、影响整个行业,更应该成为行业内新业务形态的探索者,这样才能不断提升价值。我们需要让读者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品牌的影响力,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和便利性。20年来,上海书展已经成为出版人心中的一个重要节日,从最初的卖书活动发展成为一个提升全社会阅读品位的嘉年华,其核心价值就在于直接面向读者,架起了出版社与读者之间的桥梁。

  在流量至上的今天,线下书展更需聚集读者流量,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不断通过书展上的互动,让读者体验到出版行业带来的阅读魅力。因此,未来上海书展的发展方向是出版社需要引领线上线下融合的趋势,强化现场互动体验,完善线上业务平台的服务,共同构建一个立体化的书展。

  (下转第3版)  (上接第2版)

  与上海书展共成长的20年

  ■王世平(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总编辑)

  我第一次参加上海书展,是在20年前的首届。感觉很振奋,因为上海终于有了一个对标国际水平,联通作者、读者和出版机构的舞台。记得书展第一天就对读者开放售书,当时场面非常火爆,让我直观地感受到了图书在当时读者心中的魅力,感受到了上海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深厚底蕴。作为一家专注科学普及和基础教育的出版单位,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当年准备了许多精品力作参展,其中《竺可桢全集》(1~4卷)在书展“推荐十本沪版新书”活动中名列榜首。后来又过了10年,在2014年,这套24卷、2000多万字的全集才终于出齐,并获得了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荣誉。某种程度上,上海书展的发展与出版社自己的成长是携手并进的。

  作为一名经历了上海书展20年历程的出版人,我对上海书展的发展有最直观的感受。在我看来,上海书展的最大特点,就是坚持与读者零距离,让读者在这个平台上能够看到自己喜欢的学者或者作家,听到他们讲的最鲜活的故事,与他们直接对话;让读者能够在现场翻阅自己感兴趣的图书,了解图书的具体内容、装帧设计。在20年前,电子商务、网络直播等尚未普及,这些特点对读者更是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其次,上海书展坚持“海纳百川”,面向全国出版界,而且从首届开始一直向民营书业敞开大门,使得国有出版社和民营书业有了同台亮相、相互学习的机会。对我来说,每一年的书展,都有很大收获。此外,上海书展从首届开始,就贯彻了产业化运作的理念,无论是会场布置,活动安排还是餐食休憩等配套服务,都充分体现了人性化概念。20年来,上海书展坚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适应时代发展变化,同时不断总结经验,使得书展的美誉度不断上升,影响力逐步扩大。

  上海书展也是上海出版人的主场,为了办好上海书展,我们每一年都要付出巨大努力。一是多出精品力作,让读者每来一次书展,必有收获。每年在书展前几个月,我社就会对书展上亮相的重点图书品种的进度进行把控,确保按时出书。有时一些新书一印出来,就由发行人员直接“背”到书展现场,在第一时间与书展观众见面。二是邀请海内外名家在书展上开展活动,形成“明星效应”。每年,书展都会邀请全国乃至海外的优秀作者与读者面对面,每天的活动都有上百场,极大地激发了观众的热情,有时场面甚至热烈到有些失控的状态。不少作者都有过被读者围追堵截或者签售到手酸疼痛的经历。三是利用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和报道,在全社会形成“爱读书,看书展”的良好氛围。上海的不少企事业单位都把参观书展作为员工福利。书展一直固定在8月举办,方便了广大中小学生利用暑假逛书展。四是把书展变成出版社与读者沟通的平台。除了营销发行人员,很多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都会到书展现场,与读者互动,增进相互感情,了解读者需求。很多老读者对出版社的图书如数家珍,让我们深受感染,充分体会到了作为出版人的自豪感。

  我社产品集中在科技科普领域,与文学作品相比,科技类作品的读者体量相对较小,意想不到的是,2013年我们在上海书展上的一场活动吸引大量读者参与。当年8月18日,我们在书展现场举办新书《希格斯——“上帝粒子”的发明与发现》首发,邀请该书译者、著名粒子物理学家邢志忠作关于希格斯粒子的科普讲座,并对希格斯粒子能否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进行预测。不仅活动现场爆满,读者还与这位一线顶尖科学家积极互动,购书等待签名的读者排起了长队。不到2个月,希格斯粒子果真不负众望,勇夺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邢志忠则在上海书展留下了一段“预言”佳话。

