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一
我做科普时,常被要求推荐关于天文和宇宙的科普书,这时,我首选推荐的总是王爽的“宇宙奥德赛”系列。该系列目前已经推出《漫步太阳系》《穿越银河系》《飞向宇宙尽头》3种。
我觉得,“宇宙奥德赛”系列最大的特点,就是用平易近人的科普语言来讲天文和物理中深刻的道理。王爽特别擅长深入浅出地讲清楚事情,并且对科普的语言有执着的追求。我与王爽一同参加过很多线上科普活动。当我使用的语言不够易懂时,王爽常常习惯性地用听众更容易接受的科普语言来归纳我想表达的观点。王爽的这种语言天赋,在该丛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物理与天文学中,有很多远离我们日常生活的概念与道理。要向读者科普这些概念与道理,基于艰深数学语言的定量描述往往不是读者想要的。所以,科普书中常使用打比方的方式来科普化地介绍它们。但是,要想用好“打比方”,让我们生活中熟悉的例子,恰如其分地再现要科普的科学原理,对作者的科学造诣和写作功力要求极高。王爽实在是此中高手,“宇宙奥德赛”中,精妙的比方比比皆是。比如第三本《飞向宇宙尽头》一开篇,从像一颗玻璃珠的地球出发,王爽引导读者的想象,拓展到像别墅一样的太阳系,像城区一样的银河系,直到国家(超星系团)、大洲(星系长城)以致全世界(可观测宇宙)。这样,读者比照熟悉的地球,就迅速建立起了宇宙广袤而富有层次结构的图景。而对宇宙演化的介绍,也可以自然而然地从这幅图景上展开。例如星系的演化就好比宇宙中的“城市化”进程:仙女星系是如何吞并M32星系,又是如何对太阳系虎视眈眈。于是,读者不需要天文或物理基础,只凭生活常识,就搞懂了宇宙是怎么回事。
除了易懂,“宇宙奥德赛”丛书还非常有趣。除了对科学内容的介绍,王爽也十分注重介绍科学研究中“人”的因素和他们背后的故事。科学研究的活动,不仅是“自然被认识”的过程,也是人的过程,是“人如何探索自然”的过程。无论是公众对科学家的好奇,还是科学哲学研究中的历史主义、科普和对科学本身的研究中,在探究科学内涵的同时,我们都少不了对人的关注。这种对科学家的关注,是“宇宙奥德赛”系列的一大亮点。
“宇宙奥德赛”丛书中学者的故事,不仅包括广为人知的像爱因斯坦这样大师的事迹,更包括一些鲜为人知,但同样有意义、有趣的科学家经历。这些故事是王爽从浩如烟海的历史记载、人物传记中挖出来的。比如著名光学家、发现太阳光谱吸收线的夫琅和费,人生的转折点竟然是少年时,他住的房子塌了。夫琅和费甚至没有机会掏出钥匙开门,进去看看房子是否真的塌了,因为他就被困在这间塌了的房子里。而负责救助夫琅和费的人,成了他人生中的贵人,为他打开科学的大门。这些故事一方面足够有趣,让我们读时满脸写着高兴;另一方面也往往十分励志,让我们看完浑身充满干劲。
按计划,“宇宙奥德赛”还将推出《宇宙起源》《生命诞生》《宇宙命运》,作为丛书的忠实读者,我十分期待它们的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