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立新(四川人民出版社社长)
自2013年起,由中宣部指导、中国图书评论学会每年组织评选“中国好书”,入选的图书均具备较高阅读价值与文化水准,在业内外形成广泛影响力,成为全民阅读的风向标。其间,四川人民出版社共有10种图书入选“中国好书”月榜,3种图书入选“中国好书”年榜。刚刚入选2024年度“中国好书”的《寻找甘宇》,是四川人民出版社精心打造的主题出版文艺精品图书。该书以“9·5”泸定地震中失联并获救的逆行者甘宇的真实故事为核心,展现了灾难面前人性的光辉与生命的韧性。它的诞生不仅是出版人对中国精神的敏锐捕捉,更是一次关于责任、信念与集体力量的深刻诠释。
深耕主题出版 做强顶层设计
四川人民出版社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主动担负起文化使命,紧扣主题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施中长期主题出版产品线规划,深耕通俗理论读物、重大文艺精品、学术精品三大主题板块,注重主题出版的系统性、整体性、战略性、长远性、通俗性、普及性。近年来,不断对主题出版工作进行开拓与创新,创新出版全链条生态化运营。锚定国家级大奖等,投入人力、物力,以大项目带动单本图书出版,规模化、系统化、专业化、品牌化打造主题出版产品线,构建“内容—传播—行动”闭环。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不仅是时代命题,更是时代使命。四川人民出版社精心策划了“中国故事”系列丛书,意在聚焦现实题材,记录伟大时代,弘扬主流价值,讲述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的中国故事。
《寻找甘宇》为该系列丛书的首部作品,由著名作家卢一萍、赵郭明担纲创作。“搜救甘宇”是四川历次地震发生之后最典型、最震撼且最具深远影响的一个公共事件,具有新闻事件与精神价值的共振。甘宇在地震中放弃逃生,选择与同事罗永冒着生命危险拉闸泄洪,避免了洪水对下游村庄的二次伤害。这种“舍小我护大我”的抉择,正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中“平凡英雄”的生动写照。我们意识到,这一事件不仅具有新闻时效性,更蕴含着超越灾难的永恒价值——对职业信仰的坚守、对生命尊严的敬畏。
该书以平凡英雄群像为故事的主角,以小切口讲述宏大主题,既展现主题深刻内涵又吸引读者阅读,叙事风格更加鲜活、立体,更能吸引人、打动人。它弘扬了火热时代下的中国精神,汇聚起磅礴的精神力量,为时代铸就精神坐标,极具样本性。
匠心锻造精品图书 强化主流价值引领
四川人民出版社实施的重点出版项目,都由社长、总编辑或副总编辑亲自挂帅,做到责任到人、目标到人、任务到人,《寻找甘宇》由我主抓。作品扎根时代土壤,捕捉英雄微光,通过这个生动、形象、具体的“搜救甘宇”案例,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主流价值的故事,增强人们对主流价值的认同。
选题实施过程中,我们遇到不少挑战。从联系采写对象到采写一度被拒,再到受采访对象提供的信息有限,采访中途进度缓慢甚至差点中断,最终在出版社、作者和宣传部门通力协作下,作者创作才得以继续进行。
对热点事件的快速响应需以扎实的内容深耕为前提,避免“短平快”的消费式出版。我们与作者达成共识,通过深入灾区调研,与救援队及当事人对话,挖掘故事背后的多维视角:甘宇17天荒野求生的心路历程、数百名救援者“不抛弃不放弃”的集体接力、科技与人性交织的现代救援图景。这种从“事件记录”到“精神解构”的升华,让选题具备了成为经典文本的潜力。文中通过交叉验证细节,确保事件还原的真实性。同时,以“寻找”为叙事主线,将灾难现场的紧张感、荒野求生的孤独感、社会救援的温暖感交织成跌宕起伏的阅读节奏。尤其注意“英雄”标签背后的个体生命体验,避免人物塑造的符号化,展现甘宇作为普通人的恐惧、挣扎与信念重建。
书稿到来之前,我们提前成立了项目专班,组建了一支业务能力强、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编辑队伍,做好了细致周密的出版计划。接到定稿后,我们又多次召开编辑会和调度会,从稿件审读到反复修改到定稿,从做彩色到做黑白到最后做双色……对封面设计、文案提炼、纸张选取、印刷工艺等各个出版环节进行了极致的细节把控,力图呈现最佳形态。在封面定稿前,我把这个展示火热时代下磅礴精神伟力的封面,以“中国故事”系列首部作品形式发到朋友圈,得到了同行、师友、读者的肯定和赞扬,进一步增强了大家的信心。
最终,《寻找甘宇》以生动鲜活故事和创新呈现形式,通过普通人的故事映射时代精神,让宏大主题具象可感,实现个体叙事与国家话语的共鸣,展现令人泪目的感染力影响力,不断凝聚起民族共识,让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等深入人心,强化了主流价值的引领作用。
创新融合出版 构建新营销格局
四川人民出版社一直注重以书为媒传递精神火炬,发挥全媒体传播矩阵的破圈效应。将图书内容资源和科技创新相互融合,用科技赋能主题出版,探索多种载体形式,使内容精准触达读者群体,扩大主题出版物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增强主题出版物的传播效果。
《寻找甘宇》图书上市同步推出线上数字资源,使主题出版在表现方式上更精彩、更立体、更多元。以二维码上书设计,扫码可以回溯“逆行英雄甘宇的十七个日夜”,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和感染力。在这一主题下,我们策划了“收听·故事回响”“深入·甘宇自述”“复刻·现场还原”“铭记·英雄群像”等栏目,旨在借助音频、视频、图文等多种形式,引领读者重返灾害现场,倾听甘宇自述,回望平凡英雄,满足用户的多场景阅听服务需求。此外,我们通过新书发布会、专家书评、新闻媒体报道、编辑手记等多元方式宣传营销《寻找甘宇》,实现“纸书+数字+线下”立体传播,扩大其市场影响力。
《寻找甘宇》收获多项荣誉,入选2024年度“中国好书”、2024年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2023年度四川省重点出版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等。目前,四川人民出版社已积极申报“走出去”工程,与英国等国家出版机构达成版权输出意向,让中国故事得以在全世界更广泛的范围内继续传播,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未来,四川人民出版社将紧跟国家政策导向,陆续推出“中国故事”系列精品图书,如记述“时代楷模”——国网四川电力成都高新连心桥党员服务队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心心点灯》、以被川西地区老百姓尊称为“大先生”的陈怀炯为书写对象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苍生大医陈怀炯》、记录新山乡巨变的长篇小说《泉》、向中央红军翻越夹金山90周年献礼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穿越夹金山》等精品力作。我们相信,每一本好书都是一粒火种,它照亮的不仅是读者的心灵,更是一个民族精神海拔的刻度,必将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构建文化强国奉献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