  2007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专程参观上海书展,在谈及上海书展所肩负的使命时指出:“朝着努力建设文化大都市的奋斗目标,上海要认真打造好上海书展这张文化名片,增强上海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上海城市软实力。”他还特别提出:“要让上海书展真正成为服务全国的文化大平台。”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对上海书展的发展产生了重大推动作用。上海书展面向全国开放办展,规模越办越大,朋友圈不断扩展,内容越来越丰富,跨界融合越来越“出圈”。

  多年来,上海书展的突破和创新有多个方面,如设立特色分会场、提出“上海首发、全国畅销”、实现“云首发”“云逛书展”“云看活动”等等。尤其是展区设置的变化,港台出版馆、海外出版馆、音像出版馆、数字出版馆……每一个新展馆的出现,都是渠道拓展和技术进步带来影响的结果。这几年,书展的直播间也不断增加,从最早的活动直播到这两年的直播售书,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图书营销发行方式所经历的变化。

  上海书展的20年巨变,也是出版业的20年巨变,今天的出版业和20年前比,形式已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出版人唯有不断创新求变,才能实现建设文化高地的梦想。

  上海书展激发从事出版行业的初心

  ■庄晓明(上海教育出版社副社长)

  上海书展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79年,当时上海新华书店等联合举办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图书展销会,这被认为是全国首次举行图书展销会。上海书展作为一个面向普通市民的文化盛会,是从2004年开始的。2004年标志着上海书展正式创办。

  彼时,我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工作,在发行科负责山东、河南和江苏三省的业务。早几年的上海书展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累并快乐着。累是真累,书展期间每天从展馆一开门就迎客,一直忙到闭馆,向读者朋友介绍图书,我和同事们常常因为向读者介绍图书说话太多而嗓子都哑了。快乐是因为看着一摞摞的书被如饥似渴的读者买走,那份成就感所带来的快乐,能一扫当天的疲乏,第二天打鸡血一样继续上阵。

  上海书展20年,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上海书展并不是免费,而是卖门票的,但是上海市民购买门票非常踊跃,甚至还有黄牛倒卖书展的门票。每年书展,看到在炎炎烈日下一眼望不到头的买票的队伍,心里总会涌起一股热流,上海是一座文化之城,市民们渴望知识、热爱学习,这也激发了我们从事出版这个行业的初心:为广大读者奉献更多的精神食粮。

  最初几年的上海书展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一是面向广大读者。上海书展一开始定位就是以零售为主,且市民需要购买门票才能进入会场选书购书。二是图书品种丰富。参展图书从最初的10万种,逐年增加到15万、18万余种。读者能在书展上享受淘书的乐趣。三是与书有关的文化活动精彩纷呈。与书有关的文化活动,各种新书首发、签售等从100多项发展到800多项。书展期间,每天的活动都安排得满满当当的,海内外社会各界名流云集,上海把书展办成了读书人的盛会、阅读的嘉年华。

  上海书展之所以能逐步发展并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知名书展,离不开方方面面的支持,但我认为最主要的,还是决策者的格局和胸襟。首先是文化品牌的打造。上海书展没有止步于卖书的层面,而是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的统筹下,通过发动上海全市所有出版单位,群策群力,逐步把上海书展打造成了上海的一张文化名片。其次是上海书展的国际化发展。从2011年起,上海书展设立了上海国际文学周,邀请国际知名作家参与,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当然,更重要的是,上海书展用更精细化的服务为书展赢得了读者口碑。比如,上海书展为了给上班的市民提供更多的淘书机会,主动设置了夜场,把书展每天闭馆时间从下午5点延长到晚上9点,双休日更是延长到晚上9点半。再如,为了打消购书之后携带不便的顾虑,上海书展组委会及时在会场里设立快递到家的服务,方便读者“0负担”购书。可以说,上海书展的成功离不开出版人的支持与各种阅读服务上的细节考量。

