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人:安德里亚斯·罗策(Andreas Rötzer,德国马蒂斯&塞茨出版社出版人)
□采访人:渠竞帆(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安德烈亚斯·罗策
哲学博士,2004年创建柏林马蒂斯及塞茨(Matthes & Seitz)出版社,策划出版了大量非虚构类文学及当代文学作品。因出版丰富而优秀的非虚构类图书、多部获奖的当代文学,以及开拓自然写作系列“自然客”(Naturkunden),被列为德语图书市场上顶尖的文学出版商之一。前不久,该社与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签约,将出版徐则臣《北上》德文版。借此契机,记者对罗策进行了专访。
□我们知道,Matthes & Seitz出版社是德国一家非常优秀的独立出版社,自2004年创立以来,曾多次赢得德国图书奖。现在你们社每年出版多少种图书?在版书目的结构是怎样的?相比前两年,你们社翻译图书的数量有何变化?翻译图书主要来自哪些国家或语种?
■我们每年出版约100种图书,约40种图书由罗斯托夫品牌(Rohstoff)、弗里德诺出版公司(Friedenauer Presse)和科学出版公司“八月”(August)出版。罗斯托夫是一个年轻的、德国先锋文学品牌,弗里德诺公司出版俄罗斯、法国和德国经典及当代作家作品,“八月”公司出版科学类图书。我们将于2025年推出徐则臣的《北上》德文版,从中文翻译为德文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目前翻译图书的品种数有减少的趋势,会出版更多原创作品。
□在管理出版社及购买版权时您的宗旨和目标是什么?如何选择一位作者和作品,并使其产生真正的社会关联?
■我们的出版项目聚焦于几个主题,如自然、人类世界、人类学、宗教、法国、俄罗斯以及中国文学及哲学思考。围绕这些主题我们尽力出版重要的作品。
□出版翻译图书的过程中,您能否谈谈与译者和汉学家的交流及合作过程?如何让Matthes & Seitz出版社得到所需要的、有益的建议?如何得到书评人和大众的欢迎?
■我们建立了一个广泛的包括作者、版代、国外出版社和译者在内的网络,从他们那里可以获得有益的建议并与我们分享他们的知识。
□您能否谈谈如何发现徐则臣的《北上》(Norward)?将与译者、作者和中文版出版方——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合作让德文版顺利出版和上市?
■我们是通过徐则臣的法语和英语出版社以及译者丹尼尔·法斯特纳(Daniel Fastner)发现了他,法斯特纳我们认识很久了。我们希望邀请徐则臣到德国来访,只是目前还没有具体计划。
□目前在德国,翻译的中国文学作品多销量不佳,您认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贵社将翻译出版徐则臣的《北上》德文版,在翻译、编辑及营销方面您有何计划?您曾说过,希望帮助人们发现原来不为人知的作者,让作者重新受到关注,您会怎么做?
■这些问题反映出中国文学作品在德国得到市场认可有很大局限。我想这可能是因为中德之间政治问题导致了一种恐惧和不安的氛围。我们知道,好奇心是驱使德国人对中国文学作品产生渴望的主要原因。因此非常重要的是继续翻译中国的小说和非小说,因为这是交流和相互理解的普遍方式。
□请谈谈您未来的出版计划?将出版哪些中国或亚洲的作者、作品?
■我们计划出版几部关于中国哲学思考的作品,如阿乙、王小波、残雪、闫连科和台湾作家邱妙津、吴明益的作品。
□您能否为希望与德国出版社建立实质、有效合作的中国出版社提供一些建议?
■由于中国文学作品现在在德国的销售数字非常不妙——除了类型文学和像刘慈欣这样的科幻作家的作品,为国外的编辑和出版人组织翻译补贴及翻译奖金,对于加强建立联系可能性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