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引用 [1]李燕锋. 倾听民意 为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5-02-28(02). 放大 缩小 默认   
倾听民意 为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李燕锋

  ■李燕锋(全国人大代表,贵港市图书馆党支部书记、馆长)

  李燕锋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广西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贵港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贵港市图书馆党支部书记、馆长,从事基层文化服务工作20多年,以“图书馆+”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

  2024年,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常态化开展讲座、展览、培训、朗诵等各类阅读推广活动900多场次。在景区、社区、乡村、军营、企业等场所中建了多个读书驿站。为了更好地推动城乡全民阅读,李燕锋竭尽所能,搞调研,找资金,找项目,寻合作,不断丰富馆藏文献资源,优化阅读服务空间,延伸服务领域,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效能,持续激发广大市民阅读热情,为全民阅读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年全国两会,我重点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文化养老服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城乡全民阅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与治理等领域。

  在文化服务工作中,我观察到其中存在城乡差距大、资源分配不均、基层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还有家庭教育服务不到位,未成年人无心上学、沉迷网络游戏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等,我感到责任重大。为了更好地了解民情倾听民意,我带着问题深入开展专题调研、视察,进村入户走访群众、进站履职收集民情,听取相关专家学者的专业性意见等,今年带来了《关于扎实推动城乡全民阅读工作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强专门学校建设和专门教育的建议》《关于加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治理的建议》等建议。

  为优秀传统文化注入现代生命力

  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我也关注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在当下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中华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孕育和积淀,其形态难免带有历史的烙印,因此应为其注入符合当代文化、适应现代社会的新的生命力。

  一要坚持守正创新。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守好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比如今年初火爆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在保留哪吒反抗命运的核心精神的同时,通过现代化的叙事方式和视觉语言,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二要坚持科技赋能。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现代创意,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吸引力。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人工智能,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创新提供新的载体和形式。比如圆明园开发推出AR导览应用,游客通过手机扫描古迹触发历史场景重现。

  三要加强版权保护,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的现代化改编,如影视、游戏、文创产品等,其创新部分可以申请著作权保护,明确标注原创内容的版权归属,并通过授权平台规范商业化使用,确保收益回流至文化源头。

  四要加强多维度跨界融合。探索“文化科技旅游教育+”等跨界融合模式,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科技、文旅产业、教育、影视等领域相结合,实现创新性发展。比如,李子柒通过网络展示传统农耕文化,吸引大量海外粉丝,有效推动了中华文化“走出去”。

  发挥优势 深入挖掘文化资源

  对于出版业而言,在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特别是在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古籍保护传承等方面,更是大有可为。一是我国各地都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出版机构可以深入挖掘这些地方特色,推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出版物。二是我国地大物博,还有大量未被整理和出版的古籍文献、手稿等。据统计,我国现存古籍约20万种,修复整理现存的全部古籍难度不小。出版机构可以主动出击,充分发挥文化出版资源优势,借助现代数字技术,加快古籍资源转化利用,让厚重典籍成为浓缩于方寸之间、人们触手可及的文化资源,以新的形式焕发光彩。

  此外,在非遗传承方面,我比较关注的是关于非遗传承人面临断代风险的问题。如广西侗族的踩歌、壮族的锦绣、苗族的芦笙、京族的竹楼、瑶族的银饰等。老一辈非遗传承人年岁渐长,而年轻一代又似乎对传统文化缺乏足够的了解和兴趣。这导致了传承人才的短缺,甚至出现了后继无人的窘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加强非遗保护和传承,一要强化政府、企业、社会组织、高校及科研机构间合作,整合资源,共同推动非遗传承创新。二要健全非遗保护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建立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为保护工作提供咨询和指导,完善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和体系建设,构建多元化的认定体系和模式。三要重视非遗人才培养,将非遗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引导青少年更好地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励他们积极投身于非遗保护传承队伍。四要创新传承内容和传承方式。充分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在线课程、直播、短视频平台等,使非遗教育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要加强跨领域融合,推动非遗与影视、动漫、游戏等产业融合,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文化的力量,在于它能滋养人心、凝聚共识。”未来,我也将始终秉持“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初心,在文化领域,积极主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以多种方式倾听民意,站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立场,形成高质量的意见建议,用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把人民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代表工作落实在行动上。(陈 麟 采写/整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第03版: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第04版:年度好书/广告
   第05版:集团产经
   第06版:集团产经
   第07版:中国出版集团好书榜
   第08版:优案推介
   第09版:分销新视野
   第10版:分销新视野/金牌经理
   第11版:分销新视野/营销金案
   第12版:世界出版
   第13版:世界出版
   第14版:业者论坛
   第15版:精品精荐
   第16版:精品精荐
   第17版:2025华东六少专刊/广告
   第18版:2025华东六少专刊
   第19版:2025华东六少专刊
   第20版:2025华东六少专刊/广告
   第21版:2025华东六少专刊/广告
   第22版:2025华东六少专刊
   第23版:2025华东六少专刊
   第24版:2025华东六少专刊/广告
   第25版:中缝
   第26版:中缝
   第L01版:伦敦书展英文专刊
   第L02版:DATA
   第L03版:MARKET
   第L04版:ADVERTISEMENT
   第L05版:MARKET
   第L06版:MARKET
   第L07版:INTERVIEW
   第L08版:ADVERTISEMENT
   第L09版:FOCUS/ADVERTISEMENT
   第L10版:RIGHTS
   第L11版:RIGHTS
   第L12版:ADVERTISEMENT
   第L13版:WRITERS
   第L14版:WRITERS
   第L15版:WRITERS
   第L16版:ADVERTISEMENT
   第L17版:WRITERS
   第L18版:BOOKS
   第L19版:BOOKS
   第L20版:BOOKS
   第L21版:BOOKS
   第L22版:BOOKS
   第L23版:ADVERTISEMENT
   第L24版:EVENTS
倾听民意 为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做好文化价值的守护者 成为民心相通的架桥者
立足互联网科技行业 不断提升履职能力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代表委员履职故事02倾听民意 为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2025-02-28 2 2025年02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