  20年来,上海书展也一路见证并融入了出版业的发展历程。伴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售书的兴起,上海书展同样面临着实体书店所受的冲击,这促使书展在融合中不断进行自我革新和功能优化,以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上海书展通过与电商平台、前沿科技型企业和数字阅读企业的合作,探索了出版与科技、文化与商业的跨界融合。其次,科技变革、文旅消费趋势等也同样影响着上海书展的表现形式,通过结合AI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举办如AI短片大赛等活动,增加了书展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此外,上海书展还推动了“1+1+X+N”的办展模式,强化了主题推介、阅读场景呈现、现场服务和品牌影响力,展现了阅读新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书展期间不仅有图书展示,还有各种文化产品和文创设计大赛,如“2021上海书展文创设计大赛”和吉祥物“逗点”的推出,增加了书展的文化产品多样性。

  上海书展不仅适应了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也成为了推动出版业创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为全国出版业的繁荣和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上海书展连接每一个渴望知识与美的心

  ■陆小新(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编辑)

  我第一次参加上海书展是2006年,当时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签售是易中天《品三国》的新书首发式。那时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受关注的程度一点儿不亚于现在的“流量明星”,书展签售当天上午9点就已经有读者开始排队,在下午近4个小时的签售中,易中天以3秒签一本的速度,签坏了8支笔,签了4000多本,创造了上海书展举办以来的最高签售纪录。当时的感受就是上海书展的确是读者的阅读盛宴,无论老幼,读者都太热情了,为了得到自己心仪作者的签名本,为了能与作者互动合影,很多读者不惜冒着酷暑排队四五个小时。作为业内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书展之一,上海书展每年都吸引着大量读者来到现场,上海深厚的人文积淀、浓厚的阅读氛围、热情的读者,让上海书展不但成为各出版机构展示出版成果的最佳窗口,也成为各出版机构了解市场风向、读者需求的重要信息来源。

  早期的上海书展即便规模不大,但已经具备了丰富的图书种类、文化活动和作者参与等特点,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社会影响力。这20年来,上海书展不断追求卓越和创新,致力于推动城市阅读文化的发展和普及。通过不断丰富图书种类、提升文化品位、推广高品质阅读、融入国际元素、借助专业书店的兴起、吸引社会关注,成功打造了自己的品牌和影响力,并最终形成城市文化节日,成为中国出版业最具影响力和美誉度的大众书展之一,为全国业界树立了标杆,甚至成为全球阅读版图上的重要“地标”。

  上海书展的成功离不开出版人、作者和相关工作人员多年来的不懈奋斗和创新探索,他们在开放办展、提升服务业界能力,拥抱读者、传递爱与热忱,营造全民阅读浓厚氛围等方方面面不断努力。从展示模式的演变,活动组织的多样化,读者服务的优化,品牌影响力的提升,数字融合的推进,最美书籍的设计展示,国际艺术图书专题展销区的设立,到分会场的拓展等,经过20年的发展,上海书展已经成为一个集文化传播、阅读推广、设计展示于一体的多功能平台,为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推动全民阅读作出了巨大贡献,使书展成为连接读者、作者和出版人的重要纽带,传递着书籍与阅读的力量。

  可以说,上海书展对中国出版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并且已然成为我国图书出版业年度重要图书新品首发地、面向个体读者的阅读风向标,是全国最具品牌影响力的图书展会之一。它不仅提升了出版业的整体影响力,促进了全民阅读和文化繁荣,还推动了市场和行业的创新,为上海乃至全国的文化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

  回望上海书展的20年历程,它不仅成为了国内外读者与文化的交流盛会,更是一座城市智慧与情感的交融之所。从初露锋芒到成为全球知名的文化地标,上海书展不断展示着阅读的力量与美好,证明了书籍能够超越时空的界限,连接每一个渴望知识与美的心。本届书展少儿社精心策划了15场分享会,秦文君、沈石溪、刘保法等一线知名作家悉数亮相。销售方面,我们有2个主展场,分别是东二馆的精品展区和东阳光棚的少儿专区。为了吸引读者,优惠读者,我们精心组织书目,主打书展期间场馆内线上线下“同品同价”的概念,将我们的线上流量产品如《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上下五千年》(新时代版)、《故事大王合集》、《莫莎莎的神奇图书馆》等都列入优选惠民书目,现场买书的读者还可专享集章打卡以及附赠周边的福利。

