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今年10月,中国科学院一区期刊eLife被全球数据分析服务公司科睿唯安(Clarivate)旗下的Web of Science平台标记为“On Hold”以示预警,认为该刊从去年开始采用新型出版模式,不再拒稿,而改为以“评审预印本”(reviewed preprint)形式发表,这与科睿唯安认同的同行评审验证脱钩。科睿唯安作出决定,在 eLife 提供的内容中,被认为“不完整”或“不足”文章之外的合规论文会继续被ESCI合集收录,但这类被部分索引的期刊将无法获得期刊影响因子或其他任何期刊层面的引文指标,因此 eLife 在2025年6月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JCR)中将不会获得影响因子。
11月,eLife在声明中回应,WoS要求eLife提供筛选后的文章列表,这与eLife的出版理念相冲突。“有先例表明,不符合eLife标准的文章,仍可在SCIE索引的其他期刊上发表。”这向“以刊评文”科研评价方式提出了挑战。目前,eLife以“评审预印本”发文的做法获得了所有主要资助者和机构的支持,这些资助者和机构也在积极探索摒弃“以刊评文”评价方式。科睿唯安的做法只会加速向更透明的、负责任的出版的改革进程。学术社区已准备好挑战商业公司对期刊指标的主导地位,而这些公司更希望维持现状。
eLife自10月被预警以来,从该刊11月1日~15日收到的全球各地投稿数量看,来自中国的投稿数量较9月同期大幅下降,来自欧洲国家的投稿数量却有所增加。与此同时,该刊收到高质量投稿、进行同行评议的投稿数量有所增加。
eLife表示,将继续监控事态发展,并根据科睿唯安的决定分享更新。同时将致力于与社区合作,探索和推广更透明、更负责任的出版方式。(乐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