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精品推荐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学和美食的结合,是世间最美好的相遇
《生活的古早味——澳门作家的味蕾》穆欣欣主编/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21年3月版/68.00元

  关键词 澳门 移民城市 饮食文化

  ○吴文昊

  一提起澳门,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澳门的美食。中国澳门素有美食天堂的美誉,并在201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创意城市·美食之都”。澳门是一座移民城市,华人占澳门城市人口的95%。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是在澳门土生土长的葡萄牙人,以及其他国家的移民。不同的族群带来不同的饮食文化,它们碰撞交汇在澳门这座小城。从珠三角的凤眼果、豆捞到广东的禾虫,到日式咖啡店、葡菜和葡式西餐……这些共同构成了澳门的美食地图——地域色彩浓烈同时又彼此交融。

  正如美食纪录片导演陈晓卿给该书写的推荐语:“跨国界多族群智慧碰撞出美食的火花,最终在澳门落地生根,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融合菜系。这是四个世纪小火慢熬出来的风味,也正是澳门独有的气质。时代沉浮,命运流转,落在食物上的是不经意的细碎和温暖。”

  书名叫作“生活的古早味”。所谓古早味,作者吴淑钿仔细解释道:“古早本是闽南语,大约千禧年之后才由我国台湾旅游界传过来,胜在本相流露;既古且早,中文没有时态,它就是过去式的表述了。”用如今流行的词汇来说,既古且早,就是最久远的,最初的,最本真的——这构成了贯穿全书的精神线索和文化内涵。这么说来,“生活的古早味——澳门作家的味蕾”,便是澳门的写作人,因美食触发,唤醒起深藏在味觉深处的爱,还有那些从未遗忘的情感。

  《生活的古早味》主编是澳门文化局局长穆欣欣,她在序言里说:“我一直相信,文学和美食的结合,是世间最美好的相遇”。的确,各地的美食荟萃于澳门居民的舌尖,也流淌在写作人的笔下。《生活的古早味》的作者们,在共同的美食主题下,书写各自的美食故事。《思慕微微虱目鱼》写女儿长大后去陌生的城市闯荡,漂泊在一个又一个驿站。父亲在家把厨房弄得一团糟,只为做一碗虱目鱼,因为吃虱目鱼便会想起远方的女儿。这碗鱼汤是不尽的想念。书中,太皮写《母亲的鸡汤》、林韵妮写《母亲的虾片》、水月写《外婆角仔》……美食牵连的都是爱。

  《澳门咸鱼的诱惑》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写起。澳门当时还是一个小渔村,父亲每每小酌必要咸鱼做下酒菜。六十年代作者移居海外,后来到世界各地旅游,直至九十年代返澳探亲,寻寻觅觅兜兜转转,到哪都离不开咸鱼这一口爱好。美食,成为一种皈依,是故土的烙印,魂牵梦绕,从儿时开始,这一生都不离不弃。

  美食的故事很多,《生活的古早味》由30多位澳门人共同创作而成。他们有的是八十岁耄耋老人,有的是八零后、九零后的年轻人,有的在澳门土生土长,有的是澳门新移民……他们带着不同的记忆和经历,在美食里遥望故乡,在美食中看见亲人,在美食里抚慰人生。他们共同介绍澳门的饮食和饮食文化,以自己的文字为澳门这座美食之都献上文学的贺礼。同时,该书也是澳门人从饮食角度向外界打开的一扇窗。透过这扇窗,读者可以看见一场“色香味”俱全的文学盛宴。在味蕾中绽放文字,在饮食中释放情感,在舌尖上串联记忆。美食书写由此与个人际遇、与城市发展、与文化传承、与乡情乡恋,叠加在一起,呈现为一种别样的文化书写,动情亦动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中国出版政府奖/专题
   第03版:分销新视野
   第04版:广告
   第05版:中国出版政府奖/优案推介
   第06版:分销新视野
   第07版:世界出版
   第08版:中国出版政府奖/优案推介
   第09版:中国出版政府奖/优案推介
   第10版:出版专题
   第11版:出版专题
   第12版:中国出版政府奖/优案推介
   第13版:中国出版政府奖/优案推介
   第14版:中国阅读·选品指南
   第15版:中国阅读·选品指南·月览
   第16版:中国出版政府奖/优案推介
   第17版:中国出版政府奖/优案推介
   第18版:中国阅读·选品指南·月览
   第19版:精品推荐
   第20版:优案推介
   第21版:上海书展荐书/广告
   第22版:精品推荐
   第23版:精品推荐·上海书展荐书
   第24版:优案推介·上海书展荐书/广告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隆重推出张之路新作《中国儿童电影百年史话》
光鲜背后,纽约流动的地下经济
如果所有的爱以悲剧结局,你还敢爱吗?
文学和美食的结合,是世间最美好的相遇
《这就是山东》:展现山东形象的立体名片
一部九间棚人的脱贫攻坚奋斗史
中国图书商报精品推荐19文学和美食的结合,是世间最美好的相遇 2021-08-10 2 2021年08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