  对于上海书展未来的发展,我认为,一是在新媒体渠道风头正劲的情况下,必须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推广方式,让上海书展不但成为上海人的节日,也能通过线上传播,成为更多热爱阅读、热爱生活的人的节日。二是在全国多设分会场,将上海的成功经验复制到更多的分会场,不断扩大沪版图书的影响力,扩大上海书展的辐射面。三是在书展上,给实体书店更多的亮相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特色服务以及文创周边,利用书展平台,引导读者多走进书店,让读者平时也能感受到上海书展书香在不断地延伸。在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上海书展将继续以其开放和包容的姿态,引领着人们探索知识的无限可能,为更多热爱阅读的人点燃智慧之光,共同缔造文化的下一个20年辉煌。

  上海书展见证了中国出版业的变革与发展

  ■童力军(上海辞书出版社副总编辑)

  2003年8月,刚踏入出版行业的我,有幸参加了在光大会展中心举办的上海图书交易会。可以说那是上海书展的前身,它主要面向业内同行和图书馆,像是一场秘密聚会,普通市民只能在最后一天窥探一二。次年,上海图书交易会正式升级为上海书展,从幕后走向台前,从面向业内的交流平台转变为面向广大读者的图书盛宴。那时的我,作为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一名新晋编辑,怀揣着既激动又忐忑的心情,步入了上海展览中心的殿堂。那一年,上海书展的人气之旺,简直超乎想象,让我深切感受到了上海市民对书籍的无限热爱与支持。站在展台前,望着那片书海中流连忘返的读者,我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对出版事业的深切热爱与崇高使命感。

  回望上海书展最初的几年,它如同一颗种子,在上海市民的期待与呵护下,逐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那时的书展,更多地聚焦于本地读者,以零售为主,但即便如此,它所展现出的独特文化魅力和广泛参与度,已预示着其在全国范围内的潜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上海书展的规模逐渐扩大,参展单位和读者数量逐年攀升,内容也日益丰富多元,从单一的图书销售平台,逐步转型为集新书发布、作者见面会、主题论坛、文化交流、版权贸易、数字阅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书展。随着上海书展的成功举办,全国其他省份的书展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天府书展、江苏书展、深圳书展等等,为出版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共同编织着中国书展的繁荣图景。

  特别是在近10年间,上海书展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放包容的姿态,吸引了越来越多国内外出版机构的参与,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知名的书展品牌。这一过程中,上海出版人展现出了非凡的创造力和执行力,他们不断创新展会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国际合作,让上海书展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逐步成为了上海文化的重要名片。

  自2013年起,我踏上了辞书社数字化工作的新征程,在这片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新天地中,我和团队一起努力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深受用户喜爱的数字产品:中国近代教育资源数据库、《辞海》历版数据库、《汉语大词典》数字版、聚典数据开放平台、《辞海》网络版等等。特别是聚典数据开放平台和《辞海》网络版,这两款产品更是我们的骄傲。聚典数据开放平台以其“开放、赋能”的数据服务模式受到上下游企业的广泛认可,目前已与50多家机构合作,为超过6000名用户提供超14亿次知识查询服务,它的卓越表现也让它先后入选全国新闻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国家新闻出版署数字出版优质平台遴选计划。而《辞海》网络版则是我国第一部走向互联网的大型综合性辞典,它的出现让读者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辞海》所提供的权威、准确知识,极大地提升了使用体验。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这些精心打造的数字产品每年都会在上海书展上亮相,展示给广大的读者和业界同仁。每一次的展示都获得了读者们的高度评价和热烈反响,这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在数字化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决心和信心。

