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云(中国和平出版社社长)
在2024年度“中国好书”发布活动现场,听到《妈妈的剪影》入选时,内心充满着难以言喻的感触,欣喜之余也回想起这一路走来的历程。
中国和平出版社全面回归少儿出版以来,入选“中国好书”月度推荐书目的作品有《叶子里的春》《图书馆之夜》等。这些书的出版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我们从注重品牌打造的出版理念,到注重慢工出细活的内容研发,再到注重多维度推广的市场营销持续深耕的结果。
出版理念
用品牌突出重围
少儿出版领域竞争激烈。要想突出重围,必须定位清晰,找好突破口。中国和平出版社一直坚持以品牌立社、以好书立社的出版理念。
自2018年以来,中国和平出版社致力于“出版有温度的童书,陪伴有气质的童年”,打造“小白鸽童书馆”品牌。同时在组织机制上,充分运用“三制”战略,调动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团队动力和活力。小白鸽童书馆以重大出版工程和精品少儿出版物为主线,构建了小白鸽低幼馆、图画书、桥梁书、科学馆、文学馆5条产品线,以及连环画、剑桥英语两条特色产品线,出版了《国之瑰宝——宋庆龄的故事》《向山而行》《名家写名人》《别让太阳掉下来》《从前有个十不足》《在时光美术馆遇见艺术大师》《我的第一本启蒙书》等优秀作品。
在“小白鸽图画书”品牌中的弯弯工作室,也是运用“三制”战略成立的原创图画书工作室,旨在用心做好中国原创图画书的编辑、出版与推广。弯弯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图画书创作者,经过几年历练,已成为了一位经验丰富的美术编辑,她曾出版《回乡下》等作品,深受小读者喜爱。以创作者弯弯领衔成立工作室,是希望凝聚弯弯以及其他创作者、资深编辑的力量,共同打造更多优秀的原创图画书,并举办分享沙龙、亲子阅读等活动。《妈妈的剪影》《小问号童谣绘本》都是由弯弯工作室用心推出的作品。
内容研发
用匠心打磨好书
在快速发展的行业整体环境之下,中国和平出版社秉持“慢出版,出精品”的理念打造原创图画书,将时间与匠心注入每一部作品的创作过程。这种“慢”是着眼于时代性、文学性、儿童性、艺术性的结合,是对品质品相的追求。
从出版节奏来看,《图书馆之夜》的作家、画家和编辑经过线上线下多次会议,漫长讨论,不断修改,历经两年半的时间;《叶子里的春》则来源于10多年前朱成梁老师的想法,4年前金波老师富有诗意的文字创作,经过作者、绘者和编辑团队逐字逐句地推敲用词、优化完善细节,才有了这部作品。同样,《妈妈的剪影》也是弯弯收集了妈妈30年前的剪纸,经过两年的精心创作,才终于与读者正式见面。
从品质品相来看,《妈妈的剪影》在文本创作注重儿童性的基础上,升华了文学内涵。作品的故事核心在于传承美好家风,通过勤劳创造幸福、技术带动致富、团结共建美丽乡村等场景化表达,具体、形象地展现时代性,让小读者能够在阅读中获得思想、情感、文化、审美等诸多方面的教益。在艺术性方面,《妈妈的剪影》内页三张采用激光雕刻的镂空跨页,极大地展示了剪纸的艺术效果;通过颜色来表达人物的情绪,快乐的姑娘一开始用粉色,营造出轻快、美好、浪漫的氛围,伴随着主人公的成长,颜色逐渐变化,慢慢变红、变黄、变绿、变橙,最后实现梦想时,生活变得五彩缤纷。
市场营销
用活动激发活力
“酒香也怕巷子深”。中国和平出版社在精品图书的推广上,构建起“多场景、多轮次”的宣传体系,让好书走近读者。
首发式突出特色,引起广泛关注。《叶子里的春》以“每一片树叶,都在为春天歌唱”为主题举办新书首发,现场邀请业界专家与创作者对话,深刻剖析作品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在内容上的展现。《图书馆之夜》首发式还原内容场景,在小朋友声情并茂的诗歌朗诵中,让读者仿佛进入时空隧道,在逐页讲读下沉浸其中,积极互动交流。《妈妈的剪影》新书首发式时,不仅弯弯工作室揭牌,还与现场的小读者一起做手工,孩子们发挥奇思妙想,用灵巧的小手将自己喜欢的事物剪成一个个充满童趣、独一无二的剪纸作品。
多轮次阅读分享,触达终端读者。《妈妈的剪影》作者分享会在国家图书馆、中国儿童中心、北京大学附属小学、内蒙古经棚蒙古族小学等多地组织,创作者用图画书的形式把剪纸艺术带到孩子们身边,并在互动中寻找剪纸里的小细节,猜后面的情节。《图书馆之夜》定制阅读方案,策划“夜宿图书馆”活动,受到家长和小朋友们的热烈欢迎,通过与图书馆、社区、书店、博物馆积极联动,在北京、湖南、海南、山东、山西等地陆续举办百余场体验活动,让小读者化身图书馆里的“小蘑菇”,开启童话世界的奇妙之旅。
从出版理念的长远布局,到内容研发的匠心坚守,再到市场营销的创新突破,中国和平出版社探索出了一条精品出版的有效路径。在这条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对品质品相的执着、对作者读者的真诚。未来,中国和平出版社将继续以“慢工夫”锻造“好作品”,在原创精品图书的道路上深耕不辍,希望为读者带来更多兼具思想深度、艺术高度与市场温度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