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称“文坛外高手”、“会讲故事的人”的萨苏,又推出了升级版的《京味九侃》。在他的笔下,原汁原味的北京、北京人眼里的世界缓缓的呈现。细看萨苏的文章,有趣、有料、有特色,有意思又亲切,这就是原汁原味的京味。
《京味九侃》收录了萨苏最新、最有趣的京味段子,以片警故事、蓝天逸事为主打,用调侃的口吻,侃警察、侃案件、侃老外、侃出国、侃机场、侃银行、侃人物、侃动物、侃婚姻,侃的都是普通人的平凡事儿、身边事儿,每一个事儿都是萨苏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佐以其诙谐幽默的语言和精辟入髓的点评,真有鲁迅笔下咸亨酒店茴香豆的味道,越嚼越有味。
胡同,四合院,片儿警,侃爷的京片子……饱含着众人期待与怀旧的《京味九侃》再版,不但能激发一代人的怀旧情怀,另一群人的怀旧也被《京味九侃》唤醒。正如萨苏所言,“其实真实的故事远比瞎编的要生动得多。”如,在“侃警察”一节中的警察原型就是萨苏小时候所见的片警。再如,《京味九侃》中描述的一段段看似传奇的故事,均取材于萨苏周围的真人真事。东四派出所警员们的办案逗乐,大学宿舍发生的惊险案件,老外惹出的尴尬笑话,机场发生的罕见趣闻……每个故事都用一种戏谑的口吻讲述出来,读这样的故事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主人公就和我们的生活脸贴脸、面对面,一点陌生的感觉都没有,有的只有一种淡淡的温情。
平凡的小故事,揉进京式的辛辣、幽默,更添趣味,人物也更加丰满。北京的大街小巷充斥着这种膀粗腰圆、唾沫星子横飞的“侃爷”,但“这是一个真诚而深刻的人写就的幽默、有趣的书。”正如《京味九侃》责任编辑杨颖所评价,“细看他的文章,才发现幽默只是一个手段,往往看到最后会感受到他渊博的学识。”熟悉萨苏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爱琢磨的人,萨苏使他生命中的所见、所经历的点滴都成为了作文的素材,让你辨不清是真实或是虚构。在内容上,升级版
的《京味九侃》延续了“九侃”的结构,并增添了十六篇约十万字的逗趣新稿,使《京味九侃》的“幽默诙谐”更加淋漓尽致。
品读《京味九侃》,才发现一切的不平凡都隐藏在平凡之中,真实的生活才是最传奇的颂歌。从《国破山河在》、《梦里乡关走遍》、《北京段子》,到《京味九侃》,再到《京味九侃》升级版,萨苏的笔端是流畅的,萨苏笔下的北京草根人物是栩栩如生的,读萨苏的文章,就像听北京侃爷唠嗑。无论大人物还是小人物,在他的侃侃而谈中都能探寻到最为本质和共性的东西。即,“中国人的共性是内心都存在善良和悲悯。我们中国人是有一份对弱者的同情,有一份对生活的热爱和悲悯在里面,这就是我这本书里人的共性”(萨苏语)。
萨苏,侃的很出彩!一部作品,表达的精神很重要。好作品,要有冲击力、震撼力,“要给人一种正面的力量,唤醒人的良心”。因为真情流露,所以文字并不华丽的《京味九侃》总能打动人,让读者在调侃中感受到生命的无穷张力。如,片警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民间英雄。他写“老秦所长”,写胡同里的老人们说起老秦所长如数家珍。比如东水车胡同老周家两口子丢了个金戒指打架,秦所长却知道那戒指就在老周家“堂屋东墙柱子上挂温度计的那个钉子上”,秦所长对辖区一草一木、一家一户熟悉的跟自己家后院一样,这样的“正能量”,谁能不感动?反正,我是没有办法不受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