  这期间,上海书展也紧跟技术进步的步伐,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书展的智能化水平和用户体验得到了显著提升。线上直播、虚拟展览等新形式的出现,使得无法亲临现场的读者也能参与到这场文化盛宴中来。这些努力不仅让上海书展成为了一个展示出版成果、推动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更为上海乃至全国的出版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尽管今年的图书市场遭遇了一定的下滑,但我对图书的未来依然充满信心。只要图书作为凝结人类智慧的核心载体这一本质没有改变,那么在可见的将来,图书就绝不会消失。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纸书的销售高峰或许已经过去。同时,对于上海书展的未来发展,我满怀期待,并认为有几个方向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索。首先,我们应该继续深化国际化合作,积极吸引更多海外出版社参展,以此丰富书展的内容,提升书展的国际影响力。其次,我们需要加大数字化转型力度,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来优化用户体验,让书展更加智能化、便捷化,满足现代读者的多元化需求。最后,我们还应该强化与各类教育机构的合作,共同促进读者阅读习惯的培养,为书展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上海书展,这个见证了我职业生涯成长的文化盛事,已经走过了20个春秋。在这20年的时间里,它不仅记录了我个人的成长轨迹,更见证了上海,乃至整个中国出版业的变革与发展。未来,我相信上海书展将继续以开放、创新的精神,迎接每一个热爱阅读的人,继续书写属于它的辉煌篇章。

  (下转第6版)  (上接第3版)

  盛放的上海书展——我所参与的上海书展20年

  ■王立翔(上海书画出版社原社长、总编辑)

  自从1985年踏入出版行业以来,我一直见证并参与了上海书展的起步和成长。上海书展的前身是上海图书交易会,2004年,上海图书交易会更名为上海书展。有读者参与的书展与出版业业内自己办的图书发行会有很大不同,它结合了读者、出版人与作者等多个与“书”相关的群体参与,变成多维度的读书交流平台。首次向公众开放销售的上海书展,激发了上海市民的巨大购书热情,零售图书达1300万元,文化活动170余项,成为上海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图书文化盛会。回忆起来,真的非常荣幸能与上海书展相伴20年。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海书展逐渐发展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知名盛会。主办方明确的战略定位、组织者的不懈努力以及出版人对图书价值的坚定信念共同推动了这一转变。2008年,上海书展首次打出“上海首发、全国畅销”的概念,吸引全国新书到上海首发,再从上海推向全国市场,逐步把上海书展打造成新书首发的大平台。这一行动直接让上海书展在全国的知名度大幅提升。上海所有的出版单位都在各尽其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2011年,上海书展与以“书香中国”为口号的全民阅读活动结合,全称改名为“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进一步凸显倡导阅读、引导阅读、推动阅读的功能,提升城市的阅读层次。这一年的上海书展在对外传播、国际交流上发力,首创“上海国际文学周”、首次设立“上海国际童书嘉年华”。上海外文图书公司、上海译文出版社等也都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通过引进海外图书和举办相关活动促进国际文化交流,让上海书展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20年来,这些改变与升级,每年都在发生。但我认为,上海书展是在变与不变之间不断前行。所谓“不变”就是举行上海书展的初衷未变,所有的上海出版人秉持着一个使命感,就是作为文化建设者,围绕、适应读者的需求,不断满足读者阅读的需求,实现自己的出版价值。当然,在20年的过程中,读者的阅读习惯有所改变,读书载体发生变化,上海书展也在不断适应变化中发生改变,但这种变化并不是突变式的,而是在逐渐完善并走向良性循环中去实现的,就出版方而言,最为明显的是出版社不断推出愈加优质的好书和升级营销模式。书展利用新技术如直播等互动形式,增强了读者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同时也采用更加丰富的活动,进一步加强了作者、出版人与读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满足读者现场体验的需求。前几年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上海书展依然展现出强大的韧性。

