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中国阅读周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们为什么纪念海子?
  ■满满(媒体人)

  26年前的3月26日,海子,以山海关卧轨自杀,成为日后中国文化史中一个拨动人心的音符。那个日子,其实也是我的生日。因此,每到生日,总能看到很多关于海子的纪念文章,如今,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关于海子的纪念,已经成为朋友圈的一道风景,以及某种意义上的生日礼物。

  为什么过了20多年,我们仍需要海子慰藉我们的心,《海子诗全集》仍在不断出版发行?

  海子代表了1980年代中国诗人的正面形象,从他留下的诗歌中,我们总能看到我们希望看到的东西,比如青春、纯真和自由的精神。读海子的诗,很容易让人找到一种精神的纯粹,以及扎根故乡和寻找理想的太阳撕扯下的痛与孤独。

  海子说:“今夜青稞只属于她自己/一切都在生长/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空空/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他的诗歌里有很多“一无所有”的孤独,在《日记》里,他是两手空空的独行者,却说“我只想你”。“姐姐”是她的爱情,更是他的内心世界的寄托。一切都从那里出发,包括死亡。海子说:“在夜色中/我有三次受难:流浪、爱情、生存/我有三种幸福:诗歌、王位、太阳……”他的理想主义,终究在现实中把自己吞噬。社会上诗意的缺乏,成为海子个人生命悲剧的来源之一,但死亡同时也成就了诗人的诗歌命运。

  像其他的诗歌青年一样,我在年少时,看海子、看顾城、看戈麦、看北岛……在诗歌中追随他们。王小波的追随者们,有个名字叫“王小波门下的走狗”,在诗歌的纯粹性面前,3月26日,我想,传播海子诗歌的人们,都愿意做诗歌的“走狗”。

  今年,除了纪念海子,人们同时还纪念一个外国诗人,他就是瑞典国宝级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他也在这一天去世,与激烈地燃烧了生命的海子不同,哪怕20年来只能以左手写作,他仍顽强地写到84岁。因为展现了鲜活的现实生活,他在20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位伟大的诗人说过,诗歌就是坐禅,不是为了催眠,而是为了唤醒。他一生写作了近200首诗歌,他唯一的诗歌集《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曾在2012年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读来可谓字字珠玑。

  不过,纪念有时却显得苍白,因为只有在这个特定的日子里,人们还记得曾经有个诗人叫海子。他不是海的儿子,是诗的皇帝。像这半年来大热的诗人余秀华,也是大量默默无闻的写诗人中极少数的引领者,更大多数诗人的声音在这洪流般的时代里依旧渺茫。诗歌终究难回到上世纪海子那个时代的辉煌。

  洪流般的社会,网络里的浮躁,物价与金钱,房子与爱情,颜值与成败,炫耀与孤寂,整个社会在沸腾。物质至上,爱情成为快餐,理想成为笑柄,一切向钱看向成功看。人们飘在了空中,没有了根,渐渐在喧嚣里失去了理想的纯粹性。在这样的消费时代,我们需要海子以及更多的诗人。

  可以说,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自由的诗歌传播空间,纪念海子,就是纪念诗歌,诗人虽逝,诗歌永存。纪念他们的荣耀,既属于诗人,更属于诗歌。作为对庸常生活的反抗,诗歌为我们送来贫瘠生活中缺少的美感,让我们在抵达美的永恒之境的同时,反思并重建另一种美的人生方式。我想,这就是每年重读海子,以及纪念他的意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集团产经
   第03版:集团产经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广告
   第06版:分销视野
   第07版:大众出版
   第08版:专业出版
   第09版:教育出版
   第10版:中国印业
   第11版:中版好书评
   第12版:60年·20年
   第13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14版:非小说
   第15版:童书
   第16版:书评·综合
   第17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
   第18版:主题书展
   第19版:主题书展
   第20版:行情报告
   第21版:中国编客
   第22版:特别策划
   第23版:专栏·视界
   第24版:牛编做出版
文坛新数字
精彩导读
第一时间书
文学年选出版步入收获期
我们为什么纪念海子?
90后明星双胞胎出书谈“青春彷徨”
中国图书商报中国阅读周报13我们为什么纪念海子? 2015-03-31 2 2015年03月31日 星期二