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精品精荐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关键词 临帖 精神品格 中国美学
~~~关键词 孤独症 治愈系 儿童小说
~~~关键词 甲骨文 汉字启蒙 传统文化
~~~关键词 工作 消费主义 新穷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寻如何成为真正的“人”
关键词 工作 消费主义 新穷人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典藏精装版)[英]齐格蒙特·鲍曼著 郭楠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3年11月版/68.00元 ISBN:9787552042139

  ○刘昕亭

  1998年,齐格蒙特·鲍曼的英文著作《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Work,Consumerism and the New Poor)出版,把“贫困”“工作”“穷人”这些传统概念,重新放置在消费者社会和符号经济的前沿讨论中。以“新穷人”为关键词,重新思考工作的意义,在现代性的速度与激情之路上,再度探讨贫穷、公义、社会福利议题,并凝聚为对个人工作生活的反思。这大概就是这部学术书籍获得读者欢迎的原因。 

  该书开篇进入了对工作伦理的讨论。工作伦理在资本主义开端时,发挥了“一石二鸟”的功能:一方面解决了蓬勃发展的工业生产所急需的劳动力供给问题,解决了早期资本主义最重要的将劳动力转化为商品的难题;另一方面,将其提升为一种伦理后,工作(任何条件下的任何工作)被改写成道德尊严的一部分。当工作本身意味着一种价值,当工作成为一项高贵并能够令人高贵的活动,当不工作、拒绝工作俨然是一种罪恶与道德堕落的时候,任何由劳动收入所维持的生活,不管多么悲惨,都开始具有了一种道德优越性。工作高贵的伦理光环赦免了血汗工厂的半奴隶制,洗净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肮脏毛孔。 

  但是现在,一切都不同了。眼下是一个生产过剩的时代,一个消费主导的社会。消费者社会高扬的旗帜不是生产,而是选择,是在远远过剩的商品中挑选、鉴别的能力与实力。在消费者社会,“工作”的话题显得不合时宜,整个社会不再围绕着工作建构。消费者社会的主体是消费者而非生产者,他们需要掌控的感觉,需要选择的虚幻。这对于被排除在频繁购买活动之外的“新穷人”,意味着什么? 

  这首先宣告,长久的、确定的、稳定的、良好保障的“工作”,成为天方夜谭。消费者社会不再奢望劳动者对工作崇高性质的信仰,于是灵活性劳动代替了工作,浮动合同取代了保障。然而,在自由选择、自我肯定的冠冕堂皇之下,“灵活性”真正意味的是缺乏保障、居无定所,还有无法确定的未来。鲍曼颇具慧眼地提醒:消费者社会并未将工作弃若敝屣,恰恰相反,工作,或者说某种工作,正在变得空前重要起来,“工作美学”正在取代“工作伦理”, 成为消费者社会里新的游戏规则。

  这就是第二章“从工作伦理到消费美学”所勾勒的转变。工作成为一个精致的美学对象。劳动不再高尚,它只是提供更多消费机会的手段;工作不再是个人和社会生活的重心,它折合成的账单才是评估个人价值与尊严的新标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最新的社会分工是,精英人士负责工作,富裕人口主管消费。穷人?对不起,系统不支持查询。 

  与“工作”一起倒戈的还有“福利国家”,这是第三章“福利国家的兴衰”带来的噩耗。全球范围内的福利制度正在遭遇全线溃败。这是一个比“新工作”更不可思议的巨大反转。曾经帮助穷人的道德正义,促进与推动了福利国家的建立;现在同样是以道德的名义,纳税人们高喊:不要拿我们的钱去养懒人。 

  这伴随着另一个现象,那就是对底层、对穷人持续的污名化。在第四章“工作伦理和新穷人”中,鲍曼用“底层阶级的浮现”,形容穷人在话语层面被打造出的负面形象。首先,贫穷不再是一个社会议题,而只关乎个人选择。另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是把犯罪和反社会的添加剂送给穷人。 

  “新穷人”的出现,“新工作”的转变,连同西方福利国家的衰落,真正的经济基础在于,伴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一个劳动力过分充裕的时代到来了。这正是第五章“全球化之下的工作与过剩”的题中之义。在消费者社会,主要发达经济体都忙着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迁他国,资本家都忙着在本国裁员,转手在东欧、亚洲和拉丁美洲兴建工厂,福利国家在任何意义上都变得不再可能也不再必需。因此,没有可观收入、没有信用卡的“新穷人”,彻底变得一文不值。 

  最后一章名为“新穷人的希望”,群体自愿的返璞归真,正成为群体贫困的唯一有意义的替代。以道德共同体的构建作为药方,鲍曼导引的“理论旅行”戛然而止。

  对中国读者而言,“新穷人”具有不同于西方的历史视野和现实境况。他们大多出现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接受过良好教育,月薪在万元左右。仅从收入衡量,他们远远位居国家贫困线之上,本不应该跟“贫穷”二字有任何牵连。但是他们却和鲍曼著作中的西方主人公一样,感受到身处消费者社会的被剥夺。这种被剥夺感,来自拼命加班却没有变厚的存折,来自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个体却难以在其中立足的困惑。这个“新穷人”群体不处于社会底层,却因为高昂的城市生活成本,变得入不敷出。在房贷、车贷、下一代教育和养老支出的重压下,城市的中产阶层捂紧了腰包。 

  然而,正如书中指出的,现在与过去一样,选择权仍在我们手中。不断质疑,从不同的视角审视社会,审视自己,我们才有可能走出迷茫,赋予生命更宽的意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专题
   第03版:2023CCBF专刊·出版报道
   第04版:优案推介
   第05版:2023CCBF专刊·专业活动
   第06版:2023CCBF专刊·专题
   第07版:2023CCBF专刊·专题
   第08版:2023CCBF专刊·优案推介
   第09版:2023CCBF专刊·广告
   第10版:2023CCBF专刊·专题
   第11版:2023CCBF专刊·中外交流
   第12版:2023CCBF专刊·广告
   第13版:2023CCBF专刊·广告
   第14版:出版报道
   第15版:世界出版
   第16版:2023CCBF专刊·业者论坛
   第17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
   第18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阅读空间新榜样专刊·论坛精粹
   第19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阅读空间新榜样专刊·论坛精粹
   第20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阅读空间新榜样专刊·优案推介
   第21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阅读空间新榜样专刊·优案推介
   第22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阅读空间新榜样专刊·论坛精粹
   第23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阅读空间新榜样专刊·论坛精粹
   第25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阅读空间新榜样专刊·优案推介
   第26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阅读空间新榜样专刊·出版专题
   第27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阅读空间新榜样专刊·行情报告
   第28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阅读空间新榜样专刊·优案推介
   第29版:广告
   第30版:精品精荐
   第31版:精品精荐
   第32版:资讯
   第33版:中缝
   第34版:中缝
落纸惊风起,挥墨意纵横
生活低处的艺术温情
走近甲骨文,开启孩子趣味汉字启蒙
探寻如何成为真正的“人”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精品精荐30探寻如何成为真正的“人” 2023-11-17 2 2023年11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