  上海书展结合了售书、读书、讲座、对话、展示,场内场外、线上线下参与等多位一体的交流形式,不仅让读书人充分享受淘书购书之乐,更使得读者与作者、与出版人亲切互动,大大开掘了图书的内涵和外延,让所有参与者的精神世界都有所升华。短短7天的上海书展俨然是读书嘉年华,都市文化的嘉年华。对我这样一个拥有接近40年出版生涯的从业者来讲,回首上海书展20年是让人非常感怀的。20年至少产生了两代新的读者,出版人与老读者年年相约上海书展,也在目睹新读者的不断涌入,并陪伴他们成长。上海书画出版社作为艺术专业出版社,尤其注重阅读与体验相结合,我们设置的“朵云艺术赏读季”,在有限的场地辟出观赏、互动的空间,成为上海书画出版社标志性的展位形象,增加了读者的黏性。我每年都要策划主持多至十几场新书发布、专题讲座和签售活动,每次都能感受到读者真诚甚至火辣的热情;在我们的展位上,常常会有读者“家人”式的招呼,他们对我们的图书和书展活动的如数家珍,尤为让人难忘和感动。因此,每年如期而至的上海书展已成为检验上海出版人成果、提升出版业务能力的重大“战场”,我们的全年选题和发售规划,都以上海书展为重要节点,团队纷纷主动将任务转化为自己的目标,大大锻炼了队伍。

  今年的上海书展跨入了第20个年头,十分值得庆贺。我们相信,上海书展作为上海重要的文化品牌活动,将不断提升功能性,扩大影响力与传播能力;对营造更好的阅读氛围,引导深度阅读,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在新的阅读需求和数字技术环境下,上海书展可以进一步加强线上线下、场内场外联动,将书展期间积聚的各种内容和资源效应辐射到全国和海外。

  作为20年的参与者,我祝愿上海书展继续秉承宗旨,不断增强品牌效应,推动出版发行深度融合联动、健康发展,让读者视上海书展为精神家园、享受阅读的愉悦,发挥更大的作用。

  最动人的遇见,是遇见情怀

  ■黄亚卓(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审)

  上海书展是精品图书的大型秀场,是专属读书人的雅集盛事,隆重而热烈,诗意又浪漫,让“魔都”的8月总是书香弥漫,别具清凉。每当看到那正午烈日下如游龙般的长队,展台上读者潮水般的热情,夜色中怀抱心爱读物依依惜别的身影,总有一种欣慰和自豪在做书人的心底激荡。

  书展20年,我在这里遇见经典,遇见智慧,遇见良善。最感动我心的,是我遇见的一份份将信念与悲欢浸润于书籍的厚重情怀。这些情怀有温度,有光芒,有掷地有声的金属铿锵。

  提起上海书展最难忘的事,我永远忘不了2013年书展上遇见的那位老人。那年的线装书展台,一位70多岁的老人摩挲着每一种线装书,爱不释手,久久不愿离开。他说清早从崇明赶过来,带了平时积攒下来的3000元,专门来买线装书,平时没机会看到这么多品种,而且书价贵,但书展上能打6折。我推荐他买绣像本四大名著,再加一册红楼人物图,折后2000多。他欣然同意,但对书的品相要求很高。我一套又一套地给他挑过去,直到他满意。旁边人都说他太挑剔了。我认为这不是挑剔,这是他对自己钟爱图书的虔诚。一个老人能把自己省吃俭用留下来的钱用来买书,我打心眼里敬佩。帮他交完款,再带他办理快递。填写地址时,他说:“姑娘,我眼睛不好,戴老花镜也看不大清,我来说,你帮我写吧。”我有些吃惊,写好后还是忍不住问:“那您买这么多书,能看……”他慈祥一笑,说道:“这都是我年轻时一直想买的书,现在眼不好,翻开摸摸也会很满足,等我快不在了,我就捐出去。”我仰望着他,他眼睛微眯,眼神干净炽烈,有着笃定的激情,专注而执着。说得波澜不惊,但一字一句全是对心底那份情怀的交待,真诚又动人。

  我还忘不了2018年书展上邂逅的那个姑娘,连续2天来我们展位上读《王维诗集》。着一身素雅的青色长裙,伫立于书架旁,专注地阅读,沉静似一帧古画。看她一直长时间站立,我把工作人员的凳子搬给她,再递给她一瓶水。她抬眼看向我,轻声说声感谢,又垂眼继续看书。偶尔,我会发现她从包里抽纸巾悄悄拭泪。就这么静坐在角落,一直到闭馆才离去。怕她第二天还来,尽管那天已不是我值班,我还是去了展位。果然,她又来了。我又给她搬了凳子,让她坐在角落处继续看《王维诗集》。那天离开时,她买了手里的那本书,并向我要了电话号码。此后,再没有了联系。但每年的书展,我都会想起她,惦念着她那古画般的沉静和若有若无的幽怨。

  2021年11月的一天,我在办公室接到一个女生的电话,说她是那年在书展看《王维诗集》的人,她说刚买了一套我社新出版的凌刻套印线装本《王摩诘诗集》,就特别想给我打这个电话。记得那个电话很长,她说了很多。她大学是学计算机的,却痴爱古诗词,尤爱王维,大学期间买了好多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书。工作后忙于生计和家庭,就很少读书了。那年夏天是她遭遇健康和情感重创的双重至暗时期,独自游荡到上海散心,巧遇上海书展。她突然就特别想找到上海古籍出版社,找到滋养和陪伴她青春时光的那些书。在古籍摊位看书的那两天她的心突然特别宁静。她在王维独钓寒江、终南隐逸的诗境里忘了伤痛,在千山鸟飞绝的清寂中仿佛听到岁月轻轧自己灵魂和身体的声音,一种久违的轻松和快乐又回来了。她说,上海古籍出版社的那些经典读物和编辑像光一样,让她在至暗时刻得到了精神上的救赎。这几年她买了我社的好多书,工作之外的时间多用来读书,一直铭记着当年书展上我给她的那份无声的陪伴和照顾。

  她的话悠悠的,缓缓的。即便说的是悲伤往事,却让人感到云淡风也轻。她在对书的情意里揉进了光阴与悲欢,经历了古籍经典和时光风霜的双重淬炼,渐渐在精神的贮藏空间找到了肯定和踏实,邂逅了那个自己也不知道的自己。

  很多届书展过去了,一个个看似寻常却不平凡的故事,并没有随着时光老去。一份份动人的情怀,是书展留给我的最美的风景。也正因这些情怀的鼓舞和期盼,我们出版人也有了更重的责任和使命。无论如何艰难,我们都会用倔强而虔诚的姿态与时间和历史深情对望,认真纯粹地做着意义灿烂的古籍出版事业。无论是书还是人,愿与读者的每一次遇见,都能成为彼此生命历程中的经典。哪怕闪烁着微光,也能唤起一天明月,照满怀冰雪,让精神空间浩荡百川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20载风华正茂·2024上海书展专刊
   第03版:20载风华正茂·2024上海书展专刊
   第04版:产业观察
   第05版:20载风华正茂·2024上海书展专刊/广告
   第06版:20载风华正茂·2024上海书展专刊
   第07版:20载风华正茂·2024上海书展专刊
   第08版:20载风华正茂·2024上海书展专刊/广告
   第09版:20载风华正茂·2024上海书展专刊/专题
   第10版:20载风华正茂·2024上海书展专刊
   第11版:出版报道
   第12版:20载风华正茂·2024上海书展专刊/广告
   第13版:20载风华正茂·2024上海书展专刊/广告
   第14版:专题
   第15版:世界出版
   第16版:优案推介
   第17版:分销新视野/书店研学
   第18版:分销新视野/书店研学
   第19版:金牌经理
   第20版:20载风华正茂·2024上海书展专刊/广告
   第21版:BK中国编客
   第22版:BK中国编客/特别策划
   第23版:BK中国编客/特别策划
   第24版:20载风华正茂·2024上海书展专刊/广告
   第25版:20载风华正茂·2024上海书展专刊/广告
   第26版:综合
   第27版:业者论坛
   第28版:精品精荐
   第29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30版:中国阅读周报/严选好书
   第31版:中国阅读周报/严选好书
   第32版:20载风华正茂·2024上海书展专刊/广告
   第33版:中缝
   第34版:中缝
上海书展:一代上海出版人的集体记忆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载风华正茂·2024上海书展专刊02上海书展:一代上海出版人的集体记忆 2024-08-09 2 2024年08月0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